不急,这里是非洲时间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非洲时间,俚语
  • 发布时间:2011-03-22 14:53
  “不守时”在非洲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事情可以悠闲地做,“走得慢并不是到不了”。两句非洲谚语就道出了非洲人的时间观:慢的攀登者不会掉下来;拖延不碍事,只能让事情变得更好。

  在许多旅游手册上,往往有这样的警告:在非洲,每件事都要花比在西方国家更长的时间,再简单的事也要预留出空闲时间。

  南非俚语中,“非洲时间”(African time)就是“不守时”(unpunctual)。在西非,外国人将西非国际时间(Western Africa International Time)缩写成WAIT(等待),嘲讽当地人不守时。

  精确时间对于非洲人而言似乎从来没有意义。乌干达作家比特克在他的《拉维诺之歌》中描述了他出生的村子的两个季节:“雨季意味着在地里干活、播种、除草、收获,意味着天不亮就起床……旱季意味着快乐、舞蹈、打猎、追女。”

  在刚果的一种语言里,明天和昨天是一个词,只能通过上下文判断是什么时候。所以,和那里的人讨论明天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是哪一天。

  在非洲,仿佛一切事儿都不着急。超市的收银员总是不急不忙,任收银台前队伍再长,还是不能耽误聊天;机票上印着8点30前不登机机舱将关闭,可到了9点20检票口才缓缓打开;中国人在店里买东西,为非洲人算不出简单的账目急得跳脚,他们却还是不紧不慢地冲你竖大拇指;电话里说“马上来”,这意味着恐怕你还要等几个小时……

  不过,随着非洲城市的发展,在大公司、大企业中,不守时现象已经日益减少,非洲时间开始日益与世界时间接轨。在一次非盟的发布会上,我们理所当然地迟到半个小时,结果只能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尴尬地架起摄像机,拍摄尾声。

  有趣的是,在下班时间上,非洲人却是很守时的。在这里,让非洲雇员加班必须给钱或是作调班的安排,没有人会把加班当作美德。非洲人往往觉得中国人勤劳得不可思议。

  仔细想想,慢下来也有慢下来的好,可以欣赏到脚步匆匆所看不到的美景。悠闲和社会交往加强了对非洲人来说很重要的群体的稳固性,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也许真应该向非洲人学习“慢的能力”,让我们火急火燎的心态慢下来。

  (秦海妍摘自《环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