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封面文章:天然气带来的利与弊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天然气,能源,环境,影响
  • 发布时间:2011-04-11 09:50
  本期封面文章认为,美国应对当前如火如荼的开采天然气活动有所制约。

  天然气直到不久前还是一种几乎被遗忘的燃料,虽然它为全美国提供了约25%的电力,还为6000多万家庭供暖,但它对能源供应的影响力一直很有限,也比核能,比可再生能源更肮脏的煤炭更昂贵。大多数欧洲家庭依赖天然气采暖,但大部分天然气来自俄罗斯,这让后者常利用能源作为一种政治勒索手段。未来的各种燃料将是太阳、风与核能。

  随着开采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它对环境的影响也开始日渐显露。人们对大片距住宅很近的气井造成的泄漏和空气污染抱怨不止,对开采作业过程中废水所含污染物的担心在增加。美国的天然气开采业不受许多联邦政府监管制度的制约,而州政府是主要监管者,而后者更易于遭到业界要求加快开采速度的压力。

  天然气具备的清洁特性,让其毫无争议地成为美国在福岛核事故后的首选能源形式。重要的是理清围绕页岩天然气开采与石油开采带来的对环境破坏的争议。若人们能理性对待,天然气应能取代煤。恶劣的采煤作业方式和煤燃烧对气候变化带来影响,廉价煤已成为人类服用的毒药。全球每年有数千人倒毙在采煤作业场,仅美国一地每年烧煤造成的空气污染,就使数千人早死。相比而言,天然气发电厂排放的污染物极低。在涉及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天然气比煤的优势更大,它还可与可再生能源共存,作为风和太阳能的备份能源。

  但是,已有业界人士认为,公众对天然气的良好环保预期应得到体现,若做不到这一步,那么该行业发展也不会持久。大量的监管重任今后可能还落在各州政府肩上,但州长们需要注意,不要让开采作业像在宾州那样,出现超过监管能力的现象。同时,最有能力的开采企业应利用各种新科技来加快改善重复利用废水的速度。业界人士也在呼吁,应急需解决开采现场的环保问题。

  即使做到这些,天然气业还会以人们不愿意看到的方式在重塑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这正是极度能源(extremeenergy)环境下的代价,是一种人们会持续付出,直到人们能约束自己对石油的渴望,或找到廉价、可靠和清洁替代品之前必定要付的代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