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我是一名演员

  • 来源:凤凰生活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8-07 15:59
  在一个朋友的饭局上见到孙磊,编剧名导诸位等等。孙磊和一人切磋羽毛球球技,神态飞扬,有绚烂姿态,和银幕上塑造的军人形象相似度很高。后来聊的深入,知道这健将一样的青年有着深刻的文艺情怀。天蝎座的洞察与坚韧素来对成长有绝对优势,这点孙磊也有体会。而热爱运动与阳光的孙磊,对于一些“好事”也热心参与,影响他人。总的体会,孙磊,有思想有才华有爱心有型格,是个好青年。

  骨髓捐献志愿者

  孙磊有个导演朋友东方晓,他们是那种平时彼此随意电话问候的好友,或者分享一部好电影,或者约好一起运动、吃喝度假啥啥的。有一次东方晓在电话里邀请孙磊一起去“捐献骨髓”,当时孙磊并不了解骨髓移植是怎么回事,但他感觉这是“好事”,就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孙磊就进了剧组,“出来”时候已经事隔数月,此事被“置后”。突然一天,孙磊看到一个报道国内首例捐献骨髓给台湾一女孩的志愿者已赴台湾的消息,查阅相关新闻,他觉得有点不能理解,内地人比台湾人多很多,做志愿者的也不少,为什么捐献骨髓的人那么少?他也突然想起东方晓的邀请,就立刻电话问东方晓详情,东方说他早已做了。第二天孙磊就自己去了北京市血液中心检查身体,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叫“骨髓移植捐献”。

  在此期间,孙磊也查阅过一些资料,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倡导周围的人去做这件“好事”。当然,笑话也出了不少。对骨髓移植不了解的人太多了,这也是捐献者很少的主要原因。

  有人说:孙磊你真勇敢,捐献骨髓会瘫痪的,你太厉害了。有的说,某某得了白血病,你直接捐给他不就得了……这时候孙磊就一点点解释,告诉他们骨髓移植捐献不是抽骨髓,也不能随便就可以直接给谁捐献,对捐献者的健康也没有影响等等。

  “还是宣传的不够,大家对这个事情缺少常识。”孙磊在做完骨髓捐献志愿者后也成了一个宣传志愿者,经常“劝”周围的人加入此列。时常,他会接到电话咨询他去哪里捐献,怎么捐献等等常识,这个时候的孙磊总是特别兴奋,内心盛开如花。

  能把“好事”尽心力传播、发扬,这是好人的所为。

  我是一个演员

  孙磊走进娱乐圈并非刻意。小时候的他比较顽劣,带领“兄弟团”最爱琢磨的是怎么玩,文体才能在学校很突出,仅此而已。孙磊初中时的一天和几个孩子一起被老师叫走,是云南艺术学校招生,孙磊就这样开始了“文艺生涯”。回忆这段生活他说特别感谢遇到好老师,明白了要多读书的作用。毕业时候他还“偷”了老师很多书,那些书对日后的成长作用非凡,能在8年前放弃一切到北京读书,谋自我提升之路,也是读书所悟。

  谈到好演员的功课,孙磊说“小说”是他喜欢的“功课”之一,读小说一直是他所爱。他觉得小说的魅力在于有留白有空间,个性描写多,对演戏中个人性格的把握借鉴作用特别大,一些经典之作都是越琢磨越有味,不动声色地把人带到一种氛围,就如亲身体验的画面。比如最近他在看的《西线无战事》,有段描写书中男一号打完仗回到家乡,站在门口停顿片刻的心里活动。他在门口停住,想那脚步声是不是姐姐的,妈妈在不在家?……那些举重若轻的描述一下子就把孙磊抓住了,他立刻想起了第一次离开家上学假期回家时刻的心情,眼睛潮湿……此类情节若是需要电影演绎,表达一定很准。

  孙磊热爱运动,几种球技都好,而且是进步特快的那种。这不只是天性所为,跟爱思考执行力强有关。比如打羽毛球,刚玩时孙磊就玩不过别人。他不服,但绝对不只是苦练,而是立刻找了个教练,还到网上找名家教练视频教材等,水平迅速提高,很快就接近“圈内无敌”。关于性格,孙磊说自己是个极端的人,动起来“山上地下的”:早上爬山,带回几袋垃圾,然后午睡到下午,呼朋唤友去看剧、晚上喝酒泡吧到午夜;有时候“宅”在家里三五天不出门,看书看碟看剧本……

  对于目前的状态,孙磊觉得离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还远,但好在已经实现了初到北京时的理想。他承认自己是个有上进心的人,也擅于学习。坚持信仰、做好一个好演员的本分是他一直所求。对于公益环保事业,他说他会一直尽心参与的,因为“这是应尽的责任”。

  孙磊,演员。代表影视作品《绝密押运》、《关中枪声》、《回到拉萨》等

  链接: 骨髓移植小常识

  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由于技术的进步,只需采集分离约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造血细胞数量。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

  骨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其他还有多发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等造血系统疾病;也是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实体肿瘤地根治性办法之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