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重新赢回中国市场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SAP,财报,赢回,中国市场
  • 发布时间:2011-06-01 16:28
  近日,SAP发布了2011年第一季度财报——SAP软件及软件相关服务的营收为23.4亿欧元,增长20%;全球软件收入为5.83亿欧元,增长26%;亚太及日本区的软件收入增至9700万欧元,增长31%。其中,中国区创造了成立以来的最高季度营收,而自从2009年第四季度首次出现亏损以来,SAP中国区的业绩一直不太漂亮。

  财报发布当日,看到SAP中国做出的成绩,SAP中国区总裁萧洁云非常高兴,此时距离她2010年4月执掌SAP中国区帅印整整一年。这一年,萧洁云改变了SAP木讷、内敛的形象,开始给外界传递一个开朗、充满活力的SAP中国。

  根据IDC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整体软件市场收入为55亿美元,其中ERP、SCM和CRM的整体收入约为14亿美元。未来几年,中国的软件市场规模将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捕捉到这一发展机会的萧洁云,开始对SAP中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从新兴技术到产品类型,从组织架构到用户售后服务。产品方面,在2010年9月举行的SAP World Tour 2010上,萧洁云阐述了SAP四大产品——企业预置型、按需随选型、移动应用型和协调运营型,以此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架构方面,萧洁云上任之后对SAP中国的销售团队做了大规模的整合,将10多个销售团队整合为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新兴战略企业和专业方案等四大销售业务部门。

  整合后的SAP确实“清爽”很多,亮丽的业绩也印证了萧洁云的这些做法。近日,本报总编辑许传朝与萧洁云就履新一年后SAP中国的变化进行了深入交流。萧洁云表示,ERP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会改变公司的商业模式,在此趋势下,信息化将不再是成本中心,而会变成利润中心。SAP则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帮助中国企业一步步落实ERP,做好执行与培训。

  重新树立客户信心

  许传朝:您执掌帅印一年多来,SAP发生了很多变化。以前,业界一直有这种看法,SAP是一家国外企业,很难做好涉及文化、管理制度的业务。不过,这一年来,您把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融入到了SAP的产品中,这让中国用户大大改变了对SAP的看法。您是通过何种方式做到的?这一年,您最满意的一个用户案例是什么?

  萧洁云:来SAP的前几个月,我的主要工作是聆听客户、合作伙伴、员工对SAP的期许。刚开始,我听到的大多是抱怨,了解到这些之后,我开始明白要在哪些方面改变,比如免费培训、客户服务等。

  从上任到现在,我每周至少见三个客户。这个频率很高,过去一年,客户对SAP基本恢复了信心,对我们做事情的方式有了认可。现在,我们有2600个客户,对每一个客户,我们都派出员工进行售后服务。我们要让客户看到,SAP不只卖产品,还有售后服务。

  这一年,SAP在应用案例的实施上做得很不错。我最满意的一个用户案例是我们从友商的手中赢回的客户。以前,SAP是输给了自己,而不是输给别人。在政策上,SAP曾经摇摆不定;在人心上,员工也不能凝聚成一股力量,这些都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伤害。不过,这些已经成为过去,我相信,只要有信心,就能够做好很多事情。当然,在我看来,执行力度还可以更强一些,事情还可以做得更快一些。

  许传朝:现在,全球经济的特点是“中国热”,您是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目前,SAP全球对整个中国市场有哪些政策支持;整个中国市场在SAP全球中处于什么地位?

  萧洁云:我每天都在学习怎么去了解中国。中国的市场千变万化,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亮点,中国又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工业化独具特色。虽然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央企往往都是全球最大、员工最多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成熟市场。

  中国是SAP全球非常重要的市场。平均每两周,我都会接待从国外来中国的SAP高管和专家,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都希望了解中国,以进行投资决策。他们来到中国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沉下心来和中国客户面对面,关心用户的需求。

  2011年第一季度是SAP中国有史以来营收最高的季度,本地化策略开始有了回报,SAP对中国大力投资也取得了初步效果。今年的第二、第三季度,SAP中国的营收也将保持双位数的增长。

  探索“SAP Inside”产业链

  许传朝:2011年,SAP将销售团队整合成四大部门——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新型战略企业及专业方案,这种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以前,SAP的长项在服务大型企业,现在开拓中小企业,二者之间又有哪些差别?

  萧洁云:四大销售部门代表着SAP不同的战略部署——大型企业是公司盈利的根本,中小企业是2011年的快速增长点,新型战略企业和专业方案则是未来的新兴市场。

  我认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最大的差别是管理价值观上的不同,大型企业规模比较大,横跨的业务复杂,因此,管理手段非常重要,大型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成本管控;小企业则追求灵活性,因此,我们为小企业设计了小的配套软件,在最基本的财务、考勤、人事管理等共同点上,充分保持小企业自身的灵活性。

  许传朝:细分客户之后就是推行产品,ERP的实施交付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实际上,中国已经有众多的本土企业帮助SAP实施交付,并由此形成了一条产业链。那么,SAP如何与这些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厂商实现共赢?

  萧洁云:针对不同的合作伙伴,我们推出了不同计划。对于那些大的系统集成商,SAP只提供工具,让它们自主研发;而对于那些附加值不高的基层分销商,我们希望它们能够学会SAP的技术,并与其产品捆绑在一起。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形成“SAP Inside”,就像“Intel Inside”那样,以SAP的技术平台为切入点,来提升中国本地软件商的实力。

  许传朝:Oracle收购Sun以后,实力大大增强。2011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也比SAP增长快。与Oracle相比,SAP的优势在哪里?现在用友、金蝶等中国本土ERP厂商也在往高端软件走,它们将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与SAP短兵相接。SAP如何看待这些竞争对手?

  萧洁云:我们与本土友商直接碰面的机会并不多,中国市场太大了,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彼此在不同的细分领域上拓展。

  而在ERP市场,其实是势均力敌,没有哪家更突出。跟国际厂商相比,SAP只做商业应用套件,不做自己不在行的东西,并且,SAP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是持续创新。现在SAP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转折点——1990年,SAP的R3让市场兴奋了很久;2002年,Business Suite的问世又维持了这一兴奋点;2011年,移动和内存计算将会继续让市场兴奋。我认为,这两点优势能够把我们同国外友商区别开来。

  把握技术趋势

  许传朝:收购Sybase后,SAP的移动战略开始明晰。据了解,Sybase在2011年第一季度为SAP贡献了2.05亿欧元的营收。现在,SAP如何管理与运营Sybase?

  萧洁云:我本人非常看好移动应用。中国的电信基础建设非常发达,管理移动化势不可挡。合并Sybase后,在企业应用上,我们在移动应用上又前进了一步。目前,Sybase还是独立运营。Sybase和SAP有着不同理念,客户也不一样,合并之后,两家企业会将客户、行业进行优势互补。

  许传朝:除了移动应用,云计算、内存计算技术、社交网络也是SAP推崇的技术。5月15日,SAP宣布与戴尔合作,共同推出云计算与内存计算技术产品。您如何看待这三大技术带来的IT变革?

  萧洁云:随着信息化与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这种商业模式肯定会蓬勃发展。目前,我们还没有大力推进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只是先将针对SAP自身企业管理的应用共享到云上,自己使用。SAP不会创建云计算中心,而是与现有的云计算中心合作,我们只做内容商,不做服务商。

  在内存计算方面,现在,企业应用软件收集了很多信息,如果用工具套件对数据进行及时分析,用户就不需要花时间做报表,可以将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更深入的数据挖掘。我认为内存计算技术可以帮助用户轻松面对海量信息分析,而这将把企业的总体成本降低30%左右。

  至于您所提到的社交网络,SAP本身就经常使用社交网络,我们的社交网络平台上有5万名会员。我认为,社交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能够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提升内部沟通效率,社交商务已经是大势所趋。

  许传朝:企业把握了技术趋势,就能在市场先行一步。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要转型,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创业型企业都要发展,这将给厂商带来机遇与挑战。那么,SAP有哪些成熟的产品与经验来针对各不相同的中国企业?

  萧洁云:SAP是从制造业起家的,在这方面,我们有很成熟的方法论,可以借鉴给中国企业。但是,除了拥有国外制造业的相关特点外,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制造业的上下游是结合在一起的,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需要考虑如何将传统的制造业解决方案进行上下游延伸。

  我们会将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介绍给中国企业,但不会照搬国外的经验。在国外的发达市场,管理非常成熟,我们只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客户的业务延展上就可以了。在中国,我们不但要卖管理软件,还要和客户讲为什么需要管理,因此,我们需要从客户自身的管理理念开始,去了解他们三到五年的业务规划,然后给客户制定出适宜的IT路线图。

  总编观察

  SAP归来

  要改变一家企业,一家有历史的企业,一家经历过动荡和波折、曾经饱受质疑的企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看起来萧总做到了——一年来不仅SAP的业绩出色,更重要的是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的满意度都提高了。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感受到了SAP明显的变化,也感受到了萧总和她带领的团队的激情和热情。

  “我天天都在学习。”这是交流中萧总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学习中国的市场、学习中国的用户、学习自己的合作伙伴,这是SAP对中国市场和用户的一种态度。今天的商业应用软件和服务,与企业业务运营和管理深度融合和影响,需要对用户高度尊重和理解,更需要真诚的学习态度。萧总的学习态度,使得SAP重新开始真正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也有基础真正服务并帮助中国的行业和企业,这是赢得中国用户和市场的开始。

  勤奋和投入是SAP员工对萧总的评价;“5+2”、“黑+白”,这是萧总对自己的评价,通过自己的勤奋让员工感受到信心和动力,凝聚员工人心,用自己的努力和魅力慢慢影响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正因为如此,今天的SAP可以继续发挥原有的专业才能和技能,让员工、用户和合作伙伴重新感受到原本属于SAP的特质和能力。当我们感受到一个全新的SAP时,SAP开始回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