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物联网开始落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青岛,物联网,尚立群,发展
  • 发布时间:2011-06-01 16:35
  进入2011年以来,青岛加大了对物联网的推进力度,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青岛市经信委的带头作用。作为信息产业的政府机构,青岛经信委又将如何立足青岛本地特色,确定青岛物联网的战略地位?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专访了青岛市经信委副主任尚立群。

  发展物联网

  需夯实基础

  《计算机世界》:全国各大城市都在谋划物联网,青岛将如何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物联网。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

  尚立群:青岛市经信委是青岛市政府物联网发展的牵头部门,今后将主要围绕物联网人才的培养、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发展等重点开展工作,推动我市做大做强物联网产业。目前,青岛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包括四部分内容。

  首先,物联网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物联网技术在青岛市的工业生产、现代物流、港口管理、车辆管理、轮胎生产、养殖管理、智能电网、家电产品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应用效益。高端家电、橡胶轮胎等产业与服务发展迅猛,海尔、海信、软控股份等大企业都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现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其次,物联网产业基础较好。青岛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软控股份、青岛港等一大批物联网研发和应用领域的骨干单位,形成了包括芯片设计制造、电子标签封装、传感器制造、读写设备研发、软件/中间件、第三方服务等环节的物联网产业链结构。

  第三,物联网发展创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青岛共拥有3个山东省RFID工程技术中心,依托海尔集团设立了中国RFID产业联盟海尔开放实验室。在物联网家电领域,拥有“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数字化轮胎方面,拥有“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

  第四,扶持政策成效显现。“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RFID技术研发、RFID应用示范、终端产品研发、一卡通工程、物联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嵌入式软硬件、集成电路设计、第三方服务平台等科技、产业项目的扶持,2010年设立了物联网专项资金,推进物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青岛先后围绕物联网6大应用领域,完成了20多项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信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和指导意见。

  《计算机世界》:除了刚才提到的良好基础外,在推动物联网建设的前期,青岛市还有哪些不足?

  尚立群:我们看到了一些不足,这可能是青岛市独有的,也可能是业界共有的问题。我们正在逐步消除这些不足,争取立足在本地的经济、企业特色之上,发展青岛物联网。

  这些不足表现在:1.总体实力较弱。缺乏以物联网为主营业务的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联动效应不足。2.产业链构成不完整。大部分企业仅从事RFID标签设计封装、读写器及中间件研发以及应用集成业务,缺少物联网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发制造产业环节。3.人才不足。青岛缺乏高层次的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研发机构及研究人员,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4.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应用面不够广、规模不够大、应用层次偏低。

  开垦330亿元大市场

  《计算机世界》:一个好的产业,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和引导,青岛市在这方面有哪些措施?

  尚立群:我们出台了《青岛市物联网应用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1?2015》,针对我市物联网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物联网的总体思路、工作原则、发展目标、区域布局等内容。

  青岛的总体思路是要把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作为重点,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联网产品和项目,推进产业创新和关键技术研发,催生物联网新型应用,以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起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民众生活品质。

  《计算机世界》:那么,青岛市比较明确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发展重点将覆盖哪些方面?

  尚立群:我们的发展目标是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龙头企业;在战略终端产品制造与服务等方面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积极参与物联网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逐步完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

  到2015年,青岛市物联网产业产值力争达到330亿元;让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的部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逐步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的应用格局,重点行业示范应用效益明显,重点示范区域公共服务能力和民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力争五年内将青岛市打造成为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和“物联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