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内需大有可为

  这轮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与我们信息产业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向内需转型。为拉动内需,推动转型,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政府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

  最近这几周,我们又欣喜地看到了更多的实质性的进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本周发表谈话,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预计试点的启动会在“十一”之前。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这样,6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都能享有普惠式养老金。

  这位副部长稍早还向媒体表示,今年要新增7000万人纳入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制度、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这三项制度所覆盖的人口达到12亿人。他还说,要通过中央、地方财政的支持,结合破产企业清算资产和医疗保险基金,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医保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老百姓后顾之忧沉重,被认为是拉动内需,抑制国民消费的深层次原因。这次国家推出覆盖全体国民的普惠制社保新政,是转向内需型经济的最大的利好消息,令人鼓舞。

  另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今年1月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丢失工作岗位。而今年6月在外务工的农民工达到1.5亿,比经济危机爆发前的去年6月份增加1000万。农民工就业已出现转机。农民工收入增加,也是关于经济转型的好消息。

  更有趣的是经济危机下,内陆省份已经成为服装企业投资活跃的地区。2008年中西部8省服装产业投资比重较2007年同期提高了5.66个百分点,占全国服装行业总投资的33.73%。江苏、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传统服装大省投资下降明显,中西部地区投资步伐快于东南沿海地区。

  本周重庆宣布“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两个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两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00万台外销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能力,产出超过2000亿元的庞大产业链集群。与此同时海龙电子城石家庄店上月下旬已开业,鼎好电子城也已经在重庆等地选址准备开业。

  林林总总这些最新发展只表明一件事,国家经济转向内需拉动的大形势已渐渐明朗,各项政策和调整的效果开始显现。内地内需正在取代沿海外贸,正在成为新一轮经济和信息业发展的发动机。

  如何将业务的重心转向内地内需,如何做好内地内需这篇大文章,已成为摆在我国信息产业,不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