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安防强势整合

  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清化,是当前安防行业的发展主线。

  我们的生活随时都在被摄像头监控着:早晨出门上班,电梯里、小区大门口都有摄像头;开车走在路上,摄像头随处可见;在单位上班,办公区里也装有摄像头;中午去银行取钱,理所当然会被录像;晚上跟朋友在某饭店约会,依然躲不开摄像头……安防已经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你身在何处,都逃不过摄像头的“法眼”。

  “奥运让安防‘发烧’,金融危机又让安防的‘高烧’冷却。‘一热一冷’之后,如今安防行业归于平静,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陈龙如此评价当前的安防行业。

  “当前用户对安防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联网、智能化分析、保存时间延长、清晰度增加。”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数据安全研究所副主任、威视数据公司副总经理刘宏表示。

  安防遍地开花

  7月26日晚,记者从《新闻联播》上看到这样一条简讯:甘肃敦煌莫高窟安防工程开建,甘肃敦煌莫高窟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近日开工建设,包括视频监控及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三地联网系统等,建成后将全面提升莫高窟的文物安全防范水平。

  据了解,莫高窟安防工程是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子项目,工程总投资2087万元,完全按照国家文物系统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进行规划设计。安防系统包括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在线电子巡更、视频监控、声音复核、系统集成、有线无线通信以及供电、照明等子系统。敦煌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莫高窟安防工程计划两年内竣工并投入运行。项目建成后,将构成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功能设计完善,综合防范能力强的现代化安全防范系统,成为莫高窟文物安全防范、消防报警监控、游客安全实时监控、保护区治安防范、突发应急事件指挥调度的综合管理平台。

  敦煌莫高窟的安防案例颇具代表性,它既体现了安防行业横向拓展、遍地开花的整体应用趋势,又代表了安防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前景。除了传统的公安、金融、交通、军队等典型的行业应用外,安防正在向更多的行业挺进,譬如:监狱、教育、保险、旅游、文博、水利、社区、企业等,安防应用已经遍地开花。尤其在集团型大企业,如三一重工、中国铝业等,都有其网络化的视频监控系统。

  “而且,各行业在安防方面的建设力度也在增加,譬如银行,以往银行的建设重点是各个营业网点的DVR实施,今年则希望将图像资源联网。”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行业视频监控产品线总经理魏治兵表示。刘宏说:“安防设备有自身的使用周期,一般是五六年,此外还有技术进步导致的产品更新换代。导致传统的安防用户也在大规模的更新换代,譬如金融。”正是由于各行各业加大了投资建设的力度,今年各安防厂商非但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反,它们的日子都比较好过。苏州科达就有超过30%的增长,远远好于去年。H3C2008年多媒体产品线(包括安防监控与视讯)的销售收入达到了8亿元。

  这与国家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政策不无关系。“虽然4万亿元投资的十大项里面没有直接点到安防,但是交通设施、生态环境、灾后重建等大项目都需要相应的安防产品做配套,所以对安防的需求应该说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因为要优先国货,优先民族品牌,这对安防行业是非常有利的一个措施。”陈龙说。除此之外,陈龙还提到了两点利好因素:“一是平安城市,今年平安城市的22个城市试点工作结束后,就要转向二三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这个需求是刚性增长的,而且增长量比较大;二是体育场馆建设方面的大项目持续不断,继北京奥运会之后,还有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南昌全运会。”

  网络化平台扩展到业务层面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所有采访对象都提到了“联网”、“整合”这样的关键词,毫无疑问,网络化、集成化已经是安防应用锐不可当的趋势了。

  所谓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IP化,第二层含义是联网整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IP信号在联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需部署一个管理平台,便可通过互联网与各个监控系统相连,由该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登录接口、用户授权以及图像调度,集团公司可以方便的登录整个系统,并根据相应的权限进行监控点图像的浏览、控制以及监控录像的点播调用,便于统一管理。

  采用全IP架构,即使缺乏统一标准,其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也能够保证系统可以通过简便的二次开发实现全面集成,而网络化监控的核心——中心管理平台则具备强大的统一管理、集中控制、系统联动以及用户鉴权功能,因而,集成化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化加速。

  据魏治兵介绍,他所率领的苏州科达行业视频监控产品线主要在忙两件事:首先是大型行业安防整合解决方案的研发,主要是建设安防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化的综合管理平台对视频资料进行管理。“该平台有两大特点:一是与原有的系统整合,如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等,还要与公安、消防等系统联动;二是扩展到业务应用层面,如语音对讲、电子巡更等。”魏治兵说。苏州科达行业视频监控部门正在忙的第二件事是公安图像资源联网整合,一些省级公安系统都在进行这一项目,横向囊括所有公安及非公安行业的图像资源,譬如:平安城市、交通管理、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等,由于公安部门在安防方面有权力作为保障,所以管理体制上不成问题;纵向包括省、市、县三级公安系统的图像资源。

  H3C也在为平台忙碌着。“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带来了融合的新要求,安防不再只需要独立的监控,视讯会议、视频发布、远程呈现、应急指挥等多种应用方式逐渐融合进安防网络。在这种形势下,由于各项业务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如何有机地整合各种技术,实现多媒体应用之间的无缝融合,就成为新型安防解决方案面对的棘手问题。”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多媒体产品部副部长兼技术总监廖旭东认为,安防不再只限于监控,而是将融合视讯、报警、应急指挥等多种相关领域的综合应用。为此,今年6月,H3C正式推出了IP多媒体产品的统一软件平台IMOS(IP Multimedia Operation System,IP多媒体操作系统)。

  监狱、银行、教育、公安等众多行业用户都提出了联网化分级、分域管理的需求,以往的监控摄像头都是某个单位、某个区域地部署,系统相对独立和分散,视频资料的使用者主要是保安人员,现在安保部的主管领导或行业主管领导等都可以远程随时随地访问被监控地点。

  监狱是广泛应用视频监控的行业,而且存在强烈的联网需求。2008年10月,惠州监狱实施了科达行业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两级监控中心架构,基于惠州监狱现有网络资源,实现了图像实时监控、录像存储与回放、智能报警联动、用户分权管理、完善的日志管理等一系列功能。系统总计部署了2000多个监控点,从前端、平台、存储到客户端,全面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处理,惠州监狱的上级管理部门——广东省监狱管理局也可以在网络上远程调阅惠州监狱的视频资料。

  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单个监狱的数字化建设只是初步阶段,最终要实现的是广东省整个监狱系统共20几所监狱的联网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大规模统一监控。网络化监控组网灵活、部署简单、扩容方便、投资少,是广东省监狱系统数字化建设的首要选择。

  高清保证有效信息源

  用户对高清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银行要求监控图像尽可能分辨出钱币的影像;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做到不忽略每个细节和流程;公安调度指挥要万无一失,特别是能够获取局部清晰的画面;教育考试管理系统则要洞察每一个环节和角落。

  像医生看病一样,他需要先搞清楚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安防也是如此,必须保证有效的信息源,才能对视频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管理和利用。对于视频监控来说,图像质量至关重要,高清化是2009年用户和厂商普遍关注的。以前的模拟监控通常是704*576(D1),难以达到600线以上清晰度,也就是说,它只能监测到人的行为、轮廓,而难以对图像细节进行识别。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安防的效果,也难以达到法律举证的目的,而高清的网络视频监控则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安防的发展潮流必然是数字高清,模拟图像由于受到标准的限制,现在的清晰度最高也就是650线(CCD有效像素976(H)*582(V)),再往上就很难发展了。而数字图像的清晰度以象素点为基础,是没有上限的。”据松下公司郑强课长介绍,今年松下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整套数字监控系统,完全把以前模拟的系统操控核心移植到数字系统中,既能保证高品质、高清晰度的图像,又能保证专业的操控性能。

  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高清的成本较高。安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达到高清的效果,就必须要从采集、传输、录像及显示等方面都对现有的设备进行全面替换。仅存储容量就几乎需要模拟监控系统的3倍左右,再加上编解码、设备管理、系统维护等费用,总成本让很多用户望而兴叹。高清只有在成本和技术上加紧修炼,才能获得用户的购买和使用,否则只能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智能化提升业务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全长995公里,是我国目前运线最长的高速铁路,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途经25个车站,计划2010年正式开通运营。为保障全线的运营安全,武广线采用数字化全程视频监控,共设置几千个视频监控点,对车站、沿线(尤其是无人值守的地方)进行24小时监控。一旦发生有人闯入等异常情况,通过“电子围栏”这种智能化分析手段,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

  武广铁路采用了威视数据的存储产品,这也是铁路视频监控领域第一次应用国产的存储设备。据刘宏介绍,安防行业对存储产品有一些特殊的需求,一是容量大,譬如平安城市以往对视频资料保存时间的要求是7天,现在则是25天;二是成本要低,由于安防对存储产品的性能要求不高,所以可针对这一需求对存储产品进行定制,从而降低成本;三是开发新应用,譬如智能化分级检索等应用已经被集成到存储产品中。

  智能的视频监控要求系统本身有足够的智能,能够识别不同的物体,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从而更加有效地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成为应对袭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有力辅助工具。

  “目前,车牌号识别是安防智能化领域最成熟、最领先的,并且已经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它对交管部门的业务产生大幅度提升。而异常行为监测、电子围栏、人脸识别等应用则处于试推广阶段。”刘宏认为,智能化的目的就是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智能化能给用户本身的业务带来变化或提高,那么智能化的普及应用就会指日可待。

  安防智能化从以前的移动监测,发展到当前识别图像里的行为、对移动的物体进行识别。魏治兵表示,所谓的智能化有如下几大功能:一是周界防护;二是行为分析,通常是对特定场合的人群进行行为分析,譬如监狱里的犯人、广场上的人群有无打架斗殴等异常行为;等三是与业务相关的智能分析,譬如人数统计,某些关口,还有些高级的智能分析不仅是统计数量,而且还能提示你,某个人进去了却没出来。

  智能化的应用需求是现实的,浅层次来看,部署了那么多摄像头,不可能依靠人力7*24小时地盯着看,所以智能是必需的,这也就把安防从事后查证提升到事中监测提醒。

  链接1:

  奥运安保指挥中心系统简介

  奥运安保指挥中心系统借鉴世界上较为先进的C4I指挥控制理念,以北京市公安局110、122、119三台接处警工作为基础,是一套既能用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又能担负日常城市治安任务的综合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据介绍,奥运安保指挥中心系统在充分利用110、119、122等原有系统的基础上,以公安110为主体,实行“3+X”的方式,即公安110、119、122三台合一,再加上应急救援任务较多的卫生等部门的受理台,将这些原先各自独立的紧急救援受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 “统一指挥、分级响应、条块结合、专业优先”的指挥调度模式,综合运用GIS、有线/无线通信、语音、视频、移动定位等各种技术手段,实现了对警情、警力、指挥等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形成了覆盖市局指挥中心、分县局/业务总队、派出所/专业分队、单兵三级四层的集指挥调度、情报分析、决策支持、勤务管理、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警务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使指挥部门对警情警力的掌握更加全面、系统,警力调度指挥到单兵,初步实现了对各种情况信息的全面整合、挖掘分析和统一调配发布,做到资源共享、平战结合,初步实现了警务指挥的信息化、智能化。

  链接2:

  安防行业发展阶段

  1979年公安部在石家庄召开第一次全国刑事技术预防工作会议后,安全技术防范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安防行业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归纳总结安防行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主要是以安防行业应用为分析特征的。

  1979年~1983年,起步阶段。安防行业的应用范围有限,主要限定在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单位和部位。当时的典型安防工程是故宫博物院工程和天安门的监控工程。

  1984年~1996年,发展阶段。安防行业的应用以内部保卫为重点,广泛发展到重要单位和要害部位。各级公安机关更加重视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加大了对主要单位、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力度,像金融系统、文物系统、军工、邮政等重要单位的安全防范工程应用建设。

  1997 年至今,提高阶段。探索安全技术防范的发展规律和方向,安防行业的应用范围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重要单位、要害部门的防范发展到商业、学校、社区、家庭等社会面的全面防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