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的墙 光靠改名推不倒

  SNS的墙 光靠改名推不倒

  “校内网”更名“人人网”,彰显出陈一舟的SNS野心。然而,简单的改名,就能让这个SNS网站学生、白领通吃了吗?

  8月4日,千橡互动集团正式宣布:“校内网”正式更名为“人人网”。 千橡互动集团CEO陈一舟雄心勃勃的宣布,人人网的目标是把覆盖人群从现有的7000万注册用户到中国3.38亿网民。尽管之前早有传闻,但校内这一举措还是让业界为之吃惊。陈一舟想“吃遍天下”的SNS野心再度彰显。

  “校内网”这个名字的双刃作用早就摆在陈一舟的桌面上。以“校内”为名,把大学生网罗其中,成为最大的校园SNS;但陈一舟一直梦想的白领市场,却因为有着“校内”这堵无形之墙,把大部分校园之外的人群隔在外面。至少,这个名字让人那些白领觉得有点不切身份。

  现在这堵无形之墙看似推倒了。你看,我这是“人人网”,面向的是所有的网民。但推倒墙与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是两回事。显然,后面那个命题比改名难多了。

  校内改名之时,国内SNS江湖早已经割据一方。51.com圈住了青少年,校内网的主流人群是大学生,开心网(kaixin001.com)与千橡集团的开心网争夺白领市场。界于中间的校内偏偏不满足于大学生这个定位,上下其手,想通吃所有的人群。

  “通吃”是很难的。营销学里的有个观点,当你的定位是所有人时,实际上是你是没有定位的。一个产品要满足中青少的需求,不是说没有,但确实太少。支持校内的观点也许会说,Facebook不是同样是从学校走出的,但后来却得到了上至奥巴马,下至十几岁少年的青睐吗?但校内网所面临着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与Facebook迥然不同。

  首先,校内改名改晚了。如同前面所言,白领SNS市场已经有了强劲的竞争对手开心网(kaixin001.com),开心网日前公布的数据是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4000万。SNS是基于关系的网络,类似滚雪球的效应。当你的熟人和朋友都在某个网络时,实际上你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另一个人际网络。所以当校内把带有学校的标志的域名去掉时,能吸引到多少新的白领用户,这是值得去考量的。

  其次,校内改名同样是双刃剑。千橡互动集团的想法,改名后即使吸引不了多少新的白领用户,但至少能留住那些毕业的原有校内网的用户,这些原的校内网用户,毕业之后也逐渐成为白领的主流人群。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同时,没有了校内这个明显的社区标志,在校学生这批用户是否会流失?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哪个数字会更大一点?

  再次,改名绝对不是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的关键因素。白领经常光临开心网,并不是因为“开心网”这三个字,而是因为那上面的朋友、内容和游戏。同样,也绝对不会因为校内改名了,所有的网民都会蜂拥而至“人人”。竞争的最关键因素,还是网站到底能提供什么的服务,能否满足网民细微的需求,用户体验是否足够好。

  笔者是SNS的忠实的用户,一度也以为SNS增长乏力,但SNS的进步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当那些组织机构、传统媒体和明星纷纷进驻各大SNS网站,把SNS平台当作新的传播平台;当某一个帖子能被上万次的转贴;当很多人习惯从SNS平台那里获取新的资讯、娱乐、热点信息,交换对某热点事件的看法时,互相学习最新的知识时;你不得不开始对SNS平台的强大给予仰望。SNS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观点、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正因SNS发展的不可预料性,尽管校内的改名并没有得到业界多少人的喝彩,但发展中的SNS给人以无限的想像,“人人”依然有机会做得很好,当然前提是,要能准确得把握住用户的需求,能提供足够好的服务。但这与改名无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