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总是要加点酒精

  • 来源:女报•时尚
  • 关键字:年轻,酒精,小白脸
  • 发布时间:2011-07-22 15:20
  小心!酒鬼都是小白脸

  究竟是喝酒容易脸红的人能喝还是不容易脸红的人能喝,这是酒桌上最喋喋不休的论题。

  支持红脸能喝的论据是红脸的人酒精散发快,而白脸论者就比较直接,你看那厮喝了完全没有反应嘛!

  孰对孰错,必须由酒精在人体内如何消化说起。在酒精从乙醇到乙醛到乙酸的过程中,都需要专门的分解酶来正常进行。如果乙醛脱氢酶2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乙醛得不到正常分解,便会在体内积聚。而乙醛的积聚正是造成喝酒脸红的原因。

  乙醛脱氢酶2出现问题往往是基因的缺失所致,而不幸的是,大约36%的东亚人都有这种情况,所以这种症状又叫AsianFlush(红症亚裔脸)。

  答案终于水落石出,红脸的人不能喝,白脸才是天生的酒鬼。即使AsianFlush患者不断训练酒量,也只能增加对酒精的忍受能力,对乙醛的分解毫无帮助。毕竟基因是天生的,后天再努力也无用。并且,患有AsianFlush还经常饮酒的人,患食道癌的几率是正常的10倍以上。

  所以姐妹们出来行走江湖,切记提防小白脸。

  酒局上的自保手册

  如果你天生不是酒鬼,又不得不面临一场酒局,如何自保便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了。

  理论上说,“千杯不醉”应该是加快酒精的代谢速度。让酒精尽快变成乙酸才是王道,因为在乙醇、乙醛和乙酸中,只有乙酸对人体没有明显影响。遗憾的是,酒精作为有机物,自身化学性质稳定,又在人体内这个苛刻的环境中,要外界影响加快代谢速度依然缺乏有效的方法。

  憋屈的菜鸟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专心于如何缓解酒精在体内的刺激。

  在这点上,终于与坊间广泛流传的解酒方法不谋而合,不管是狂饮蜂蜜水、茶水、果汁,还是俗称“打酒底”,在喝酒前和喝酒时不断进食,它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缓解酒精对人体的刺激作用,减缓喝酒的速度,为酒精代谢争取些时间。尤其当酒精和食物一同消化的时候,能大大降低人体对酒精的吸收。

  而市面上很多所谓的解酒药,走的就是这条“缓兵之计”的道路。

  宿醉三件宝:灌水早餐睡个饱对于经常出入夜场,达旦畅饮的孩子而言,第二天醒来要面对的问题,往往有两个,一是自己在哪里,二是宿醉很难受。

  第一个问题只能祈求上天保佑,而第二个问题,只能靠自己。

  和解酒的秘方一样,民间流传的方法千奇百怪。喝茶或咖啡,吃酸菜饼、萝卜糕、山东煎饼甚至蒸肠粉还要加蛋……不如干脆催眠自己没喝酒算了。

  其实酒精在体内经过一夜的代谢,残余的已经不多,只有因酒精导致的身体排尿增加,造成严重脱水,才是宿醉难受的根本原因。所以专家给出了三个建议:灌水,毕竟宿醉就是由脱水导致的,而且多喝水还能冲刷胃壁,减轻酒精对肠胃的刺激,避免呕吐;吃早餐,选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促进新陈代谢,赶走残余酒精,但不建议油腻的东西;补眠,酒精会阻止大脑进入深睡眠状态,所以宿醉的人根本睡不好,部分宿醉后的头痛就是睡眠质量差促成的。那还犹豫什么?赶快回被窝吧。

  而咖啡和茶虽然能提神醒脑,但里面的咖啡因会加重脱水状态,该如何选择,你懂的。

  吃药+喝酒=活得不耐烦如果你的酒鬼朋友病了,请时刻提防她的酒瘾。

  因为酒精和药物往往会有副作用。其中常见的就是双硫仑样反应。接触了双硫仑的人,如果再接触酒精,会引起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心悸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心脏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双硫仑虽然被用于戒酒药,但也还会注明,只适用于有强烈戒酒意愿的患者。

  虽然双硫仑并不常见,但还有一些常用的药物也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以及一些抗菌药都必须特别注意。尤其头孢哌酮钠最容易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及停药后20天内,都应避免饮酒甚至使用75%外用消毒酒精。反正结论是,珍惜生命,吃药不喝酒。

  编译_左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