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害怕有人让我帮他带手信。
买还是不买,永远是个比一头毛糙掉的卷发更纠结的问题。
不买吧?满身牵挂,走到哪里都觉得有个任务没有完成。买吧?买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又不舍得送,但那些人家喜欢的东西,又完全无法激发自己的购买欲。万一买回来对方还摆出一副敷衍嘴脸然后从来不见他用,更加是觉得自己白费力气。
最惨的是,好不容易决定不买,但很多人见你回来都会嘴痒问一句,有没有给我带礼物啊?恰好又没带,恰好脸皮又薄,只好在心里偷偷死一回,还死得毫不甘心。
以前本着“会做人”的原则,无论去哪里必要带手信。不但要带,还要根据朋友们的风格喜好带。然而一次又一次之后我敏捷地反应过来,其实那些我认为她们一定会喜欢的东西,多半都在日子里消失无痕,从此再不见它们出现。相比之下,还是老一代那种带巧克力的方式更加实际。至少它们都全部化成了卡路里,长在了我们青春的腰肢上。
但是,一个做蛋炒饭的要转型为一个艺术家是很艰难的。正如一个习惯带手信的人要转型为一个不带手信的人同样艰难。对话总会是这个套路:
“有没有带手信回来啦?”
“没,没有。”
“没有?嘿嘿,我不信,藏哪儿啦,拿出来!”
“没,真的没有。”
“快点啦!”
“真没有。”
“这个,这个是什么,还不承认是在那边买的吗?”
“这个是我买给自己的!”
“没给我带?什么也没有?”朋友的脸色开始变得犹豫,失望,对人生产生不信任。
“好啦好啦,这个给你好了。”然后我的脸色开始变得犹豫,失望,对人生不信任。
但是话说回来,收到手信,又是一件多么让人快乐的事情啊。对于一个经常出门旅行的人,当然知道怎样才能成功地讨到手信。我的废物收集筐里尺寸最惊人的是一顶墨西哥草帽。为了得到它,我简直费心死了。
想当年好朋友要去墨西哥,这个地方距离我14个小时的飞行时间,简直是可望不可即。于是从知道他要去墨西哥,甚至还没开始买机票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在他耳边扔下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我要一顶墨西哥草帽!”──那种泛泛的要求最容易受到泛泛的答应,就算给你带回来一个手信,可是你一见就苦闷的,要来有什么用?
我要的东西很具体,是墨西哥草帽。任何墨西哥小玩意都休想拿来对付我。这种豪华型的手信当然会遭到拒绝。这时,你可以不停在对方耳边唠叨,造成一种“他不给你带就是欠了你”的自我催眠效果。其中可以改变多种手法,例如以友情断裂为要挟,以抛媚眼为勾引,以请吃饭为巩固感情等,在漫长的2个月里这一切我都干了。
然而也还是不成功。最终,我递上了一张20欧元的钞票,传达一个含义“我也不要你白送我东西,就是拜托你给我买嘛。”对方怎能拒绝这种合情合理的请求呢——连我本人都总上这种当,其他人又怎能避免呢?
最终我那个朋友还是被我讹诈了一顶巨大的墨西哥草帽。据他说,这顶直径超过一米的墨西哥草帽让他连坐飞机都遭到歧视。嘿嘿,当我亲自在墨西哥的市场里见到它们的身影时,不仅感叹:真友情啊,真友情。
然而这顶巨大的,标志真友情的墨西哥大草帽后来也并没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样供奉在墙壁上,时刻感恩。它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这显然不能写在这里的。否则朋友见到了,岂非会伤起心来么?
撰文_蔻蔻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