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背包客”的逃顶绝技(1)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张斌,股票,金融,投资
  • 发布时间:2011-11-15 15:37
  投资简历

  姓名:张斌,1974 年生,网名“行者哈哈”,湖南长沙市人,大专学历。

  入市时间:1998 年

  投资风格:深谙进退之道,善于寻找捕捉系统性机会和回避系统性风险。

  投资格言:永远别做任何交易,除非你确知那样做是安全的。

  在张斌的家里,住了数天,和他彻底交流,并翻阅了他屋里书架上几十本的操盘日志。那些实战日记,具体而真实地记录了他入市十余年来的真切感悟。

  在我采访过的民间高手中,张斌算得上是最善于捕捉系统性机会“聪明伶俐”的猎手。受父亲的影响,他1998年初开始接触股票,1999 年初全力进场STAQ 系统(中国股市最初期的法人股交易平台)投资法人股,开始了职业投资生涯。在当年9 月份STAQ 系统关网后,张斌开始转战A 股二级市场。但2001 年7 月他到上海转战三板市场,虽利润不大,却回避了A 股的大跌。2002 年靠“6.24 行情”在上海圈内一战成名,被大资金聘请操盘。2003 年初他在熊市中转战H 股大牛市。2006 年初再回国内市场享受大牛市。同年9 月进入B 股市场,短期在上海B 股上获暴利;2007 年4 月底全军转战B 股,再获暴利。2007 年10 月彻底空仓离场,隐居于某山,回避2008 年熊市下跌(仅做超跌反弹)。2009 年1 月再入A 股,并成功逃顶。退出后重点研究黄金和股指期货……

  “操盘之外,他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

  “背着行囊去旅游!每次逃顶后我都要远离都市走向名山大川,享受生活的快乐!”

  “10 年间,你转战数个战场,为什么逃顶这么果断?”听着他的故事,我问张斌。

  张斌苦笑道:“因为在此之前,我早已饱受顶灾之苦啊!”喝下一杯啤酒,他开始叙述自己入市的经历。三次熊市的“灭顶之灾”

  张斌的“逃亡之旅”要从三轮熊市的磨难说起。

  早期,张斌随父亲做国库券和外汇生意,这个钱比较好赚,就对金融领域有了兴趣。1992 年8 月,报纸上刊登股市开业的消息,当时身在长沙的父子俩第一时间就去看热闹。为谨慎行事,还是先观察学习,直到1993 年4 月1日,才去排队开户。这天是愚人节,股票之前已经跌了很多,张斌父子当时笑谈:“正好进来赚愚人割肉的钱!”没想到不久自己变成了更大的愚人,这是后话。

  入市买股票没几天,果然“赚得比较爽”,好开心啊!老爸马上决定“追加投资”。以他当时在家族的地位,加之这次成功抄底,便在经济问题上更加权威。不费多少口舌就把家庭所有成员的积蓄全部拿去买股票。没料想“大部队”进场才感受了几天的快乐,就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磨难!一家人从此不知幸福快乐何滋味?!

  一年多的日子里,尽管大家都奋力赚钱,但总体经济状况却仍下降得很厉害,因为股价下跌得太快!父亲第一次感受到了股市下跌的可怕!由于家庭所有的积蓄都在股市不断缩水,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一家人在父亲的倡导下,团结一致的遵守着“尽力赚钱、尽少消费、尽量买股”的原则,在大熊市中一起痛苦地煎熬着!大家勒紧裤腰带,将一段时间的血汗钱积蓄起来,又给老爸拿去“抄底”,希望快点打个翻身仗。可股价是越抄越低,钞票是越存越少,生活是越过越紧!

  因为在下跌过程中多次补仓抄底,1994 年8、9 月份的行情使整体投入解套,稍微透了一口气。全家吃够了股市的苦头,建议父亲赶快出来算了,这玩意风险太大!父亲刚刚尝到甜头、看到希望,哪里肯罢手,说:“好戏还才开始呢!”这次又失算了,不久再次陷入漫漫熊途的煎熬!这次熊市中与上次不同的是,大家不再敢轻易把钱交给老爸去抄底了。

  张斌开始思考: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长期陷入被动套牢的痛苦之中呢?为什么不在赚钱时落袋,等待跌了很久再进场呢?刚进市场的时候就是这样赚钱了啊。中间几经起伏,也有几次补仓,直到1997 年4、5 月牛市的后期,才赚到让人心理平衡的账面利润。这一轮牛市已经涨了很多很久,加之1996 年年底的暴跌很受惊吓,全家人都极力建议落袋为安。但父亲变成了永远的“多头”,接下来再一次进入漫漫熊途,全家也再次陷入懊恼和埋怨之中。

  张斌开始彻底反思了。发现父亲的投资系统中几乎全是选股和买入的问题,极少涉及卖出。此时他明白了:父亲永远只能在牛市赚到账面的利润,然后熊市又还给市场,不断重演熊市的悲剧……必须挑起“解救家庭命运”的重担!为此,张斌潜心研究股票投资,尤其重视回避风险的问题!这为后来的成功投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久后进入STAQ 系统做法人股,赚到第一桶金。

  “也许是为了迎合大众追求快速致富的心理需求,市场上有关股票的书籍和评论大都是谈如何买股和赚钱的问题,却少见谈论如何保住胜利果实。但市场现实就是下跌时间比上涨多;亏钱的人数比赚钱的多。如果不能控制风险,那么利润只是‘浮云’。”张斌深有感触地说,“因此,我想要告诉大家的不是如何获取暴利,而是要学会逃顶。这样该得的利润一个都不会少!”正是靠着这些,从2001年至今,股市经历了两轮牛熊市的转换,涨涨跌跌,出现过多次顶部,但一次次的“劫难”张斌都逃过了。

  “顶部”特征及“逃顶”技艺

  判断大盘顶部的方法有很多,真正的顶部和底部,总是可以用多种方法分析得出相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将任何一种分析方法用好了,都能做到“逃顶”和“抄底”。如果能同时用几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互相印证,那胜算就更高了!尤其是那些长线意义的大顶,预兆非常之多!借用杰西利物莫的一句话:“在熊市来到之前,早就不是牛市了。”“判断顶部并不难,但是要战胜自己的贪婪,在危险来临之时毫不留恋地出场,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张斌说,“关键是要行动,而不是要分析方法多”。

  判断个股与判断大盘的原理相同,而且绝大多数个股都是跟着大盘走,所以下面主要以指数为例,介绍五种逃顶方法。

  1、“政策逃顶法”

  大的牛熊转换,都是由于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供需基本情势的改变,又都跟大的政策变化有关。所以许多人说“炒股要听党的话”,意思就是要关注政策的变化。这样的例子很多。

  (1)2001 年2 月19 日证监会宣布B股向境内投资者开放,随后,上证B 股指数从2 月23 日的83 点上涨到最高5 月31 日的241 点(见图1)。

  (2)2001 年6 月12 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减持国有股筹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宣布国有股减持10%充实社保基金。随后是4 年多的大熊市,上证指数从2245跌到998 点(见图2)。

  (3)2007 年8 月20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港股直通车———允许境内股民购买港股,并拿天津作试点。本来可能已经见顶的港股从此又展开一轮波澜壮阔的上涨。H股指数从前一天收盘的11002 点涨到20609 点。2007 年10 月13 日(周六)晚,国务院召开国务会议,温家宝在会上宣布:决定暂停港股直通车业务。消息公开后,港股就到顶了(见图3)。

  (4)2007 年11 月13 日公布的10 月CPI 是6.5%,创11 年最高。2007 年11 月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过热,防通胀”,大熊市接着展开。(5)2008 年11 月11 日,中国政府宣布4 万亿投资计划,大熊市从此确认见底,上证指数从1664 点强劲上涨到3478 点。

  2009 年7 月26 日,央行正式公布下半年货币政策由“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变为“适度增长”,表示信贷将收缩。光大证券IPO 获批;证监会正式开始受理创业板发行申请。行情见顶(见图4)。

  之所以把“政策逃顶法”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大的政策变化决定的是中长期的市场走势!政策实际上还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等,其实也就是从基本面分析。如果取名为“基本面逃顶法”,读者容易狭义地理解为根据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逃顶。当然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是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及时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

  实际上股票市场的扩容和货币的供应量都是政策决定的,而且资金是否入股市也由政策主导,也就是供需双方都由政府掌控。顺从政府意图的方向做就是顺大势,是盈利的基础。其他所有方法,都是为了确保顺从大势或进一步锦上添花的技巧。市场直接融资的量,投资者都很容易了解,关注就行;观察资金面的变化较为实用,但需要一定的宏观经济基础知识,不适合普通股民。这里仅介绍适合广大普通投资者的简单实用的方法。后面介绍的四种逃顶法,判断的有可能只是一个中短期的顶,投资者可能要做低位回补的准备。

  白青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