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物联网进入应用拐点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物联网,应用,拐点
  • 发布时间:2011-12-08 15:40
  在农村赶过大集的人都知道,集市上种类繁多的农用产品大多是农民自产自销,管理者只负责收取管理费,很少会制定进入集市的标准。而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正如一场在市的大集,热闹却无序。

  10月2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在无锡举行。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表示,截至2020年,中国已经规划3.86万亿元资金用于物联网产业化发展;预计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到2015年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在这样的巨大前景下,物联网技术在细分领域的应用已崭露头角。

  万亿大市场

  说是大集,其规模不容小觑。据估算,物联网的投入将是互联网的10倍,产值却可能比互联网大30倍,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众多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几乎所有一二线城市都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其中以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实绩最为突出。

  这些物联网产业的“利”,被很多人看在眼里。记者观察到,相较于上届物联网大会,本届大会参展商中涌现出很多本土中小型方案提供商,这些方案商中甚至有一些曾是代理商。大批中小方案商蜂拥而上,让业内不禁产生对于物联网产业良性发展的担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核心芯片与传感技术是其中之一,目前大概80%的高端RFID传感器依赖进口。此外,国内关于物联网技术缺乏权威标准,不利于整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不仅如此,刘韵洁院士对于目前国内物联网厂商“一拥而上”的情况也深感担忧:“与国外物联网市场比较,国内市场过于急功近利,参与者都选择容易获利的领域,而不去扎扎实实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长此以往会影响我国物联网领域的发展。”

  无锡中关村软件园董事高中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国内物联网定义不明确,企业容易一窝蜂地把自己划入物联网产业,产业中存在中小企业扎推、跟风的现象,一旦出现“大炼钢铁”的情况,将不利于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应用在细分市场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本土物联网技术在细分领域应用开花,这是现阶段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大特点。本土物联网产业不仅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在安防、家居、电力、交通、医疗、物流等领域也实现了初步应用。

  江苏运赢物联网集团董事长王文生表示,物联网产业正处于应用的“拐点”,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着重复投资建设的现象,如何真正解决刚性需求与商业模式,是核心中的核心。

  宁波凯福莱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是成功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企业转型、打开市场新缺口的案例之一。记者了解到,凯福莱是一家急救行业的救护车改装生产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中,通过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在智能型救护车上下功夫,通过对救护车接入公共式专用通信网络,实现实时移动交互式通信及对车载医疗仪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记录、实时专发的功能,并装备急救智能辅助系统和救助调度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目前,应用先导、市场驱动依然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因此,以现有应用为基础,扩大应用规模领域,同时挖掘新应用潜力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凯福莱公司董事长兼CEO谢建浩表示,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是传统市场的竞争,而是创造新的市场;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是产品功能的叠加,而是功能和服务一揽子方案的实现。

  “从产业应用发展角度看,现有市场发展规模还不大的领域,恰恰是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发展的。”叶甜春认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应该是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市场空间,健康医疗、基础设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农业等,都应该有很大增长空间。

  记者观察

  大市场的待解之题

  2010年,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10亿元,同比增长63.3%;广东省全省集聚RFID相关企业已超过2000家,2010年产值超过800亿元;在浙江,杭州、嘉兴、宁波、温州等地也已率先形成物联网产业集聚。

  虽然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具备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但目前仍处于产业初级阶段,还存在一系列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其中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1.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传感器、芯片、技术软件、智能信息处理等;2.行业技术标准缺失;3.产业链发展不均衡。在国内大量从业企业中,缺乏旗舰型的企业,传输、通讯领域发展较快,但传感器感知方面还有待提高;4.各行业间协作困难多。物联网最终涉及到管理,涉及到信息的划分和权力的划分、管理体制问题、部门之间的互通协作。有了业务模式整合之后,才能有技术手段的整合;5.盈利模式无经验供借鉴。行业内缺少成熟的商业应用,更多的由政府买单;6.用户使用成本壁垒存在。目前整体成本居高不下,大规模应用难以实现;7.安全问题是推广的关键所在。(文/赵东)

  本报记者 赵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