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城市“智慧特色”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智慧城市,信息化
  • 发布时间:2011-12-20 17:18
  “永远被追逐,永不能达到,每一个城市都有不一样的‘智慧城市’。”2011年12月2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IT两会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方正国际董事、副总裁周大良的一句话引起了众多与会嘉宾的共鸣。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之后最为热门的关键词。

  不能回避的话题

  “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启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新审视城市发展定位,智慧城市的建设非常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李建疆认为,智慧城市是每一个管理者不能回避的话题。

  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下一个五年计划,“智慧城市”成为各地炙手可热的话题——2011年,四川省提出“智慧城市光网四川”,以超高速全光网络为依托,构建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和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2010年9月,宁波市出台了《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并完成了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项目的全面规划;同样是在2011年,广东省也提出“数字广东智慧城市”的口号,率先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珠三角城市重点领域的应用。

  智慧城市的汹涌大潮正滚滚而来,但同时各地在将智慧城市作为区域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向时,也存在着一拥而上的隐患——云计算、物联网项目纷纷上马,“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屡屡发生。

  经过了多年的信息化工作,太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元亮在智慧城市风潮伊始,就看到了资源浪费的苗头。“我们到各地去学习的时候,发现了许多问题。希望大家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智慧城市,避免条块分割和资源浪费,不能打着智慧城市的旗号,做不智慧的事。”

  “在智慧城市的风潮下,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个可以很快变成现实的概念,却忽略了中国复杂的社会形态。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长期的,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现实开始。”新疆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苏国平一语中的。

  寻找“智慧特色”

  用全局的视野观去布局自己城市的“智慧特色”,这也将考问每一位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在此次论坛上,各位嘉宾纷纷介绍了自己城市的智慧探索及地方特色。

  四川省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宽带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主要着眼点在于整合——把分散、零碎、独立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进行整合,提升为具备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机制的有机整体,是对传统意义上城市信息化的升华和飞跃。

  宁波市则注重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建立整体协调机制。为此,宁波市特别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全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步调;同时,还将智慧城市划分为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人文、智慧民生和智慧管理等六大功能模块。宁波市81890求助服务中心主任胡道林在论坛上表示,作为宁波市的一个区,海曙区将首先推进其中的三大领域建设——智慧政务、智慧产业以及智慧民生体系。

  广东省在推广区域、试点先行的同时,还牢牢抓住物联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1月,广东省高调提出“2012年广东物联网产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目标。“广东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以珠三角为先导,率先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推进处处长神志雄表示。

  众所周知,“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建设“智慧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和发展方式的“转换器”。然而,如何利用好这一强大驱动力,还需要管理者对其做出冷静的思考和大胆的尝试,在此次论坛上,这一论断也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共识。

  本报记者 何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