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二次突围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芯片,CES,新岸线,移动芯片
  • 发布时间:2012-02-13 14:43
  1月10日,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会现场,一年一度的全球消费电子展在这里举行,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岸线)带着自己的移动芯片出现在这个由欧美等国企业主导的大舞台。这已是新岸线连续第二次参加CES,对于新岸线而言,这是一次重要的品牌推广机会,而对于中国芯片设计和制造产业而言同样也是推广的良机。

  我国在芯片的研发上一直坎坷不断,龙芯、方舟等人们寄予厚望的品牌由于技术、产业链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力。而今,随着移动互联市场的崛起,新岸线、瑞芯微、北京君正等一批中国公司再次发起了冲击,这一次突破口选择的是移动芯片。

  移动市场:诱人的大蛋糕

  移动互联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市场,而中国又是其中最具市场潜力的区域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4.3亿,今年用户数预计会突破6亿。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增长迅速,据统计城市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35%,位居亚太地区第三,各类手机应用业务超过10万项。庞大的移动用户群为中国移动芯片产业的成长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随着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的增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比如,目前双核智能手机还是3000.4000元,很快就会达到千元左右的水平,到那时,智能手机肯定会更加普遍。”新岸线市场营销副总裁杨宇欣表示。在他看来,双核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一方面是芯片成本自然下降,另一个原因就是像新岸线这样的国产芯片厂商的加入,大大降低了智能手机的门槛。

  国内关注芯片领域的人对新岸线这家公司可能并不陌生。新岸线曾在2008年因力推TMMB竞逐手机电视国家标准而进入公众视野的新岸线,两年后的2010年9月发布全球首款40纳米A9双核2.0G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芯片而再次引起业界关注。此后,公司将战略重点转向移动市场,在原有NS2816的基础上推出针对移动终端特别是平板电脑产品的高性能低功耗芯片NuSmart2816M。在本次CES上展出的基于新一代NuSmart2816M的平板电脑样机可以达到“8+8”的待机时间,也就是工作8小时,待机8天。

  事实上,移动互联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得到了公认,不仅是像三星、德州仪器、高通、英伟达等国际厂商虎视眈眈,在国内也有众多企业杀入这个市场。另外,技术流派众多,市场还处于混战之中。据记者了解,目前移动计算领域主流CPU有三大派系: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以苹果、高通为代表的ARM派以外,还有以英特尔为代表的x86派以及MIPS派。由于ARM架构具有功耗优势、成本优势和先发优势,我国很多芯片研发企业包括新岸线、瑞芯微、创毅视讯、晶晨、展讯等多家公司的产品都是基于ARM的授权。

  如何突出重围

  同样的技术路线意味着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这也势必增加未来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而且,由于高通、苹果等从ARM取得的是更高级的指令集授权,所以,它们推出的产品定制化程度更好,这就意味着产品性能可能更好、功耗可能更低。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从事芯片研发的这些企业产品如何定位、未来如何发展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为扎根于中国的公司,准确把握中国用户的需求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才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力。”杨宇欣表示,“中国市场足够大,跨国公司没有办法来满足中国用户很多具体需求。比如,面向很多行业的定制需求,还有二三线城市及其农村市场,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早期的生存空间。在这方面,联发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而就长远发展来看,高技术含量、有差异化的产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最有力武器。在CES上,新岸线还展出了今年将上市的同时支持GSM和WCDMA的双模通讯基带芯片Telink7619,这标志着新岸线成为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计算及通讯核心技术的芯片研发企业。

  本报记者 邹大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