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制造业2012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2012,制造业,CIO,信息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2-17 14:16
不能否认,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实力仍然不强。时至今日,国内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末端,能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为数不多,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中国制造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提升企业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被认为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事实上,伴随着全球以信息化推动管理创新趋势的加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多网多平台协同、竞争格局的复杂性、传统业务与新业务协同、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等各种挑战。而云计算、移动互联应用、商业分析等IT技术将深入行业,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化的力量,《计算机世界》邀请了多位制造行业CIO和信息技术经理,共同探讨制造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从企业的角度,给读者展示一幅中国制造企业利用信息化实现企业管理升级和创新、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奋斗画卷。
关注信息化人才和技术应用软环境
——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执行长办公室SOP 推动小组、信息安全委员会、电脑资讯部 陈镛生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云计算、移动互联、商业分析等IT技术将深入行业,驱动企业改善产品服务质量、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增加企业业务收入和总体市场份额。这些技术和应用,包括平板电脑、云计算、内存数据库管理系统、大数据、海量信息处理和管理在内的转型技术将在未来5年内成为主流。
艾美特正在加速提升自身影响力,而信息化是促进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是降低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物资消耗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的需要。未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延续公司现有各系统的强项,以公司的战略为指导,以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为企业规划决策风险创造价值。通过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高度结合,我们将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从运作层面逐步向战略层面推进,把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到企业各个环节中。实现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生产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努力做好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服务化、内需主导消费驱动5个方面的转型,带动企业创新、发展、升级,进而将企业做强做大。
对于艾美特来说,2012年将有两点困难需要注意。一是,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制约。IT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危机感的行业,只有储备好足够多的人才,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信息化建设及规划中人力资源属于重中之重,人才的异动率及人才的流失是当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及风险。建制属于企业自己的IT专业人才库已刻不容缓。艾美特的做法是,除了保证薪资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等传统途径外,未来或将IT人员的绩效与IT部门的绩效进行捆绑,将IT部门由技术支持服务部门成功转型为利润部门。
二是,软环境不佳导致技术及应用的传播滞后。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借助先进的IT管理工具及流程整合,以业务需求服务为导向,深入业务单位了解需求,征集各方建议,并参考国际IT整体架构建设标准,同时推行项目管理机制,采用双组长制(即‘两条腿走路’,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做),结合SOP(标准作业程序)进行业务流程的整合,实现公司关键业务系统E化作业、各应用系统业务流程的大集成、经营策略调整的快速灵活应变能力。另由SOP指定相应的标准作业流程,并定期在部门内部员工间进行工作的轮调。在项目实施中除技术移转的严格把关外,再组织安排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
此外,当信息化实现了关键业务部署后,我们同时重点考虑了绿色IT的建设,在运营中发现节能改善的机会。如果说节能减排是节流,那么我们还需要创新,通过新技术、新办法来创造新的IT应用模式。例如,将云计算定位在高可用性,资源最大化、后台均衡、业务连续性、节能减排上。
信息技术回归到业务本质
——北京动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IT 运维经理 刘学峰
零售行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很短的周期经历了快速的变迁。面对变化与挑战,2012年我们需要做到两个回归,一个是业务本身的回归,关注到生意的本质;另一个回归是信息技术的回归,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回归到企业业务中。
客户消费的观念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店效、坪效、库销比这些作为零售运营核心的指标重新进入运营关注的核心。这不仅加剧了各个零售品牌之间对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剧了某一品牌为迎合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内部资源整合。除此之外,快速消费品要将重点落实到快速上,这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提出的挑战。
另外,电子商务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让传统零售行业无法说“不”,其可能带来的生意变化,甚至新的零售模式难以预估。但无论何种业态,其运作模式就是将商品通过有形或无形的通路,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漩涡中。
在这样的变化中,信息部门也需要回归,即从企业业务出发,关注生意运作的模式。一方面具备业务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在新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中,积极寻求适宜企业业务模式的生意机会,从而形成IT对企业业务的价值驱动力。
“IT”成为行业关键词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刚
由于电动车制造行业生产成本上升、核心部件短缺、业内企业趋于稳定等因素影响,电动车行业将进入强力洗牌期,加上电动车新国标在2012年有望出台,这些因素会加速规范行业,“规范”、“洗牌”和“新国标”将成为2012年行业关键词。另外,由于意识到IT对内部管理的重要作用,从2011年开始,业内主流企业纷纷开始大力投资IT,2012年也是业内主流企业决战IT的一年,“IT”也可以算2012年电动车行业关键词。
2012年,新日的信息化建设将主要针对以下6个方面内容开展:
1.SOA技术深化应用。一切以最大化“服务”的价值为出发点,把企业庞大业务需求整合成一个全面有序的系统,从而增加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应用系统的灵活性,实现IT资产利用率最大化。基于分子公司的业务需要,采用SOA实现功能、解决方法和开发等的复用。
2.采用磁盘整列存储技术。考虑到应用数据以及图文档数据备份容量不断增长的问题,采用该技术和硬件达到大容量、高效率、高安全存储备份。
3.桌面虚拟化技术。目前,客户端PC利用率低、数据不安全,网络响应能力不足,无论C/S还是B/S都需要传输大量数据,采用该技术后,只需要部署瘦客户端,数据处理在服务器端,数据传输仅是轻量图形数据,降低硬件成本、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保障数据更安全。
4.建立对市场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体系战略,IT将从协同预测和数据共享、电子商务等方面提供支持,打造企业高度集成的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人财物、产供销的状态,并为企业中高层提供BI平台,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做数据准备。
5.前后向一体化战略,建立更多的零部件工厂和前端门店体系,IT将从SCM方向和CRM方向提供支持,从终端市场获得第一手资料,实时响应和决策,始终保持企业发展规划站在市场的最前沿。
6.支持在异地多组织条件下实现内部业务协同、集团IT管控、多层次独立组织核算利于考核激励等问题。
此外,为满足实时实地全球办公需求,手机终端移动OA、全球协同已在公司内部全面应用,解决了过去文件审批缓慢的问题,为企业战略方针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将新技术应用落到实处
——北京中证万融医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经理 张鲁峰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给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习惯带来很大的突破与改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由原来局部应用转向整合社会资源,对企业原有的基础架构与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技术的应用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其作用,也就是实实在在为企业所用,为行业认同。目前,集团公司已经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平台,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和降低成本,公司还应用了虚拟化技术,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对业务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能力,公司还准备建设自身的数据仓库。
集团公司下辖多家医药制造企业,为了更好地应对行业内的竞争,公司必须根据需求对自身结构进行调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集团公司从“及时满足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架构与产品结构进行了实时的调整,日常业务由原来的单一企业运作转向集团层面运作,从集团层面来组织与协调下属各企业协同配合。同时对产品资源进行整合,将产品结构由原来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经营,有效地实现了协同增效。
为此,集团公司加强了基础架构建设的投入,包括各类硬件设施及网络带宽资源,在此基础上建设企业的私有云,保证信息的畅通和资源共享。随后进行系统资源整合,将原有分布在各企业不同的业务系统及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同时,为提高对业务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能力、协助领导决策与市场定位,集团公司还将利用新技术实现商务BI。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云计算平台和物联网
——芜湖恒隆汽车转向系统有限公司MIS 中心主任 孙磊
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出现的种种问题,让各企业都开始认真思考2012年的发展目标和策略。而芜湖恒隆集团将2012年定位为“危机年”。
事实上,芜湖恒隆在2011年继续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公司在产量和2010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创造了公司利润30%的增长,这一切都和芜湖恒隆的信息化系统的全面支持分不开。但是,在结束了高速增长的环境之后,我们意识到原来的只靠产量来获得利润的途径已经不再合适,我们必须“跨越2012”。
未来,公司将从改善自身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出发,发现新的利润区,并为此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成本策略,加大信息化建设,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建成集团现代化的物流,并对各个环境进行整合,建立整合营销模式。
2012年,公司基于云计算的系统开发平台将近一步完善。2011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基于云计算平台的MES、WMS、SCM等系统的开发,今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完成RFID技术的应用,全面替代目前生产线用的一维和二维条码,实现半自动化的生产制造方式,使公司的仓库做到精确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真正做到现代化的立体仓库,利用RFID实现整个加工过程的全自动信息记录和处理,同时配合公司现代化物流的大规划,建立完善的基于RFID应用的物联网。
本报记者 赵东
……
信息化被认为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事实上,伴随着全球以信息化推动管理创新趋势的加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多网多平台协同、竞争格局的复杂性、传统业务与新业务协同、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等各种挑战。而云计算、移动互联应用、商业分析等IT技术将深入行业,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化的力量,《计算机世界》邀请了多位制造行业CIO和信息技术经理,共同探讨制造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从企业的角度,给读者展示一幅中国制造企业利用信息化实现企业管理升级和创新、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奋斗画卷。
关注信息化人才和技术应用软环境
——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执行长办公室SOP 推动小组、信息安全委员会、电脑资讯部 陈镛生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云计算、移动互联、商业分析等IT技术将深入行业,驱动企业改善产品服务质量、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增加企业业务收入和总体市场份额。这些技术和应用,包括平板电脑、云计算、内存数据库管理系统、大数据、海量信息处理和管理在内的转型技术将在未来5年内成为主流。
艾美特正在加速提升自身影响力,而信息化是促进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是降低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物资消耗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的需要。未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延续公司现有各系统的强项,以公司的战略为指导,以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为企业规划决策风险创造价值。通过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高度结合,我们将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从运作层面逐步向战略层面推进,把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到企业各个环节中。实现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生产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努力做好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服务化、内需主导消费驱动5个方面的转型,带动企业创新、发展、升级,进而将企业做强做大。
对于艾美特来说,2012年将有两点困难需要注意。一是,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制约。IT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危机感的行业,只有储备好足够多的人才,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信息化建设及规划中人力资源属于重中之重,人才的异动率及人才的流失是当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及风险。建制属于企业自己的IT专业人才库已刻不容缓。艾美特的做法是,除了保证薪资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等传统途径外,未来或将IT人员的绩效与IT部门的绩效进行捆绑,将IT部门由技术支持服务部门成功转型为利润部门。
二是,软环境不佳导致技术及应用的传播滞后。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借助先进的IT管理工具及流程整合,以业务需求服务为导向,深入业务单位了解需求,征集各方建议,并参考国际IT整体架构建设标准,同时推行项目管理机制,采用双组长制(即‘两条腿走路’,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做),结合SOP(标准作业程序)进行业务流程的整合,实现公司关键业务系统E化作业、各应用系统业务流程的大集成、经营策略调整的快速灵活应变能力。另由SOP指定相应的标准作业流程,并定期在部门内部员工间进行工作的轮调。在项目实施中除技术移转的严格把关外,再组织安排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
此外,当信息化实现了关键业务部署后,我们同时重点考虑了绿色IT的建设,在运营中发现节能改善的机会。如果说节能减排是节流,那么我们还需要创新,通过新技术、新办法来创造新的IT应用模式。例如,将云计算定位在高可用性,资源最大化、后台均衡、业务连续性、节能减排上。
信息技术回归到业务本质
——北京动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IT 运维经理 刘学峰
零售行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很短的周期经历了快速的变迁。面对变化与挑战,2012年我们需要做到两个回归,一个是业务本身的回归,关注到生意的本质;另一个回归是信息技术的回归,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回归到企业业务中。
客户消费的观念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店效、坪效、库销比这些作为零售运营核心的指标重新进入运营关注的核心。这不仅加剧了各个零售品牌之间对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剧了某一品牌为迎合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内部资源整合。除此之外,快速消费品要将重点落实到快速上,这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提出的挑战。
另外,电子商务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让传统零售行业无法说“不”,其可能带来的生意变化,甚至新的零售模式难以预估。但无论何种业态,其运作模式就是将商品通过有形或无形的通路,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漩涡中。
在这样的变化中,信息部门也需要回归,即从企业业务出发,关注生意运作的模式。一方面具备业务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在新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中,积极寻求适宜企业业务模式的生意机会,从而形成IT对企业业务的价值驱动力。
“IT”成为行业关键词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刚
由于电动车制造行业生产成本上升、核心部件短缺、业内企业趋于稳定等因素影响,电动车行业将进入强力洗牌期,加上电动车新国标在2012年有望出台,这些因素会加速规范行业,“规范”、“洗牌”和“新国标”将成为2012年行业关键词。另外,由于意识到IT对内部管理的重要作用,从2011年开始,业内主流企业纷纷开始大力投资IT,2012年也是业内主流企业决战IT的一年,“IT”也可以算2012年电动车行业关键词。
2012年,新日的信息化建设将主要针对以下6个方面内容开展:
1.SOA技术深化应用。一切以最大化“服务”的价值为出发点,把企业庞大业务需求整合成一个全面有序的系统,从而增加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应用系统的灵活性,实现IT资产利用率最大化。基于分子公司的业务需要,采用SOA实现功能、解决方法和开发等的复用。
2.采用磁盘整列存储技术。考虑到应用数据以及图文档数据备份容量不断增长的问题,采用该技术和硬件达到大容量、高效率、高安全存储备份。
3.桌面虚拟化技术。目前,客户端PC利用率低、数据不安全,网络响应能力不足,无论C/S还是B/S都需要传输大量数据,采用该技术后,只需要部署瘦客户端,数据处理在服务器端,数据传输仅是轻量图形数据,降低硬件成本、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保障数据更安全。
4.建立对市场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体系战略,IT将从协同预测和数据共享、电子商务等方面提供支持,打造企业高度集成的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人财物、产供销的状态,并为企业中高层提供BI平台,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做数据准备。
5.前后向一体化战略,建立更多的零部件工厂和前端门店体系,IT将从SCM方向和CRM方向提供支持,从终端市场获得第一手资料,实时响应和决策,始终保持企业发展规划站在市场的最前沿。
6.支持在异地多组织条件下实现内部业务协同、集团IT管控、多层次独立组织核算利于考核激励等问题。
此外,为满足实时实地全球办公需求,手机终端移动OA、全球协同已在公司内部全面应用,解决了过去文件审批缓慢的问题,为企业战略方针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将新技术应用落到实处
——北京中证万融医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经理 张鲁峰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给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习惯带来很大的突破与改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由原来局部应用转向整合社会资源,对企业原有的基础架构与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技术的应用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其作用,也就是实实在在为企业所用,为行业认同。目前,集团公司已经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平台,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和降低成本,公司还应用了虚拟化技术,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对业务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能力,公司还准备建设自身的数据仓库。
集团公司下辖多家医药制造企业,为了更好地应对行业内的竞争,公司必须根据需求对自身结构进行调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集团公司从“及时满足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架构与产品结构进行了实时的调整,日常业务由原来的单一企业运作转向集团层面运作,从集团层面来组织与协调下属各企业协同配合。同时对产品资源进行整合,将产品结构由原来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经营,有效地实现了协同增效。
为此,集团公司加强了基础架构建设的投入,包括各类硬件设施及网络带宽资源,在此基础上建设企业的私有云,保证信息的畅通和资源共享。随后进行系统资源整合,将原有分布在各企业不同的业务系统及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同时,为提高对业务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能力、协助领导决策与市场定位,集团公司还将利用新技术实现商务BI。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云计算平台和物联网
——芜湖恒隆汽车转向系统有限公司MIS 中心主任 孙磊
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出现的种种问题,让各企业都开始认真思考2012年的发展目标和策略。而芜湖恒隆集团将2012年定位为“危机年”。
事实上,芜湖恒隆在2011年继续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公司在产量和2010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创造了公司利润30%的增长,这一切都和芜湖恒隆的信息化系统的全面支持分不开。但是,在结束了高速增长的环境之后,我们意识到原来的只靠产量来获得利润的途径已经不再合适,我们必须“跨越2012”。
未来,公司将从改善自身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出发,发现新的利润区,并为此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成本策略,加大信息化建设,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建成集团现代化的物流,并对各个环境进行整合,建立整合营销模式。
2012年,公司基于云计算的系统开发平台将近一步完善。2011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基于云计算平台的MES、WMS、SCM等系统的开发,今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完成RFID技术的应用,全面替代目前生产线用的一维和二维条码,实现半自动化的生产制造方式,使公司的仓库做到精确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真正做到现代化的立体仓库,利用RFID实现整个加工过程的全自动信息记录和处理,同时配合公司现代化物流的大规划,建立完善的基于RFID应用的物联网。
本报记者 赵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