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中国制造”大放异彩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移动通信,中国制造,中国移动,华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3-06 16:36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23家中国企业组团参展,高调亮相,没有随波逐流,引起了行业的瞩目。强化了自主研发元素,“中国制造”大放异彩。
运营商扩大“棋盘”
在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亮相大会,TD产业联盟携手中广传播、大普、华域等企业助阵,再现TD-LTE商用能力及国际化产业链最新进展。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展会上部署了TD-LTE的三年规划,今年将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TDLTE的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将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建设超过两万个4G网络基站,并计划2013年在内地启动试商用;到2014年,全球建成超过50万个TD-LTE基站。
TD-LTE作为中国主导的4G技术与标准,得到了广泛国际支持,成为国际标准。会上,日本运营商软银、印度运营商Bharti、美国运营商Clearwire、欧洲运营商Hi3G均宣布将在今后三年内部署TD-LTE网络,此外还有众多设备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也抛出了橄榄枝。
中国移动丝毫不落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竞争对手,通过自主创新而谋划全球通信市场新格局的雄心已经彰显出来,大棋盘也许指日可待。
终端商大放异彩
在终端方面,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布成为展会的重头戏,各厂商不遗余力地给硬件附加更多功能来赚取眼球。诺基亚发布4100万像素手机808PureView,三星发布了搭载投影的手机GALAXY Beam等,似有疲态。与之对应的是,国内的终端厂商也终于在世界性大会上渐成主角。
华为高调推出首款四核手机华为Ascend D quad,搭载了世界速度最快、体积最小、发热最低的四核移动设备处理器,成为展会最大亮点,而手机的“心脏”是华为自主开发的K3V2四核处理器。同时,此系列手机还顶着世界最窄、最紧凑设计的4.5英寸屏,同样电池容量却能延长30%使用时间的最省电等“最”的美誉。
中兴Era、HTC ONE X也是四核手机。中兴将加大中高端产品研发的力度,今年智能手机出货要超过3000万部,到2015年中兴手机收入超过1000亿,可谓士气大涨。
酷派作为后起之秀,也在这次展会上高调亮相,这也是其通过自主创新正式进入欧美市场,开启国际化路线的标志。
产业链逐步完善
会上,除了智能手机厂商频推手机外,芯片厂商也逐步迈开了移动通信的步伐,以追赶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
英特尔为拓展智能手机产品线和客户生态系统,发布了多项新产品和计划,并与Orange、Lava、和Visa开展新的战略合作,中兴也成为英特尔重要的合作对象,以加速为无线运营商开发独特的差异化产品。
此外,高通公司展示旨在推动无线行业发展和开拓新市场、新的细分市场和全新商业模式的下一代移动技术和服务。展出亮点包括LTE、LTE增强型、双载波HSPA+、Brew Mobile Platform(Brew移动平台)、采用Snapdragon移动计算平台的终端,以及FLO 移动广播技术、Plaza Mobile Internet 和Plaza Retail等。
芯片厂商全力开发基于智能手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对于构建移动通信的产业链具有重要作用。移动通信已经涵盖了多个产业领域,只有这些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全部打通,才能够保证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有序发展。
观察
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中华酷”成标杆
主题为“重新定义移动通信”的2012年移动通信世界大会,无论怎么重新定义,移动通信的未来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离不开智能终端。于是,手机自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成全部通信巨头比拼的重要元素。在这次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上,国产手机“中华酷”(中兴、华为、酷派)成了新标杆。
第一,老牌手机厂商诺基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老牌手机厂商惯用的招数,非常缺乏新意。国产手机华为、中兴、HTC比拼“四核”,可谓四核革命。而作为设备商数一数二的企业,中兴、华为的终端在国际舞台的崛起,展示了其强大的实力。
第二,酷派高调亮相,标志着“中华酷”国产手机团队阵营正式形成。对于中兴、华为来说,在终端上,早已实现了国际化,进军欧洲和美国市场,和爱立信等国家巨头拼杀得难舍难分。酷派作为国产手机新秀,一经出现在这个展会上便引发了热议。对于酷派公司来说,这次推出何种新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国产手机自主创新的形象出现在这个舞台上。
第三,通过终端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表演,可以看到中国军团国际化的后劲十足。往年的移动通信世界大会,运营商中最受关注的是中国移动王建宙、TD推销员、TD-LTE宣传队、LTE播种机。而今年这个神圣的使命落到了中国移动总裁李跃的肩上。作为产业链的核心,中国移动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终端企业的生死存亡。
但是,国产手机也有无法回避的缺陷。
首先,要像苹果一样建立自己的产业链,即便是饥饿营销,也应显得底气十足。“中华酷”在研发上投入资金都非常大,据说均在利润的15%以上,但是同质化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其次,对于新技术漫天飞舞的概念炒作,譬如小米手机,其负面效应已初现,希望中兴、华为和酷派能够避免重蹈小米的覆辙;最后,攘外必先安内。“中华酷”国际化,但是更要中国化。希望更多的企业国际化,进军欧美,但是务必服务好中国的10亿移动用户,量力而行。(文/毛启盈)
本报记者 毛启盈 实习记者 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