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浏览器“核战”来袭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移动浏览器,UC优视,内核
  • 发布时间:2012-03-06 17:09
  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程序之一,“互联网入口”浏览器的“工具”属性已根深蒂固。

  当前,移动浏览器的竞争接近白热化,但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徘徊在速度以及流量维度,用户体验同质化的现象已经出现,寻求差异化突围之道成为了各大厂商的当务之急。

  “移动浏览器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三个关键词是HTML5、WebApp和内核。”UC优视公司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移动互联网趋势分享会上表示,移动浏览器的内核技术将成为今年竞争的焦点。

  “真假内核”之争

  一直以来,手机浏览器领域有着两条不同的产品路线:一是“核路线”,强调浏览器引擎,即内核技术的重要性,注重浏览器在页面解析、渲染及排版等基础能力的提升;另外一种则是“壳路线”,更强调浏览器外观界面、操控体验上的提升。

  “很多手机浏览器企业主都宣称在‘自主研发内核’,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假内核,只能用来炒炒概念。”俞永福认为,国内大部分的浏览器目前都是典型的“壳浏览器”,只是对Webkit开源或者系统自带的内核架构进行了简单编译,并不具备完整的内核能力,因此在HTML5等性能测试中会与原生的浏览器差别很小。“只有基于Webkit独立发展,才有可能打造出完整的浏览器内核能力。”

  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采访时,俞永福提出了检验“真内核”应该具备的四大核能力:跨平台提供相同性能体验的能力、快速进行功能优化和拓展的技术创新能力、HTML5等新兴技术标准的引领能力和深入解析引擎的安全能力。

  平台拓展之路

  “内核之战”背后的实质,是移动浏览器从单纯的信息聚合“工具”向开放平台的转变。

  “手机浏览器作为天然的WebApp平台,未来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地位将会显现。”俞永福对于浏览器平台化的前景显得信心十足,认为UC浏览器总数3亿、月活跃2亿的用户基础上,长年积累的资源足以承担开放平台的角色。“长期来看,基于移动浏览器的厂商甚至有能力演化出WebOS平台,但过程会很长。”

  由此可见,以UC优视为代表的厂商正在试图打造另一个生态系统,以颠覆移动浏览器“纯工具”的惯性定位,某种程度上甚至与苹果和谷歌打造的“客户端App”生态系统产生了竞争。而这种演变一旦发生,完整的独立内核技术将成为浏览器厂商仰仗的“重型武器”。

  本报记者 王哲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