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将来能通过统一的界面查询到所有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布的所有金融产品,并可以用任何一张银行卡购买所需的任何金融产品;通过一个界面管理名下所有银行、基金、保险的账户实时信息,包括整合的资产、交易明细……
这不是空想。事实上,在云计算的环境下,这种“金融超市”的概念能够变成现实,而在这背后,是云计算促进银行业产业转型的结果。近日,IBM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发布了《从云计算到基于云的业务模式——国内银行未来创新机会》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将帮助国内银行打造新的业务模式,带动产业转型并重塑产业链。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金融行业负责人Rohitha Perera认为,未来4~5年,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将达到现在的两倍,而在10年之内,有望达到2.5倍,这种高速增长的趋势在国外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全新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将是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白皮书还从产业模式创新、企业模式创新和收入模式创新三个层面分析了云计算即将带来的全新转型。产业模式无疑是资源聚合力度最大、协同最高的领域。白皮书指出,产业模式创新首先体现在银行可以利用云,围绕产品、渠道等银行业务资源,成为行业资源整合者;其次,银行可以作为资源聚合与分享的参与者,与第三方紧密协作,进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本文开头提到销售及账户信息管理就是产业模式创新的案例,它不仅对银行间的信息共享提出了要求,更将引入第三方机构聚合资源。
在企业模式创新方面,银行可以多方协同业务合作伙伴、客户,建立实时、高效的流程协作,提高银行业务处理效率,这也意味着能为客户提供新的增值服务与全方位解决方案。比如后台业务处理,对于不同银行之间相似性较高的业务处理流程,银行可以使用云提供的标准化流程处理服务,而无需自己再投资建设。
而在收入模式创新上,白皮书建议,银行应该改进产品或服务对客户的价值主张,对突出的产品按需获取,实现服务渠道多样化,以此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面对同质化严重的国内银行卡竞争,银行迫切需要为银行卡客户与特约商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比如,在预付卡管理上,特约商户可以从银行获得基于云的标准化商业预付卡支付清算业务处理支持,而无需自己搭建预付卡管理体系。
本报记者 何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