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宥嘉 敏感而偏执的跳级生

  • 来源:女报•时尚
  • 关键字:星光大道,选秀,林宥嘉
  • 发布时间:2012-08-02 16:50

  青春期的男生都在担心一件事——会不会长不高。

  就如林宥嘉,20岁生日的愿望很简单,长高5cm、赚很多钱。他真是像极了高中时期,你身边每天塞着耳机爱听歌、少话有点自卑的小个同桌。

  像走错地方打酱油的高中生

  林宥嘉性格孤僻,个子不高,不爱镜头。在台湾因超级星光大道选秀而走红,但始终与一夜成名的偶像路线美少男无缘。他不甘唱流水线生产的速食芭乐歌,总是力所能及地坚持自己的风格,却也能像模像样频频拿奖。1987年出生的林宥嘉很年轻,他就是那样一个看起来和台南街头戴着安全帽,骑着机车游荡街头的年轻人没什么区别的男生。

  从一个爱听歌的学生,变成台湾娱乐圈当红炸子鸡,中间小小的分水岭就是第一届超级星光大道的冠军。那场比赛如火如荼的程度相当于2005年的内地的超女,轮番比拼的擂台造就的是无坚不摧的粉丝。19岁的林宥嘉好像走错地方打酱油的高中生,他情绪化,不按理出牌,却也出奇一路绿灯抵达终点。

  林宥嘉爱听歌,无时无刻不戴着耳塞,他爱唱歌,可以在自己的房间唱到喉咙出血。可青春的洒脱他似乎向来都少一点,十足的敏感孤僻倒是一点也不少。他胆怯,胆怯到他曾去参加试唱会,想看看会不会有人签他当歌手,却不敢参加任何歌唱比赛。他怕输,怕输到哪怕是高中电台在学校办比赛时,他是预赛第一名,也不敢去比后面的赛程。他低调,低调到加入学校乐团后,明明唱得好,却只愿意做伴奏,主唱实在看不下去,退到后台当乐手让他当主唱。

  林宥嘉从来不是一声令下,狂奔人群中跑在最前的那一个。他的不太用力和不懂变通,让他始终有种刚睡醒的懵懂。这世界忙得要死,谁有空等你成长,活得不够进取的人怎能精彩?而娱乐圈永远不变的一条守则就是——只要有人喜欢,一切都可以没有道理。有人可以不讲道理地红,也有人不讲道理地沉寂。林宥嘉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地,忽然就被人们记住了,轻易就红了。

  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某部电影里有句台词说:“做艺人啊,要是不红那就是死。要是红了,那是生不如死。”一个总是活在自己世界的人,是不能周全所有人的感受的。林宥嘉就是。

  如果以一个职场新人的标准来考量的话,年轻的林宥嘉可能还尚未及格,他还没学会和同事相处、想清如何赚客户钱、维护公司利益。

  林宥嘉不爱上镜,脾气还烂到爆,闹过不少新闻。甚至还遭到节目主持人巴晓光、管艺和唐锐,在节目录制完毕后更新微博的一致批判。可当媒体都在对他口诛笔伐的时候,他若无其事地正常生活出行着。他固执得要死——音乐不停不能拍手、演出途中不要尖叫、对粉丝态度也并不热情。真让人怀疑当年他是不是受王菲毒害太深,得了“对人太热烈我会死”的重症。黄韵玲曾说过,“林宥嘉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也不会假装”。这话兴许夸奖的成分也不大,也不能为他的失态辩白。可他那么幸运,无论他如何惹麻烦,都有爱他到不能自拔的小青年们。

  林宥嘉出生在台南不错的家族,在当地颇有地位。作为长孙,从小在家便是受到万分宠爱。就连在学校的时候,爸爸还是家长会会长,老师同学也给足面子。每天都被阿嘛叫“少爷起床了”的林宥嘉成熟得不太彻底,抽风的青春偏执症在他身上会不定时地发作。

  试想,如果林宥嘉身高再高一点,五官再帅气一点,身材再劲爆一点,他还会是今天的林宥嘉吗?还会唱歌那么好听吗?会不会是另一番模样?至少他不会如此抗拒镜头,雷点也不会过多。你看过金城武、吴彦祖严重抵抗镜头吗?自尊心过强,有时候是因为自己的不确定和隐约的自卑,他想坚持做自己、渴望被理解,却用力过猛,就变成了不谙世事的不成熟。然而年轻的好,在于一切皆有徐步渐进的可能。

  也许他不是在耍大牌,他也知道自己可能还不算大牌。成名的代价就是不断地被外界挑战自己的底线。每个对人不够亲近热情的人,除却内心的孤独自我,还有一丝害怕失落的嫌疑。如果林宥嘉是一个180+的帅气男生,也许他的爱好就不是昏天黑地地听歌,而是乱花迷眼地泡妞。或者他去拍平面了,或者他去演戏了,或者他谁都没变成——和你我一样都是CBD里朝九晚五的白领,总之他应该就不是多愁善感的林宥嘉了。就像他唱的:“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越美的镁光灯越是明亮通透,越是毫无隐私可言,那是成名的代价,只是林宥嘉还不能游弋自如地应付这些,或者悲观主义的巨蟹林宥嘉从头到尾便是懒于应付,懒得改善现状。

  下个月会变酸或甜的水果

  香港知名作词人黄伟文曾这样描述林宥嘉的现场:他的迷人在于他的过渡状态,像一个明早就要再长高两寸的15岁少年,像一种下个月就会变酸或变甜的时令水果,不断醇厚固然精彩,连演出时偶尔的险象环生都成了一种时态艺术,一种于某个时空特定的存在,你忍不住想再听再看,因为你知道三年后他再唱《说谎》都一定不是今晚在Starhall的这个味道了。

  第一次听林宥嘉,只觉得黏糊颓靡,咬字不清。反复听多几次,却陷入孤独和深邃的情绪。他辨识度极高的声音很独特,低音来得深沉,高音也从不声嘶力竭,歌声让人听来自然而不费力。偶然在电视转台,看见林宥嘉唱歌,便只是拿着一个麦克风,他唱歌多几个人伴舞看着都觉得别扭不自在。自己也从来少有花哨装扮,动作很少,甚至可以说是单调。他从头到尾都是不善舞,不照顾镜头,却有全情投入的专注姿态——这样反倒也让歌容易入境。林宥嘉自我而封闭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很主流,但偏偏便是这样游离于大众与小众之间的状态,不张扬的性格,难以让人生厌,也不会有极端的情绪。

  他唱城市的孤独、唱不得解惑的迷茫彷徨,唱旧情人的重逢,唱感同身受的发泄。这个你爱的城市还是十年如一日地灯火辉煌着,那个陪你打针抗病煲粥的恋人早已不见踪影,那些无声流逝的时间从来不等你长大,你对未来仍有期待依旧想努力在梦想中流浪。唉,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豪情壮志和励志勇气,在低迷失落时,无人可以抱紧,听得一首情歌慰藉足矣。这个和你一样单薄的男生唱出和你一模一样的失落和无助,唱出那些不得松绑的情绪。在一番彻底敏感之后,你才能清醒收拾起心情。

  敏感又偏执的林宥嘉

  Eason曾经在演唱会上说过,谢谢林宥嘉,把他一首很少人听的《Lastorder》唱红了。林宥嘉似乎有热衷于发掘冷门歌曲的爱好,从比赛到出唱片,他总有把通街的歌唱成小众的本领。萧敬腾的腔调独特,却有时让人听吃力;杨宗纬一往情深,年纪却稍大受限;卢广仲青春鬼马,唱片却青黄不接;方大同独特有才,R&B却难创高潮。他们一行台湾新生代艺人好像再也少有周杰伦王力宏的奇迹,抑或是尚且发力未足。从工业层面而言,林宥嘉萧敬腾杨宗纬卢广仲的走红是有意义的,他们是时代催生的宠儿。演艺圈早已不再是美男当道,人人都在用心听歌。

  其实林宥嘉不红很难,在整个唱片行业每况愈下之时,林夕、姚若龙、李焯雄、李偲菘、施人诚、黄伟文等实力创作团队为他的张张专辑倾注心力,把他们的经典用在林宥嘉身上,明智而点到为止,随手拈来一首歌曲都是气质独特耐人寻味。鬼鬼祟祟和神秘只有一线之差,林宥嘉处理得不露声色,他天生就有青涩而不能瓜分的孤独感,可以痛不切肤地揭开人的麻木。

  流水的舞台,铁打的艺人。同是选秀,相比内地的选秀节目后期的造星计划,台湾的唱片行业已经诚意十足。

  他很瘦,他少笑。他是早慧,却消化不了许多多愁伤感的跳级生。在大同学的世界里假装共鸣,又因为别人的成熟练达和自信而不知所措。他在生活中穿婴儿连体衣,他说以后会编小孩家里很穷没钱吃饭要努力读书的谎话,他永远都不想提拍拖的绯闻,他好像天天睡不够的逃课学生。当喜欢他的小女生都在祈祷他不要去服兵役的时候,他在香港的演唱会和黄耀明惊艳了全场。一个过于成熟的人是难以让人期待的,而林宥嘉相反,给他带来烦恼连连的青涩,也一同给了他意外的馈赠。

  就像你期盼的那场轰轰烈烈心跳加速的爱恋再也不会来了,你也不会再去痴狂迷恋某个明星了。你即便收录着许多歌曲,又会有多少首歌能唤醒你的回忆反复循环?敏感又偏执的林宥嘉不过是为我们提供了平凡又无需标榜的回忆理由。

  撰文_小VC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