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成功能否复制

  • 来源:凤凰生活
  • 关键字:京东商城,淘宝
  • 发布时间:2013-03-14 15:54

  春节刚过,刘强东一下又成了电子商务市场的明星人物。这个耐不住寂寞的中关村创业者,在被动中保持了几个月缄默之后,放出了一颗融资7亿美金的“卫星”。

  尽管,京东商城去年抢占了国内独立B2C市场50%以上的份额,实现了600亿的销售额。但业界却不看好京东商城,称其商业模式不具备想象力。一直大幅亏损的销售业绩,借钱做物流、跨行业经营的极端作法已然让京东成为市场毒药的代名词。

  此次受资本层面的激烈热捧,让一切讨论可可以暂时闭嘴了。一年半时间拿到20个亿美金,让一切关于京东的讨论变得有些苍白。

  值得玩味的是,这次两个新的投资机构,除了有备受关注的加拿大安大略退休教师投资基金之外,更厉害的是来自中东的沙特王国控股公司(KHC)。这家由沙特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王子全面操控的沙特第二大公众公司,有着非常彪悍的投资业绩。AOL、苹果,亚马逊、中国银行、迪斯尼、时代华纳、惠普、康柏、摩托罗拉、两大可乐、肯德基、花旗等,都足以令人行注目礼,而此次京东也得到了它4亿美金的投资。能受到这样两家非投机性资金机构追捧,我想京东在国际资本市场已经无需再证明什么了。

  同时,这次京东获得投资的另一个价值是,在华尔街眼里,它已被放在与淘宝系等同的位置上。自从前年淘宝臆造出来的“光棍节”之后,这个节日已成为全体网民集体狂欢的“黑色星期五”,而且淘宝被翘首以望的只剩下上市的时间点和对上市的预估值。然而,大摩分析师在为淘宝创造出660亿美元、800亿美元甚至1280亿美元的离奇估值之后,也为淘宝系人为设计了一个假想敌—京东。尽管京东至今仍不盈利,但其超强的人气、市场份额和无所不为的气魄,已成为华尔街判定淘宝并非中国电子商务唯一最佳模式的强有力佐证。

  下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是,当中国经济的诸多利好被销蚀殆尽的时候,要拿什么再去支撑像京东这样的超高消费现象级企业生存?

  京东与淘宝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这一切都是仰仗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人口红利、政策红利以及世界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背景。虽然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全民购买力骤然攀升,但是消费者的“晴雨表”一贯滞后于经济荣衰的发展节拍。一方面“世界代工”正在外逃,民营经济信贷成本高涨,中国经济唱衰声已不鲜见;另一方面,替代“中国制造”的“中国购买”成为了颐养全世界消费零售的超级暴发户。几百年后,CHINA(瓷器)全世界售卖已然变成全世界范围的购买,中国国人的超强购买力正在被超前挖掘。尽管全方位的透支尚未显现,但在经济发展乏力之后,我们的购买力将何以为继?

  京东又一次出乎意料之后,坊间已经盛传中国B2C市场的春天又一次来临。然而,一次风险投资的行为很难证明一个细分市场的兴衰,在国内外资本层面均缺乏想象力的时候,我们还是将京东被投资只视为一个企业的发展行为更为稳妥一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