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学子,考场,素材
  • 发布时间:2013-08-21 08:45

  知蜜鸟的报复

  程刚

  非洲的原始密林里生活着成群的野蜂,它们的蜂巢大多建在高大的树上或中空的树干里,很难被人发现。但知蜜鸟却是“侦察”蜂巢的好手,再隐蔽的蜂巢都会被它找到。

  知蜜鸟寻找蜂巢,其实是为了吃蜂蜜。但它找到蜂巢后,却不敢靠近,因为它害怕野蜂叮咬。为了吃到香甜的蜂蜜,知蜜鸟会在第一时问去林中寻找它的“伙伴”食蜜獾。食蜜獾也喜食蜂蜜,它浑身毛绒绒的,不怕野蜂的蜇咬。知蜜鸟在食蜜獾的头顶一边飞,一边呜叫,食蜜獾便明白,知蜜鸟正在为它带路,让它找到了蜂巢,于是它便跟着知蜜鸟。到了蜂巢的位置,它很快就爬上树,驱散蜂群,把蜂巢摘下来,开始吃起蜂蜜。饱餐一顿后,它会剩下一些蜂蜜留给知蜜鸟,知蜜鸟和食蜜獾就这样相互配合着。

  按理说,它们之间配合默契,应该相处很愉快,可这里经常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在知蜜鸟领着一只食蜜獾奔向蜂巢的时候,常会在半路窜出另一只食蜜獾,可就在这时,在上面飞着的知蜜鸟却立即狂叫起来,不一会,这里便会飞来数只知蜜鸟一起攻击这只半路杀出的食蜜獾,直到把它赶走。经研究发现,这只被攻击的食蜜獾先前也和知蜜鸟配合过,只是它每次都是独享蜂蜜,把知蜜鸟“引路”的功劳放在了一边,因此,知蜜鸟便记住了这只食蜜獾,并靠自己的语言竞相传告,这只食蜜獾从此便断了食源,只能半路杀出跟在别人的后面,结果大多数时间都会遭到痛击……

  被攻击的食蜜獾本可以与知蜜鸟好好相处,可由于贪婪而害了这自己。这个现象也折射出了当前社会的诚信问题,许多时候,我们在这个社会里是一个共生的关系,而共生的一个最关键的基础就是减信,只有相互诚信,才能相互共生。

  (老九荐自《中华家教》)

  适用话题:贪婪,诚信,合作,共存

  30%和70%

  佚名

  近来,微博上流行着这样一段话:一款高档手机,70%的功能多数人没用过;一部高级轿车,70%的速度只是体现在刻度上;一栋豪华别墅,70%的房间都是空着的;一顿饕餮大餐,70%的食物最后只得倒掉;一大堆社会活动,70%是无聊空虚的;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闲置没用的……结论:生活简单明了,享受人生守住30%便好。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网络上“70010无用论”概念在发酵,越来越多人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以简制胜。

  生活中,你是否常常为那多余的70%疲于奔命?

  (胡东杜荐自《新民晚报》)

  适用话题合理利用、价值 简单生活

  列子学射箭

  曹卫华

  列子曾向关尹子学习射箭。一段时间后,射中了箭靶,便兴奋地去告诉关尹子。关尹子问列子说:“你知道为什么会射中靶子吗?”

  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那还不行。”列子就回去再进一步练习。三年后,列子又返回关尹子那里汇报自己的练习情况。

  关尹子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能射中的原因了吧?”

  列子说:“我知道了。”

  关尹子说:“那就行了,你要把它牢记在心,千万别忘了。不但射箭是如此,治理国家和修身养性也都是同样的道理。”

  列子射中了靶子,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射中,所以关尹子认为他还没练到家。直到列子继续练习三年后,领悟到了自己射中的原因,关尹子才说可以。这说明精湛的射技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

  (朴智荐自《京九晚报》)

  适用话题 求知,融会贯通

  让“失败的鱼”不流泪

  口查一路

  几年前,我大外甥要去美国。其实,他算是IT精英,在国内某大型企业,有一份年薪二十多万且单位提供食宿的工作。当时,我姐姐和姐夫想让我劝劝外甥,这么好的工作,还出去干什么?说不定是骑马找驴呢。我外甥当时说了一句话,至今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说,我宁可输在公平规则下,而不愿意赢在不公平规则下。

  当时这话把我给绕糊涂了。年轻人真是有思想。后来,我一直在想这句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大小规则,如水银泻地般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有秩序的社会,人的生活,都在规则下运行。规则公平与否,决定规则下的人——命运沉浮与价值实现。

  什么叫不公平规则?这里有个例子,古罗马一位皇帝叫康德茂,他爱好在角斗场与人格斗,亲手杀死了上万人。格斗的游戏规则是由他自己制定的:他自己但凡上场都是手执利刃,而对方只能持木制的家伙。借助这个规则,他手起刀落如砍瓜切菜。每次都如虎入羊群,杀得对手连滚带爬,哭爹喊娘,直至毙命。与康德茂搏斗的奴隶中也不乏真的猛士,有一身气力和武功,也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怎乃面对康德茂时,手里没有真家伙,为之奈何?

  不公平规则,只对制定者或者拥有特权的某一方有利。在康德茂的规则之下,连大象也不是他的对手。据说,他还喜欢与大象搏杀。大象被牵到角斗场,他坐在那儿,拿铜铃般的大眼睛瞪着大象。大象见了他,就开始流泪,环顾四周,向众人讨饶。怎奈有规则在,康德茂的兴趣所在,是要依据规则,勇杀大象。并且他还制定了这样的规则:每次上场他都可以从国库中领取一笔巨额的“出场费”。

  我曾经看过几米的一幅绘本,题目叫《公平的游戏》,一条被钓上来的鱼,掉下了硕大的泪,这泪大得惊人,下面有一句话:是因为痛吗?还是怨恨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游戏。如果钓鱼的人,嘴里也含着鱼钩来博弈,输的鱼.是不会流泪的。

  第一次读这幅绘本,会有很心痛的感觉。生活中寻常的事隐含了不公平的规则,突然被揭示出来让人直面,心中蓦然有一种震颤和愧疚。

  反过来说,什么是公平规则,公平规则,是让输的鱼,不流泪。更为直观地说,在公平规则之下,美国出了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英国出了苏姗大妈,他们当年都赤手空拳出来闯世界,无背景无靠山,除本领和本能之外,要啥没啥,想出人头地,只能靠公平规则。

  我猜,在这种规则下,即便他们输了,也不会流泪。

  (梁颖荐自《羊城晚报》) 适用话题 公平原则 特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