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世界名城为何衰败?
- 来源:今日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底特律,菜比锡,伊万诺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8-21 09:12
城市化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社会、道德、文化问题。如果规划不当,就会发生后城市化时代的萧条。美国底特律、德国菜比锡等曾是世界赫赫有名的城市,现在都变得萧条冷清,工业化国家城市发展史告诫了我们什么?
由盛转衰的著名城市
美国底特律1896年,亨利·福特在底特律制造了他的第一辆汽车,后来,道奇兄弟、帕卡德家族等也相继在底特律成立汽车制造公司,使底特律成为世界的“汽车之都”。汽车制造业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各地移民涌来,使底特律成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但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重创底特律汽车制造业,底特律开始萧条。底特律市区1950年有1849568A_,但到2010年只剩下713777A。2013年2月,底特律被评为“美国最悲惨的城市”。
德国菜比锡1835年至1840年,莱比锡开始工业化进程。二战后,莱比锡成为东德的第二大城市。莱比锡的经济靠劳动密集型的煤炭开采等传统产业支撑,这种粗放型经济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莱比锡成为“欧洲最脏的城市”。柏林墙被推倒后,市民潮水般地涌向西德地区,莱比锡人口锐减,这个一度的“繁荣之都”成了“鬼城”。
俄罗斯伊万诺沃1871年起,伊万诺沃因纺织业得到快速发展,被誉为“俄罗斯的曼彻斯特”。伊万诺沃的经济在停滞了几十年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崩溃。1998年伊万诺沃工业总产值只有1980年的20%。苏联时期,政府大力推行城市化,远远超出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萧条城市在几年内从7个飙升到93个。强行推行城市化是一种灾难
从以上几个例子不难判断,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越早的国家,萧条的城市就越多。城市的萧条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是其他的欧洲国家,继而是美国和日本,现在,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萧条的城市。从1950年开始,世界萧条城市的数量大于城市化城市的数量。在1960~1990年间,萧条城市数量增长了一倍,而城市化城市数量只增长了约60%。
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政府如果错误判断经济形势,制定的城市化政策失误,就会导致后城市化时代的萧条,这比经济危机带来的萧条危害更大,时间更长久。此外,城市萧条与产业结构密不可分。如果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搞汽车城、纺织城等,一旦这个行业出现危机,就会让一个城市的经济崩溃。此外,一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过快,远远超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会导致城市移民的再度贫穷。如果单纯为促GDP增长而强行推行城市化,对城市无疑是一种灾难。
(巴东荐自《羊城晚报》)
文/佚名 责编/天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