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海外被抢注应如何应对

  • 来源:消费电子
  • 关键字:商标,王致和,海外
  • 发布时间:2013-08-21 16:21

  面对日渐增多的商标抢注问题,企业在避免侵犯他人权利的同时亦应懂得如何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维权意识和商标意识同等重要。故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海外维权成功之路当是我们认真研读和学习的经典范例。

  案情经过:

  一、“王致和”商标遭遇国外抢注。

  2006年7月,王致和集团拟在三十多个国家进行商标注册,至德国时发现,其王致和腐乳、调味品、销售服务三类商标(包括中英图文及形象Logo)已被德国国内一家名为“欧凯”的公司抢注。经调查,欧凯公司为柏林一个主要经营中国商品的超市,该公司向德国商标专利局申请注册“王致和”商标的时间为2005年11月21日。

  二、“王致和”法律维权,820天后终成功。

  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了“王致和WANGZHIHE及图”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王致和集团亦开始了其维权行动,王致和集团未选择与欧凯公司进行任何磋商,而是于2007年1月25日直接将其诉至法院(慕尼黑地方法院)。

  2007年11月14日,慕尼黑地方法院一审判决欧凯公司禁止在德国擅自使用王致和商标;依法撤销欧凯公司抢注的王致和商标。

  2008年2月25,欧凯公司不服,提出上诉。

  2009年4月23日,慕尼黑高等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决欧凯公司注销其抢注的“王致和”商标,并要求欧凯公司不得擅自使用“王致和”商标。

  至此,前前后后历时820天,百年老字号王致和最终成功捍卫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律师点评(知名知识产权律师杨河):

  1、王致和胜诉的主要法律依据有两点,一是“王致和”的商标标识在德国拥有版权。王致和商标在中国是有版权的,由于中德共同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该公约规定在一国享有版权的,在其他成员国中同样享有版权;二是欧凯公司的抢注行为明显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了德国的竞争法。

  2、王致和最终胜诉在于其不惧投入,将维权进行到底的决心,这亦是其他商标在海外被抢注后正当权益得不到主张和维护的关键原因。

  3、王致和案件还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海外维权过程中诉讼策略应审慎对待,另外要极为重视证据的保存。

  知识产权专家 杨河律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