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尊重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游泳,锦标赛
  • 发布时间:2013-09-09 14:55

  体育的一大作用是使人懂得尊重,其功效可以受用终身。与对手,与队友,与教练,与观众,与裁判,与媒体,尊重都是相互的。过去的一个月里,赛场内外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事情,不妨为例。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上演巅峰对决,感人至深的一幕出现在马来西亚的李宗伟坚持到腿部抽筋,弯下腰去,拄着球拍,动弹不得。对面的林丹过来询问伤情,赛后将李宗伟扶上担架。那一刻,万众瞩目的对手共同阐释“尊重”之意,体育精神早已超越一时的胜负,败者赢得的尊重丝毫不亚于胜者。

  世界田径锦标赛百米大战,中国的张培萌以电子计时都无法分辨的微差无缘决赛。他为没能在过去的10秒钟里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而遗憾,为错失与飞人同场竞逐的历史机遇而洒泪。那一刻,张培萌备受国人尊重,因为人们确信他的成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自由泳三枚金牌属于孙杨,一个只有22岁的中国大个子。国人为他骄傲,因为他的成就让世界泳坛尊重中国人。同时,人们也希望这个半大小伙子更加懂得尊重自己的教练,懂得尊重集体,那是取胜必不可少的保障。

  中国男篮以从未有过的惨败落魄于亚洲锦标赛赛场。赛前赛后,队内队外,一大堆乱麻一样的矛盾像死结般地摊在那里,半明半暗,若隐若现。这样的队伍,这样的比赛态度,这样的体育素质,这样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实在让热爱篮球运动的人们无法尊重。

  不论是竞技赢得成功,抑或健身获得健康,从精神层面来说,都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前提是必须自尊。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办法只有自尊在先。功成名就的伊辛巴耶娃明知自己并未处在刷新世界纪录需要的亢奋状态,为了回报观众的热情相待,还是向新的高度发起冲击。不能说那只是摆摆样子,她自己也不会心存侥幸,唯一的解释就是:横杆面前的勇敢者都会得到尊重。

  当年轻人乃至孩子们走向球场,走进自然,开心地锻炼嬉戏之时,家长们,老师们,如果你们真爱孩子,就请尊重孩子,满足成长的需求,才有美好的未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