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区银行为实体经济补血
- 来源:支点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社区,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9-17 09:28
自去年开始,我国经济呈下行趋势。从外部来说,第一,欧债危机并未结束,导致外需减少,外贸下降;第二,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经济放缓,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第三,长期投资实业的外资减少,短期投机资金增多;第四,发达国家货币宽松政策持续进行,导致流动性过剩。
从内部而言,主要是因为大量依靠投资、外贸的传统发展模式的缺陷在国际金融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逐渐暴露,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投资效益下降、环境污染、通货膨胀、地方政府债务迅速增加、资产泡沫形成等问题,都对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问题警示我们,一定要转变发展方式,挤出GDP中的水分,并做好准备经历“阵痛”。
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是只要调整成功,经济发展后劲仍然很足,到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依然可以实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现代服务业,而金融服务业则是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中之重。
谈到金融,必然要提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者密不可分。虚拟经济从实体经济中产生,并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如果说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那么虚拟经济就是经济中的软件。实体经济的基础不好,只做虚拟经济,就会导致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结果,最终导致虚拟经济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
这些年来,美国实体经济的比重从81%下降到了42%,已经下降到一半以下,所以现在美国号召“制造业回归”,希望恢复美国的实体经济优势。中国实体经济比重从87%下降到了71.5%,下降的原因很简单,实体经济不划算,不如去做虚拟经济,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状况。当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这个比重还会下降,但是不应该下降太多。
我们要注意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比方说股市,股市是虚拟经济,它本身并不能够创造社会财富。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一个好的企业股价的上涨,可以使它通过比较低的成本进行融资,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而业绩糟糕的企业,则会通过市场选择被淘汰。但在我国,股市并没有完全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同时,我国的银行业也存在这种问题,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过高,导致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我们应该考虑发展社区银行。在美国,有1200家社区银行,专门为创业型企业做贷款,这就避免了小企业与大银行打交道的难题。同时,社区银行的地域服务性决定了其风险的可控性较强。发展社区银行可以为小微企业服务,可以解决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互信度,还能为民营资本与企业资本的流通提供一个渠道。发展实体经济,不仅要做好大企业,同时也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我们应该倡导大银行借钱给大企业、小银行借钱给小企业的服务理念,各得其所。(支点杂志2013年9月刊)
成思危(经济学家)
(稿件来自作者在华中科技大学EDP中心、EMBA教育中心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