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翻译 了解不少秘密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领导人,翻译,秘密
  • 发布时间:2013-10-28 17:16

  在与中国的交往中,澳大利亚政治家陆克文有个独特的优势:精通中文。不久前,他在北京参加一个活动时谈到,中外交往“常常是翻译问题让我们错过了彼此”。比如,中国有个成语“韬光养晦”,翻译成英文是要隐藏力量、逐步发展,这让其它一些国家感到紧张。其实,“韬光养晦”来自中国的哲学观念,意思是要用很长时间培养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威胁之意。

  陆克文近日战胜吉拉德,再次当选澳执政党T党党魁,并重新出任该国总理。他的中文又有了用武之地。不过,在世界各国的领导人中,像他这样精通外语的毕竟是少数,即使懂外语的领导人,也无法像用母语一样清晰表达所思所想。所以,领导人之间会谈和外事活动,总是有“中间人”。他们很少被注意,但其作用非常重要,他们就是翻译。他们的人生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

  苏联翻译爰带《花花公子》苏联时代的“第一翻译”苏霍德列夫如今早已退休。他舒服地坐在莫斯科郊区的家中,谈起自己的职业选择,口气里透着自豪:“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你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使交流变成可能。”从赫鲁晓夫会见艾森豪威尔,到戈尔巴乔夫会晤里根,整整30年,苏联领导人与美国总统会面时,身边站着的永远是面目清秀、又高又瘦的苏霍德列夫。他参加过的峰会、经历过的风雨比谁都多。他最后被派往美国,任联合国秘书长特别助理,并以公使头衔退休。

  苏霍德列夫在伦敦长大,父亲是军方情报人员,母亲在苏联驻英贸易代办处工作。白天母亲上班去了,小苏霍德列夫就噔噔噔地跑上楼,到楼上的邮递员叔叔家玩。“正是那对英国夫妇让我学会了英式礼仪,使我受益终身。”他8岁到苏联使馆学校读书,小小年纪就为老师当起了翻译。“从那时起,我就坚信长大后我会成为口泽员,而且会做得特别好。这个信念我一生都没动摇过。”

  12岁,他回到莫斯科,一路坦途,从外语学院毕业后进了外交部翻译局,经常出入克里姆林宫,成了赫鲁晓夫的贴身翻泽。那时,他的头脑“就像高速运转的电脑,反应时间不能超过一秒”。为赫鲁晓夫当翻译很让他头疼。赫鲁晓夫总是读了稿子的开头,就扔下稿子开始白由发挥,还总说些很难翻译的俗语、土话,言辞也很粗鲁,称美国工会领导人为“跟屁虫”,威胁西方“我们要把你们埋了”,这都让苏霍德列夫非常尴尬,不知如何翻译。赫鲁晓夫喜欢长篇大论,经常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苏霍德列夫要翻泽,还要记录谈话要点。1962年,赫鲁晓夫与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维也纳会谈,苏霍德列夫忙了整整一天一夜。

  比起赫鲁晓夫的“豪放”,勃列日涅夫则太拘谨,离了文稿就说不语言学家。他把4个孩子送去学不同的语言,大儿子学德语,大女儿学西班牙语,二女儿阿曼达学法语,而小女儿学英语。他在家中定下规矩,孩子们可以选择说一种自己喜欢的语言,但不能夹杂着说。这样,几个孩子都精通了多种语言。为研究语言,他曾半夜把阿曼达摇醒,大声说“着火了”,看她会选择什么语言回应,因为人从熟睡中惊醒后,脱口而出的语言就是最熟悉的语言。他很早就认定,口译员这一职业适合女儿,既优雅又收入不菲。阿曼达尝试过多种工作,最终发现父亲的选择是正确的。

  能讲流利的多种语言,让阿曼达有了特殊的优势。当上总统的翻泽后,她服务的第一位总统是密特朗。在阿曼达记忆中,“他非常聪明,从不泄露任何东西,你根本无法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懂不懂英语。”多年来只有一次,密特朗在她面前干巴巴地“幽默”了一下。那次,密特朗在晚上10点把她叫进办公室,翻译他与老布什的通话。当时,屋内只有他们两人。“我有点害怕。但我没想到还有更可怕的事。”阿曼达戴上耳机开始翻泽,却听不清,当时的电话机也无法调节音量。正在此时,密特朗养的一只黑色拉布拉多犬扑向她,爪子抓住她的肩膀,将耳机也扯下来了。密特朗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地看着她。阿曼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拿起耳机勉强翻完了整个谈话。她正要转身离开,密特朗叫住她让她坐下,说:“你叫什么?”“阿曼达。”“啊,山羊的名字!”密特朗说。阿曼达本来就有气,脱口而出:“你胡说什么!”密特朗干笑着说:“我小时候,妈妈在我睡觉前总给我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只叫‘阿曼达’的公羊,所以我一直认为那是羊的名字。”后来阿曼达回过味来,意识到密特朗是在“套近乎”,婉转地表达了抱歉之意。

  相比之下,希拉克要友善得多。有一次,阿曼达带着自己7岁的教女逛街,突然接到电话要赶回去做翻泽。匆忙间,她只好把教女也带进了爱丽舍宫,让她待在隔壁小屋。工作结束后,希拉克看见这个小姑娘,得知那天是她生日,立刻招来自己的摄影师,让小女孩在总统办公室摄影留念。工作人员进来提醒他,有客人要到了,希拉克说:“别急。这对这个小姑娘来说很重要。”在举办宴会时,希拉克为了让阿曼达有时间吃几口,曾经对客人们说:“现在请大家都不要说话。”有一次,阿曼达坐在希拉克身后为他翻译,希拉克把一片面包从肩膀处递给阿曼达。同桌的一位外国领导人觉得很感动,也想起了自己饿着肚子的翻译,可他手边没有面包,就端起碗汤递给身后的翻译。可怜的翻泽喝也不是放也不是,只好端着汤继续翻译。

  总统的关心固然令阿曼达感动,但她更看重的是总统的尊重。“萨科齐非常信任我,这对一个总统来说是很难得的。有时,参加会谈的其他领导人心有疑虑、希望我离开,他会很坚定地说:‘她是自己人,很可靠’。”两人长期合作,她甚至能猜到他的思路。有一次,萨科齐与奥巴马会谈,阿曼达不停地翻译,突然意识到自己把萨科齐还没说出的话都“译”了。萨科齐停下来看了她一眼,对奥巴马说:“阿曼达把我没说完的话都译了,你看这样行不行,下次我们会谈时,她来说,我来泽。”奥巴马哈哈大笑,阿曼达也有点不好意思。她H然明白,称职的翻译应该忠实地传递领导人的原意,不多说一句话。但能猜到领导人的内心所想,这其实也体现出作为翻译的更高境界。

  (严愈荐自《环球人物》)

  文/王寅佳 责编/小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