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业务与市场繁荣并驾齐驱
- 来源:信息方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上交所,回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31 10:34
22年的快速发展,让今天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规则体系日益完整齐备,市场监管强力有效,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健性大幅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弹性明显改善,成为了初具全球影响力,广泛辐射力、充分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的新兴证券市场,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综合业务平台属于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纳入国家八大重要基础信息系统的范畴。系统开发建设涉及分布系统架构、容灾架构、事务处理、消息中间件等重要技术攻关。
综合业务平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三大核心交易平台之一,秉承“架构整合,业务创新”的理念,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创新服务平台。
综合业务平台的主要特点是依靠灵活简洁的架构体系,实现对资本市场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和业务创新需求的快速反应,为交易所创新业务发展和市场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时期下的新创新
证券资本市场迎来了新的时期,业务创新蓬勃开展,在保障市场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为满足灵活多变的业务创新需求,对交易系统的业务功能扩展、性能升级和更高的稳定性提出了客观要求。
为了保障资本市场交易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又能快速实现创新业务,服务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2009年底,综合业务平台启动立项和技术评估。2010年初,启动开发实施建设,于2010年9月完成系统架构设计,同时第一个创新业务(债券报价回购)功能成功上线。
综合业务平台建成上线后,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并应用推广到证券行业108家证券公司,服务近1亿投资者。同时,支持31家基金、保险机构等机构投资者直接接入,支持相关机构投资者业务创新。同时,在数据接口方面,支持国家金融行业标准STEP证券交易数据交换协议,推动整个市场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经济效益计算
截止2013年9月,报价回购业务共成交5.6万亿,持有余额为248亿,按2%利差计算,在为投资者提供场内现金管理工具的同时,一年为会员贡献近5亿收入。
约定购回业务成交254亿,持有余额为128亿,按2%利差计算,在为投资者提供融资渠道的同时,一年为会员贡献近2.5亿收入。
股票质押式回购成交91亿,持有余额为40亿,按2%利差计算,在为投资者提供融资渠道的同时,一年为会员贡献近8千万收入。
货币基金成交6836亿,持有余额为226亿,货币ETF申赎成交215亿,持有余额为39亿,为投资者提供了3-4%利率的近10亿利息收入。
跨境ETF申赎成交21亿,持有余额为9.5亿,黄金ETF申赎成交5.9亿,持有余额为1.6亿,为投资者打通国外证券市场和贵金属交易市场的产品。
大宗交易成交294亿,通过大宗交易协商交易模式为市场提供定价灵活、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的交易方式,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此外,资产证券化业务通过协商交易模式成交24万手,为投资者提供了类似OTC的交易转让平台。
转融券成交1.8亿股,进一步健全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效率,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强化证券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社会效益计算
创新业务在为券商、基金公司扩大业务范围,改善收入结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整个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约定购回业务股票和质押式回购业务,满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有利于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其次,盘活存量证券,有利于稳定市场,减少因被动减持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再者,有利于证券公司发挥金融中介服务的本质作用。
报价回购业务、货币基金和货币ETF等业务,通过不同交易机制为场内投资者提供高效的现金管理工具,同时通过吸引场外低风险理财资金进入,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
大宗交易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便利的交易方式和更优质的服务,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减小股市价格的波动,提高市场的稳定性。资产证券化转让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转让服务提供了基于整个市场的交易和流动,促进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转融通业务极大地扩大了融券券源,对长期单边做多的中国证券市场产生了真正的影响,完善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跨境ETF使中国证券市场投资品种进一步丰富,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参与境外市场投资、分享境外市场上涨的有效渠道,也为投资者增加了可套利的投资标的。
黄金ETF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黄金投资渠道与工具选择,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世界黄金定价中的影响力,同时使证券市场具备多元化投资的功能,是深化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举措。
国债券预发行交易为发行人提供即将招标债券价格连续发现功能,促进承销商认购债券的积极性和理性投标,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债券市场。
引领行业竞争力
“从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综合业务平台共实现十二项创新业务,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有力地支持了证券资本市场创新业务发展,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上海证券交易所总工程师,博士白硕介绍到。
“轻型架构+敏捷开发”,让开发周期缩短,并支持创新业务快速实现。通过敏捷开发实践,依托轻型化架构设计实现持续交付,创新业务的开发周期由原来的至少3个月大幅缩减到目前的约1个月,对特别紧急的创新任务可进一步压缩至2星期,如报价回购、质押式回购业务等。从2010年9月上线至2013年9月,在3年时间,系统已陆续实现了报价回购、股票约定购回、股票质押式回购、大宗交易、集合资产理财计划、资产证券化、跨境ETF申赎、货币ETF申赎、货币基金实时申赎、黄金ETF现金申赎及实物申赎、转融券交易、国债预发行交易、上市型开放式基金等十余项业务创新功能。
综合交易平台支持“标准化盘接口+可扩展标签协议”,支持国家金融行业标准STEP证券交易数据交换协议,业务创新不必重新部署新的报盘系统,为整个市场创新业务持续发展及国际化标准数据交换奠定了技术基础。
支持跨交易所实时互联,并推出多市场互通创新业务。通过与黄金交易所实时交互,实现黄金ETF实物申赎,使投资者通过在金交所买入黄金并申报ETF实物申购,即可获得黄金ETF,并实时在上交所交易系统卖出。反之亦然,投资者可赎回ETF,得到黄金实物合约,实时在金交所卖出。通过此创新实践,为后续上交所与其他交易所实时互联产品的推出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集群技术,让多主机并行处理,支持各业务功能的多主机并行处理,实现业务处理独立性,如果单一业务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平台上其它业务的正常功能。业务容量可通过增加主机实现线性平行扩展。
多主机备份技术,具备完善灾备能力。鉴于资本市场对安全运行的苛刻要求,平台实现了多备一技术,可以有效防范多点故障。如果发生主机故障,系统可实时自动切换,不影响正常业务功能,保证系统可用性。
奠定企业影响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归属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按照“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上交所致力于创造透明、开放、安全、高效的市场环境,其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
经过22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上海证券市场已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逐渐趋完善,规范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多年的积累,上交所的技术优势已显著增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交易系统已成功上线,全球证券交易所最大的数据仓库和功能强大的新一代网站、具有一流水平的新机房等也已先后建成。此外,上交所已经建成覆盖全国的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用户规模最大的证券专业卫星通信网络。目前,上交所已建立符合市场运作需要、功能较强的监控系统,对市场交易实施实时监控,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上市公司监管、会员监管和市场监控为主要内容的自律监管体系。至2012年12月底,上交所拥有10970万投资者和954家上市公司,股票市价总值近16万亿元。
截止2012年12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品种2098只,包含股票(A股、B股)、证券投资基金、ETF、国债现货、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分离债、可转债、私募债、债券回购。其中,A股944只,B股54只;证券投资基金12只;ETF29只;国债现货147只;地方政府债44只;公司债现货754只;可分离债14只;可转换债16只;私募债44只;债券回购38只。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近16万亿元。
严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