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玛芬

  玛芬又称玛芬面包或英式小松饼,主要指两种以面包为原料的食品,一种用酵母发酵而成;另一种更为“快速”的方法是用烘烤粉或者烘烤苏打对面包进行处理而制成。随着时间的变迁玛芬经过多种改良,在1970和1980年代期间伴随快餐咖啡业的兴起,形成了现在的玛芬。现在的玛芬比原来的的英式小松饼的成分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玛芬起源于英国,是用酵母粉发酵的一种薄薄的圆形小面包,烤制前两面沾上玉米粉是它的特色。英式玛芬本身并不甜,食用前从横向一分为二,再用烤面包片机把两面烤得香脆后涂抹果酱吃。在英国,“玛芬”一词通常含有“英式玛芬”之意。这是两种玛芬中出现较早的一种,约出现在公元11世纪的英国。Moufflet在旧式法语中用来形容面包的“柔软”感觉。

  而“快速”玛芬则是美国人在19世纪透过烘烤粉的发明而发明的。这种松饼很厚,平平的底部直径通常达8厘米。现代的制作方式中,烘烤时总要在“糕顶”放些东西,比如打碎的蓝莓或巧克力。吃玛芬时通常要用刀一分为二,烤热并涂上黄油,这与crumpet(又译作“烤面饼”)或pikelet(“薄烤饼”)很类似。

  FannieMerrittFarmer在她所著的《1896年波士顿烹饪学校烹饪书》中纪录了这两种松饼的食谱,其中一种需要“烘制”的方法与今日的“英式松饼”如出一辙。书中讲述做这种玛芬要将玛芬的模子放在平底锅中,然后轻轻拍打两面直到变棕,从而制作出一种烤出来的玛芬。

  玛芬是很平常的西式小点心,可以当早餐,也可以当下午茶。早期的“快速”玛芬类似小蛋糕,也可能是玉米面包的改良食品。相较于现代,口味没那么甜,而原料也不多。由于制作快又容易,往往被当作早餐。但因其放置时间稍长就会变得不新鲜走味,也妨碍了其成为架上食品来销售,所以在20世纪中期前很难在厨房以外的地方看到玛芬。当时玛芬的原料只限几种谷物(玉米、麦麸或麦片)和少量的添加物(如葡萄干、苹果或坚果等)。

  1950年代,在美国有几家公司推出了包装好的玛芬产品。1960年代后,有人将玛芬看作像甜纳圈那样的饮食商机,而尝试连锁经营。复合式咖啡店的出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玛芬。结果在美国形成了地区性的食品连锁,如坐落在美国南新英格兰的ThePewterPot,但是没有一家店能够覆盖全美;而在大洋另一边的澳大利亚,贩卖美式玛芬的MuffinBreak连锁店则扩展到了新西兰和英国。

  简单易做的玛芬,其实可以玩出花样年华来。根据个人喜好,可加巧克力、南瓜籽、橘子、蓝莓、抹茶等,变换口味;用不同材质和规格的烤模(硅胶、纸、铝材等等),可赋予玛芬迥异的风韵,或端庄大方,或娇羞可爱,或婉约清丽……自家吃,多用硅胶烤模,环保又节省;送朋友时,用不同图案色彩,漂亮可人的纸模,令玛芬锦上再添花。

  空闲的时候,可以在早晨烘焙些玛芬当早餐,当阵阵烘焙香从烤箱传来时,会觉得美好的一天从玛芬开始。喜欢玛芬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其做法简单,无需任何复杂的工具,也不需要搅拌太久,任何人都可以在家轻松做。最钟情于蓝莓口味的的玛芬,因为蓝莓受热后稍微爆开流出汁液,吃的时候可以享受蓝莓在空中爆浆的美妙乐趣。蛋糕体部分也会吸收到蓝莓汁液,变得温润可口,以及带有清新的果香。

  Text/Photo 孙智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