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吉:一家有互联网基因的煎饼店

  • 来源:中国连锁
  • 关键字:皇太吉,互联网,煎饼,电商
  • 发布时间:2013-11-10 15:50

  电商改变了信息的流动,大家去黄太吉煎饼店之前就已经在网上看到它了,所以感官识别变成信息识别是一个黄太吉煎饼活跃到现在最大的原因。

  2013年有两个电商话题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是传统电商凡客衰落,债务缠身,另一个则是小而美的公司皇太吉走红。

  在北京建外SOHO的西区,有一家叫黄太吉的煎饼铺,在这个只有16个座位面积不超过20平米的店铺外面经常排着长队,有不少人是从朋友、微博、媒体上听说了黄太吉,特意赶过来尝尝到底是个什么味。创始人赫畅调侃说,来他这边买煎饼排队的感觉跟春运买火车票一样。

  老板赫畅是典型的80后创业者。千万不要以为他是草根出身,从22岁起,他先后在百度、去哪儿、谷歌等互联网公司担任品牌与用户体验管理工作,26岁与英国传奇广告教父萨奇兄弟创办4A数字营销公司,28岁创建数字创意公司DIF。黄太吉是他的第三次创业。

  为什么大家喜欢到黄太吉买煎饼?事实上,产品做得优秀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皇太吉的顾客愿意主动为其传播信息。

  微博、微信、大众点评LBS,每一样黄太吉运用得都很溜。这种运用,并不是像其他一些小店那样开个微博打个广告而已。赫畅非常注重微博、微信营销的效果。黄太吉的微博上,美食粉丝们在上面进行频繁互动。

  赫畅认为,无论是企业微博,还是其他社会化媒体形式,要想让大家参与话题讨论,首先内容一定不要只注重宣传产品,而要有话题性,这样话题才有附着性。而黄太吉,在话题的附着力上,下足了功夫。时不时抛出一些带有附着力的话题来,引发大家的讨论和围观,例如煎饼店开进CBD、老板开奔驰送煎饼、美女老板娘送餐、煎饼相对论公开课等,这已成为很多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除了话题要有依附性之外,更要为食客们提供方便分享的环境和氛围。很难想象在一个只有13个座位的煎饼铺里,还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之所以这么做,赫畅希望能为顾客建立一个“分享”的环境和氛围,让大家快速的在用餐时就把自己“用餐经验”快速分享出去,传递给自己的朋友。

  还有就是积极地和粉丝回复互动。据赫畅称,从开业至今黄太吉共收到过约7万多条微博评论,老板赫畅把每一条微博的评论都会在第一时间逐一回复,他认为这么做的动机不仅仅是互动,更重要的是用心和顾客沟通,迅速、及时的回复更是诚意的一种体现。

  煎饼哪里都有卖,黄太吉的味道也不见得比其他地方的美味太多。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经常会有一些新鲜有趣的玩意儿,消费者都是奔着黄太吉的用户体验来的,都愿意为超出自己预期的体验买单。

  皇太吉的成功说明了什么?说明即使像煎饼店这样的传统行业,即使是只有十几个座位的小店,因为采用了O2O的思维去经营,就可能做到一年几百万的流水。现在皇太吉的估值高达近4000万人民币。赫畅的目标是,2015年下半年开到20家店,最终让黄太吉在美国上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