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预计负债计提风波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关键字:海通资管,海通证券
  • 发布时间:2013-11-16 09:25

  券商资管通道业务正在面临天花板,担负着创新重任的券商资管业务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

  11月7日,有媒体报道了海通证券资产管理子公司债券集合理财产品亏损情况。受此信息影响,11月8日,海通证券(600837.SH,6837.HK)A股股价收盘时下跌逾7%。据媒体统计,仅11月7日和8日,海通证券两天共跌去9.73%,市值蒸发89亿元。

  11月9日,海通证券发布澄清公告称,子公司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下称“海通资管”)作为其持有的债券类分级产品的劣后收益人,由于市场波动,出现浮动亏损,但随着债券到期,本金和利息的兑现,这部分浮动亏损也会相应减少。同时,公司本着稳健经营的原则,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中国会计准则,足额计提了预计负债8822.45万元人民币。

  海通证券强调,公司目前现金流充足,财务状况良好,扣除客户保证金后,资产负债率不足30%,杠杆率处于市场较低水平,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预计负债骤增

  这一切缘起于海通证券2013年三季报。公司公告显示,在其“重要事项”一栏中的“预计负债”项目,截至9月30日,显示为8822.45万元,而这个数据在2012年12月31日仅为314.34万元,增长2706%。

  海通证券在其后“变动原因”中说明,主要是资管子公司对以自有资金认购的资产管理产品次级部分,根据承担的风险程度确认的预计负债增加。

  海通资管成立于2012年6月,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海通证券持100%的股权,主营业务为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月度数据显示,7月,海通资管营业收入821.74万元,净利润-6512.56万元。8月分别为848.7万元,-647.88万元;9月为1171.76万元,1550.95万元。

  对此,海通证券曾在7月财务数据报告中解释称,鉴于7月债券市场下降,海通资管债券类产品净值下降。根据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函[2013]45 号,“证券公司发起设立资产管理分级产品,并以自有资金认购次级部分,需根据公司承担风险的程度,确认相应的预计负债”,7月资产管理公司对以自有资金认购的次级部分确认了相应的预计负债,当期利润出现负数。

  而上述“亏损”在公司三季报得到了确认并进一步扩大影响,目前此影响还未完全消退。海通证券10月财务数据显示,海通资管当月实现营业收入879.71万元,亏损1992.1万元,截至10月31日,资管子公司净资产95558.32万元。

  亦有券商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称,债券类分级资管产品中,80%以上都是券商以自有资金参与并作为劣后收益人。通常情况下,上述“亏损”随着持有债券的到期会逐渐减少,产品本身不会形成实质上的大幅亏损,也不会对公司收益带来实质的影响,这也是产品本身设计和债券自有的性质决定的。

  资管“创新”瓶颈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13日,券商资管产品共计1859只,总份额4708.17亿份,合计资产净值5324.7亿元。其中,海通证券以110只资管产品位居榜首,管理份额511.89亿份,资产净值合计859.18亿元。

  在创新的大背景下,债券型券商资管分级产品于2012年末首发。而后,此类产品一度成为发行市场的主角。据此前众禄基金研究中心报告称,以7月为例,券商资产管理人共发行设立集合理财产品92只,其中债券型产品30只、货币型8只、FOF型20只、混合型34只,92只产品中有52只为分级产品。

  众禄基金分析认为,分级基金满足了优先和劣后客户不同风险收益偏好,能有效提高客户黏性。预计今后券商资管分级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主导发行市场。

  有券商投资主办人表示,近四五年来股票市场走下坡路,也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受到市场关注的因素之一。

  该人士坦言,在创新的同时,因为“新”,也会伴随更多的问题出现。如产品运作时间不长,市场对其认知限,对新产品运作过程中的一些状况不理解;也有一些新产品因策略不够成熟、回避风险的方式不够周全,发行人对其把握程度低于预期等情况。

  本刊记者 李欣/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