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周二,有阳光。优酷总裁魏明在上班前,习惯性地浏览了一遍网站首页内容。这天优酷为用户推荐的头条是其自制系列纪录片《季录》,这一期内容讲述了脑瘫青年李宁苦学相声二十年,颇具正能量。早上9点,魏明看到,节目仅上线一小时,点击量已近100万。
同天,优酷出品联手万合天宜打造的“2013网络第一神剧”《万万没想到》第12集上线。每个周二,魏明都是看完这个6分钟左右的Mini剧才正式开工。《万万没想到》也受到了品牌植入广告的欢迎,截至10月30日,《万万没想到》正片加番外共12集累计播放量已突破2亿,并不断刷新着网络自制节目的纪录。这样的成绩让魏明很欣喜。
今年4月22日,优酷和土豆合并的第300天,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CEO古永锵宣布进行架构调整,优酷网和土豆网成为集团下属两个BU(Business Unit,业务单元)。古永锵认为,目前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集中在主流大众用户市场,而先锋青年用户市场是蓝海。因此,优酷品牌定位于阳光,面向普通大众用户,而土豆则是青春,面向先锋青年用户。
如今半年过去了,优酷品牌中“阳光”的调性更加明显。从管理层到每一个栏目的编辑,乃至合作伙伴,都在用不同的内容阐述着品牌的价值和意义。
多年来,优酷一直被定义为“第一”、“最大”,但浩瀚的网络内容终归要慢慢沉淀下来。“差异化最终要落于内容之上。”魏明表示。内容为王对于视频网站的价值毫无疑问,根据优酷的品牌定位筛选和呈现最优质的内容,是保障战略落地的关键。
谈到用户对优酷平台上的哪些内容更加敏感,魏明表示:“具有乐观、积极、幽默,讲述人性中温暖、善良感的内容,更容易得到反馈。”这其实代表了用户对优酷的定义,“我们想了很多词,如果只有一个能留下来,希望是‘阳光’。”
在他看来,能最直接反映出品牌价值观和内容风格的无疑是当日的首页推荐。不管是《季录》用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大家带来阳光,还是《网事连连看》中“熊孩子”的天真博人一笑,这些不断更新的内容每天都在优酷平台上与用户频繁互动。
同时,在首页的1+8黄金区之外,各频道内容也在合力将阳光特质层层传递,一笔一画地完善着用户心里的优酷画像。
“先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定位,并通过一层层的内容扩散影响力,再更大范围地吸引与之趣味相投的用户,是媒体最基本的做法。”魏明认为,一旦用户认可其媒体平台特性,则很容易在编辑推荐的内容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同时用户也将通过“顶”“踩”“评论”等方式进一步表达观点,得到回复。“就像一个节点似的,”魏明说,“找到这个点后,网站内容和产品运营能将之不断巩固。”
优酷也未放弃大而全的内容定位,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除了编辑推荐的节目外,优酷也给出通道让用户可自行抓取其他内容。这就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魏明认为。新媒体既给了媒体运营者表达自我的机会,同时能让用户自由选择,双方可各得其所。而在内容领域,优酷正在尝试通过多样化合作方式调动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U G C、导演、动漫工作室等内容提供方的积极性,完善生态链上游的布局;同时在营销领域,优酷也通过打造底层的贴片广告、中间的产品广告以及顶端的内容营销三端,构筑起了稳定的“金字塔”模式。
文/陈晶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