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是火星来的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火星,成长,郝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05 15:07
成长的过程中,郝蕾是幸运的。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四岁就被推上舞台表演的经历,让她在戏剧学习的过程中如鱼得水,深得老师的信任和宠爱。但凡事直来直往的性格,说话不假思索的“二”劲,以及性格中天生的老大范儿,让她的人际关系岌岌可危。一度觉得自己孤独,没有人能理解自己的语言,直到发现“自己是从火星上来的”,找到了“马丁叔叔”这样的同伴,才开始放心的做自己。
心探索:最近在忙什么?你的作品一般都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
郝蕾:准备拍一个关于城市主题的小短片,自己做导演,但具体还没想好。因为创作是一个特别复杂、有趣的过程,甚至可以很惊险,很离奇。只要表达不偏离初衷就好,具体用什么载体呈现,音乐、电影或是书籍,以及读者会有什么体会,都是你控制不了的。
创作过程中,自己的观点多多少少都会是有犹疑的,是一个不断反思和问自己的过程。比如说我想写“担当”这个主题,第一时间的理解是,是男人就要第一时间冲在前面,而自己又会问,为什么男人要第一时间去冲在前面,一层层问下去,最后,你会发现,犹如神助一样,把这些东西全写出来后,就是你三十几年来积累的对担当的理解。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反思、问自己还有提炼的过程。
我也经常思考关于爱的议题,从元曲、莎士比亚这些戏剧一开始,就一直在说“爱”。还有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造成的人的复杂性、每天听来的八卦、乱七八糟微博上的事儿……这些东西都会引发我去思考,老觉得要回家写点什么了。
心探索:你是不是天生就是一个爱琢磨事儿、爱思考的人?很小的时候就这样吗?
郝蕾:大概从三、四年级的时候,我记得那会儿和女孩子们玩皮筋,突然有一天,她们就不愿意跟我玩了,我都不知道为什么,特别不能理解。后来了解到,因为我能跳得很高,很好。后来我就觉得,如果我要和周围的伙伴们保持好一点的关系,我就要隐藏自己。应该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琢磨事儿。
心探索:所以说,这种思考还是基于你对于人和人关系之间的敏感、不自在或不满意的基础上发生的?
郝蕾:是的。当时,我就开始想,把自己显露出来是很危险的。包括,我父母对我的教育,也是说,不要太出风头,不要把自己的锋芒显露出去。从小我就特别擅长各种文艺活动,四岁开始就上台演出了,但马上这种光芒的显露就让我变成所有人的危险。包括中学时候,有同学开始谈恋爱,而你变得很突出的时候,大家就会不理你了。我特别想和大家都有良好的关系,当时我非常讨厌自己,我很不能理解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我拼命想和大家一样。
心探索:所以,你的成长过程中,有人际关系的危机或者说被排斥的经验?
郝蕾:是的。我有一个中学同学,毕业后他跟我讲,你知道为什么大家觉得你很奇怪吗?因为不论什么东西,你都是在别人的前面,大家都跟不上你的脚步。后来去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后,那时候,我变得极其不爱说话,一个礼拜能说几句话,都是大哥哥大姐姐,我算小的,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我其实特害怕会形成这样的感觉,18岁之前,特别不敢表现自己,害怕不被接纳,被排斥。其实在不同阶段,我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觉得自己并不受别人的欢迎,内心也自动会对别人有敌意。
另外,会有一些成熟的老师、长者喜欢夸赞我。但我特别害怕听到这样的话,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反应。而直到三四年前,我才开始确认,我是对人Nice的,是没有敌意的。和人交流时候的那种紧张才开始放松开来,能接受自己,也能接受别人。
心探索:你在博客上说,“我是火星来的”,你是不是以这样一种打趣的方式,最终接纳了自己?
郝蕾:我觉得我是个外星人,火星上的,马丁叔叔(美国影片《火星叔叔马丁》中的人物)的伙伴(笑)。有人说人孤独的第一步,是大家听不懂你说话,第二步,大家说你疯了,第三步,是你把自己关进精神病院,你发现你不孤独了,因为你发现了很多同伴。你不属于这个星球,是马丁叔叔那个星球上的。生活中呢,有一些马丁的叔叔,就够了。但是他们都太忙了,所以我就自己解决,自己就养了三只雪纳瑞。(笑)
我现在觉得,朋友不是找来的,是自然的缘分带来的、吸引来的。勇敢的抛弃错的,对的自然会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