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交通部门本打算除夕那天,免收省内高速费,但因为某东部地区同行说“黑龙江的做法是不讲政治”,最终作罢。
“不讲政治”,这可是很大帽子,绝不是小事哦。
最早的“不讲政治”是在1953年6月,时任组织部长饶漱石批评薄一波主持的财政部,说:“财政部不讲政治,没有政治,有财无政!”当时财政部为什么被批得这么重?
因为财政部取消了对公有制企业的税收优惠,这不是小事,1953年可是要甩开膀子建立公有制啊,这是最大的政治,而财政部居然让公私企业一律平等——这就是不讲政治。
后来到1959年,时任武汉大学党委第一书记、副校长刘仰峤也说过“不讲政治”,他批评当时的大学教育“只讲继承,不讲批判;只讲业务,不讲政治”。这里的“不讲政治”,更指狭义的“政治”。
可见讲政治是对领导干部最要紧、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一般来说,如果领导批评下属不讲政治,那这名下属一定犯了严重错误,仕途也差不多走到头了。但政治的内涵又非常丰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诸君自行把握。
最后,不要以为只有中国有“不讲政治”,西方国家也有“讲政治”和“不讲政治”,比如不能讲歧视有色人种啦,不能歧视女性啦,不能歧视同志啦,不能歧视残障人士啦……搞不好,是要下台的。
【推荐理由】
一句“不讲政治”把黑龙江交通局逼到了墙角,可见“不讲政治”有多严重。“讲政治”或“不讲政治”是官场常用词,其实说到底就是评判某些政策或者做法是否“政治正确”。不过,这个评判的标准不应该是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官场潜规则,或者是上级个人的意图,而应该是源于正规法律的政治规则或者现代政治文明。如果没有这个明确的标准、界限,随便乱扣“不讲政治”的帽子,最终只会是乱作一团。
文/刘十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