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痞子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毛线,针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14 14:07
The Beard Man,一个小众的创意手工织物品牌,半路出家的设计师丫痞设计出的东西独特而别致,胡须帽、飞机帽、恐龙帽以鲜明的、轻松搞怪的风格赢得不少人的喜爱。除此之外,他们还打温暖亲情牌,所有织物都由妈妈团手工针织而成,有什么比一句“母亲针织的帽子、围巾和手套”更容易让人心生情愫呢!
“我是一个好性格的人”。
《Geek》: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品牌的,动因是什么?
丫痞:2010年冬季,那年正好是传说中的千年极寒,之前看到很多国外年轻人设计出的一些有趣的织品,就萌发了自己去试一试的念头。
G:为什么取名叫“The Beard Man”,有什么特别意义?
丫:啊,这是个不成熟的名字,是为了纪念第一款产品,胡子帽。
G:你们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分工是怎样的?
丫:我们的工作团队比较特别,是一个“母子team”,我们共同负责产品研发,当然把“想法”变成实物全靠老妈了!
G:你们秉承什么样的设计理念,灵感都来自于哪?
丫:在设计理念上,我们在意美与趣味,电影、画作、音乐等等都可以成为灵感的来源,像章鱼帽就源自电影《坏品味》和《加勒比海盗》,梵高画中的色彩也给我的配色带来很多灵感。
G:“The Beard Man”有固定的设计师么,之前是做什么的?
丫:我算一个吧,之前从事广告行业。
G:设计是随性而发的,还是有规划安排的?
丫:随性的。
G:“小红帽”和“毛线腕表”都和音乐有关,TheBeard Man和音乐是怎样的关系?
丫:没有音乐就没有一颗自由的心,就不会有The BeardMan。
G:The Beard Man和李安剧组有过交集?
丫:对,《饮食男女2》剧组在我们这买过帽子做道具。
G:你们的一大特点是“妈妈团”,她们是怎样的一群妈妈?
丫:善良、淳朴、乐观、充满创造力的东北妈妈团。
G:完成一个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出实物,需要怎样的一个工序?
丫:首先出一个概念或一张草图,然后老妈去打样,之后至少要修改7、8次,直到所有细节完美,最后再让朋友试戴,收集下用户反馈,一切妥当之后才能投入生产。在材料选择上,我们都是选用高品质的毛线,因为关于产品品质的每个细节我们都很在意。
G:对你而言,怎样判断一个完成品的好坏?
丫:对自己而言每个完成品都是一个作品,没有好坏之分,至于销量好坏,那是市场需求的事情了。
非古织物
“我一直在发现美、创造美!”
非古织物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可爱的玩偶之家,上百款手工针织玩偶或呆萌或大笑的看着我们这些人类们,等待着新的主人。既是设计师,又是制作者,老板非古还是一个标准上班族,即使只是仙人掌,也能变换出十几种花样,她想用她的织物们表达一种简单的快乐。
《Geek》:是什么吸引你爱上手工织物?
非古:喜欢这个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去北京798艺术区玩,看到有橱窗里展示这些很可爱的手工织物,顿时就被它们惟妙惟肖、清新可爱的样子吸引了。把各色各样的线,经过心灵手巧的设计加工,就能变成一个一个活灵活现的生命形象,太奇特了。另外,记得小时候,妈妈总会给我们织毛衣,潜意识也会受些影响。
G:第一个作品是什么样的,在你心中是完美不?
非:第一个作品是一只小熊,刚做出来时非常有成就感!甚至怀疑这么可爱的小东西,是自己一针一线织出来的吗?心中的那份激动和兴奋延续了很长时间。
G:“非古织物”这个名字有没有特别的含义?
非:非,是非常、特别、很;古,是古怪、奇特、复古。简单的说,就是非常精灵古怪,很奇特。现在也流行复古,其实针织物,真的是个很久远的东西了,现在把这个技艺拿出来,创造些新东西,也算是一个复古的风格吧。
G:在作品设计上,你秉承什么样的理念,灵感都来自于哪?
非:我的理念就是,让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生命,呈现的是一种感情,希望它们存在得更长久。灵感则来源于生活,电影,漫画,动画也比较多。比如青蛙系列,每个姑娘心里都有自己的青蛙王子,可能你的王子长雀斑,可能你的王子是个厚嘴唇,可能你的王子不善言辞,就会有不同的表情和种类;我也接受定制,告诉我你的想法,我会努力去帮你实现。
G:完成一个作品,从灵感到制作出实物,需要怎样的一个工序?
非:有灵感的时候会画下来,确定大概的形态,比例大小,颜色,然后就是线的选择。难点还是在线的选择上,不同材质的线,勾出来的质感会不一样。颜色也会有局限性,很多时候你想用的线不是没有这种颜色,就是颜色有偏差,需要不断的选择和寻找。
G:如果有一天一个人看着你的小玩偶们说:“啊,真好看,你太有才了”,你会怎样回答?
非:我会问他:“你想学吗”。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去尝试,跟更多的人一起去做这件快乐的事。真的,当你真心喜欢一件事,你全心投入进去后,就会有一种忘我的精神体验,感觉整个世界就是你和你手中的作品。
G:对你而言,怎样判断一个手工织物作品的好坏?
非:形象创意、选料别致、做工精细,一定要有质量保证。其中的关键就是作品的形象吸引人以及精致的做工。
上身PK上墙
阿兰毛衫
Aran Sweater是产于爱尔兰西海岸的阿兰群岛,传统上被称作“渔夫毛衣”,灵感来源于渔网的编织。阿兰毛衫从诞生之初就和氏族、氏族身份紧紧联系在一起。完成一件毛衣需要编织约100,000个线圈,制作周期整整60天,其中可以是任何针法的组合,针法则取决于特定的氏族的花型。阿兰毛衣的许多针法源自凯尔特艺术,“绞花”是渔民对愿望的描述,希望能乘风破浪获得丰收,“菱形”则反映的是小岛屿地形特点。
手工织物墙
不要以为毛线只能织成毛衣、围巾,打破这种陈旧的观念,让思维飞起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纺织艺术系毕业的Wies Preijde将手工织物融入空间设计,制作出了一系列的手工织物墙,营造出一个梦幻的空间。线条、色彩与图案的搭配以及光影的运用,活脱脱营造出一个三维空间,小清新的感觉扑面而来,创意十足。
编织PK改造
伊朗手工地毯
波斯的手工编织技术起源于11世纪,由赛尔锡客王朝入侵时带来,而最美丽的波斯地毯则出自撒威德王朝时期(1499~1722),这时的手工编织工艺已几近完美。在17世纪末期,特别是18世纪中叶的时候,由于阿富汗的入侵(1721~1722 ),撒威德王朝渐渐的衰落,大大影响了地毯编织技艺的发展,直到19世纪西方国家对地毯的需求大大增加,因而刺激了手工地毯业的发展,伊朗手工编织地毯开始满誉全球。
地毯的二次元空间
就算你不知道什么是平针,什么是反针,拿出家里的旧毛衣、旧围巾、旧手套、旧编织草帽也能创作出好玩的东西,就看你动不动手。荷兰设计师Bertjan Pot便将地毯改造成了立体的面具,搞怪的风格加上地毯丰富的颜色,创作出无限的可能性,有谁不会被吸引么?
文+图=钟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