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碳”到“补碳”体验最风靡的环保旅游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0-03-16 13:28
  不得不说,最近两件大事让我们对“环保”的态度立刻严肃起来:《2012》中的玛雅预言“彗星撞地球”般冲撞着地球村民的神经,哥本哈根环境大会上竟然也频频使用“拯救”这个动词。是的,这次我们真的应该认真起来了。

  在我们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也正在增加碳排放量。我们发现地球越来越暖和,天气越来越怪异,很多动物濒临灭绝,一些岛国接近海平面……有一天地球会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了。这并非危言耸听。

  旅行是一个享乐的过程,为了减碳而停止旅行活动是不现实的。从今天起,作为一个热爱自然的旅行者,你可以用心想想,我们在旅行中,可以怎样尽可能减少碳排放,并进行碳补偿,从而减少给地球、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

  气候变暖,正瓦解着我们的生活

  全球领导人几乎齐聚丹麦哥本哈根,希望为拯救地球作努力:达成一份新的减排协议。可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对个中政治不感兴趣。别想用“刻不容缓”之类的字眼吓唬他们,截至今日,很多地球公民仍无法感受气候恶化给自身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下面,就是一些你也许不知道或不想面对的事实。

  意大利面将消失 马可·波罗无法想象,意大利将不得不进口意大利面。因为气候变化,意大利或将无法种植做这种面食所必需的基础原料:硬质小麦。英国气象局发布一份报告:意大利的硬质小麦产量将从2020年起开始减少,到本世纪晚些时候,这种作物基本上会在意大利消失。

  棉花将弥足珍贵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马里的降雨量在过去50年里减少了25%。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曾经拥有7个月雨季的西非地区,如今只剩下可怜的3个月。没有足够的雨水,棉花早在收获前就开始枯萎。再加上最近两年,粮食价格上涨导致棉农将有限的生产资料用于生产粮食作物,西非棉花产量正急剧下降。今年,西非地区的棉花出口量预计为48万吨,这已是连续第5年下滑,并创下20年来最低纪录。

  越南将不再爱大米 根据亚洲发展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说,越南的大米产量将大幅下降:海平面上升无疑会淹没数万顷农田。不巧的是,越南的大米业正好依赖于地势低洼的湄公河和红河三角洲,即使是微小的海平面上升,都可能给越南带来灾难性后果。那些严重依赖大米的亚洲国家不得不另寻出路。越南食品协会表示,明年大米价格上涨50%几成定局,“因为非洲也开始进口大米了”。

  伏特加将遥不可及 本意“生命之水”的伏特加价格将如同它的名字那样遥不可及。作为俄罗斯和波兰的国酒,伏特加每年的市场份额高达120亿美元。可根据英国气象办公室发表的报告,在波兰等地区气温上升的威胁下,马铃薯和小麦等农作物的价格将上涨。当然,这意味着每瓶伏特加的价格很快就将飙升。

  德国啤酒将成传说 提到德国,我们的后代首先想起的,将不再会是美味的啤酒和狂欢节。眼下,由于气温上升、缺水严重,德国东部地区很多著名啤酒制造商的产量已直线下降。换了别人,可能会开始考虑用其他谷物代替以特殊水源灌溉的大麦来酿造啤酒,可这在德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这里的啤酒制作有着历史悠久的严格规定,绝不可能鱼目混珠。于是,欧盟最近出资近1000万美元,帮助德国改建灌溉系统,一切为了大麦。

  低碳旅行,身体力行环保理念

  众所周知,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追根溯源,人类各种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地球面临着越来越重的二氧化碳排放压力,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的技术和生活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其中,一种新的旅行理念——低碳旅行,即绿色出行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并开始身体力行。

  徒步游 如果你前往瑞士,就会被徒步这项运动深深吸引。在瑞士,共有近7万公里的徒步旅行路线,著名徒步旅游线路“阿尔卑斯之路”,令人仿佛行在画中。徒步登山的菜鸟级“驴友”不妨先选一条漫步小径热身,用健行小径接近真正的岩墙,再对照当地的手册进入真正的攀登区挑战。一旦熟悉了地形,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在瑞士山区的徒步生活,怎一个“爽”字了得。

  单车游 自行车游是夏天芬兰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芬兰设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路,有许多自行车租赁站。芬兰还制作了特别的《自行车旅游指南》,涵盖了全芬兰详细的自行车路径地图,及沿途各种旅游设施和住宿资料。此外,法国、荷兰、德国、奥地利、丹麦等国家都十分适合自行车旅行。荷兰的自行车游亦值得一试。春天是荷兰最美的季节之一,也是感受荷兰独特的自行车文化的最好时令。骑行于丽兹花田中感受春天的芬芳,漫步在“小孩堤防风车群”内回望古老的荷兰风车,亲自体验阿克马传统奶酪交易等,这一切无不演绎着18世纪的荷兰生活。当传统照进现实,时光在这一刻倒流。

  露营游不管是搭帐篷,还是驾房车,野外露营比起住酒店、旅馆,总是既经济又环保的选择。在澳大利亚,房车家庭露营旅行非常流行,到了周末,全家就把家搬到了户外,亲近大自然。清新秀美的澳大利亚所辖维多利亚州等地,非常适合露营。50年前,露营就已经风靡全澳。如今随着环保型、低碳型旅游模式的倡导,露营再度席卷澳大利亚,成为周末和节假日人们出行旅游的首选。

  极地游去极地旅行,并非因为人的介入不会带给极地任何污染,而是因为面对“那即将在人类的肆意消费威胁下将要消失的美景”,人类更能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对这个星球的意义。南极距离我们很远。要跨越大半个地球;南极最冷,那里是地球上的冰点。但是,去南极并不困难,每年都会有上百位科考人员常驻在那里,也会有数以千计的游客或近或远地到访南极大陆的边缘。自从1908年第一个人到达了北极点,北极的冰雪世界就成了无数探险家们向往的地方。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深入北极,那是对自己能力更深一层的挑战。去看北极光,感受因纽特风情,都是对游客的极大诱惑。

  低碳科技馆,率先体验减碳成果

  减碳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旅游也是如此,在旅途中如何减碳,进行碳中和,倡导健康生态、环保节能的低碳出游方式成为每个地球人追求的目标。不妨去看看各种以碳为主题的科技馆,或者在减碳方面做得极好的布展,或许对我们会有所启示。

  上海世博会各国减碳场馆 坐落在上海馆的北侧的伦敦零碳馆由两栋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筑前后相接组成,世博会伦敦零碳馆的展示工作分为零碳示范房、零碳展示、零碳行动、零碳体验和零碳标志、零碳媒体。西班牙国家博物馆由数以千计的柳条编织而成。建筑材料均采用环保材料,主要是弯曲的钢梁相交形成的篮子结构,外墙覆盖相同柳条。在主展馆,通过半透明纸作为材料,利用太阳能顶部达到节能效果。

  交通: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

  门票:上海世博会门票销售不采用实名制。购买渠道相当多,最方便的是通过世博会网站www.expo2010.cn预订或查询世博会指定门票销售代理商。

  杭州低碳科技馆 全球首个以碳为主题的科技馆,倡导低碳生活,展示最新的减碳成果。作为全球首家正在建造中的低碳科技馆,杭州低碳科技馆将成为绿色建筑展示中心、低碳科技普及中心、低碳学术交流中心。

  交通:杭州低碳科技馆选址在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闻涛路以南,秋水路以北,江汉路以东,腊梅路以西地块。

  加州科学博物馆 有别于一般博物馆大半被紧密的装潢设计覆盖和使用大量的灯管,该馆90%的空间是运用自然光源,大量降低电量使用以及电灯所产生的热。博物馆内的另一项巧思为暖气从地板内吹送出来,可节省10%的电费。博物馆的支柱为再生钢材,隔缘层则采用再生的蓝色牛仔布,又可省下30%~35%的耗能,堪称最节能减碳的自然史博物馆。

  交通:坐落在旧金山金门公园内,周一至周六早9点半至下午5点开放,周日上午11点到下午5点开放。

  门票:正常票价成人27美元,每月第3个周三免费。

  从“低碳”到“补碳”,倡导加入环保游

  严格地说,没有一次旅行是不产生二氧化碳的,即便你完全靠步行,也要呼出二氧化碳,更何况工业社会以来人类无节制的高碳活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场生态危机。对于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环保“补”碳游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行前“补”碳计算“碳足迹” 在制订好出游计划之后,我们就可以估算自己的“碳足迹(CarbonFootprint)”了。碳足迹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简单而言,就是指个人的“碳耗用量”。目前已有许多网站提供专门的“碳足迹计算器”,只要输入你的某种生活数据,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碳足迹。比如,进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网站(www.hinature.cn/co2/),在“碳足迹计算器”中输入使用汽油10公升,计算得出相当于排放了22.514公斤二氧化碳。现有的“碳足迹”计算器虽然版本众多,但是计算碳足迹的意义在于,一旦明白了你的碳足迹从哪里来的,你就可以设法去减少它。

  参与交通碳补偿计划 作为航空乘客而言,也可为碳排放买单,这就是一些航空公司提出的碳补偿计划。举例来说,美国大陆航空公司就与非盈利机构可持续发展旅游国际组织合作,推出碳补偿计划。此项计划是自愿性的,可以让乘客了解到其选乘航线行程的碳排放量,并可以根据计算出的碳排放量,向可持续发展旅游国际组织进行补偿捐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际上对于“碳费”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碳排放量也难以直接作出比较,因为不同的航空公司各自有一套计算碳排放量的方法。

  旅行植树 推广可再生能源 碳补偿是自愿行为。碳补偿资助的项目种类繁多,比如通过义工旅行或者通过特定组织,参与到减碳活动中来,包括植树造林、研发可再生能源、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等等。早在2008年12月,中国首个官方碳补偿标志——中国绿色碳基金碳补偿标志发布。如果公众愿意加入“消除碳足迹,参与碳补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活动,自愿捐资到中国绿色碳基金进行“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活动,就可获得碳补偿标志。

  其实减碳很简单,节制欲望,学会节约,尽可能不浪费能源,不制造太多的垃圾,为你的旅行生活做减法,这种最朴素的道理也就是减碳的本质意义了。

  从“低碳旅行”到“补碳旅行”,有的已经十分风靡,有的未来将变为现实,有的则是一场生动的环保课。让我们来共同分享这个星球正在风靡的最环保的旅游魅力吧,等待你的加入!

  TIPS

  改变奢华享受的旅行观念

  首先需要改变奢华享受的旅行观念,拒绝私人飞机、游艇、独栋度假别墅、奢华酒店与豪车接送。这些给感官带来的舒适是以高污染高排放为代价的。

  周详的旅行计划

  省钱还减排在出行之前做一个周详的旅行计划,预订一个距离你的目标景点比较近的旅馆,或者干脆选择一个公共交通发达的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

  住酒店不用每天更换被罩床单

  住酒店不妨使用一些减排的小窍门,例如集中使用一条毛巾或者浴巾,洗浴用品自带,如果连续住宿几天不每天更换床单被罩等,离开的时候手动关掉灯和空调等电器。

  出游少带行李多步行

  自助游或参加旅行团,出行前一定要精简行李,行李少了,无疑在路上会更加方便,也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选择最新的太阳能背包,携带轻便、保暖、吸汗的服装,最好是全棉或全羊毛质地的布料。带一个可以重复使用和清洗的帆布购物袋以及一套简易餐具。

  如果你还愿意为低碳旅游做些什么的话,不妨加入到国内外环保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这样的行程不仅仅是个旅行,它往往包括服务、学习和回家之后的继续参与。安排自己的低碳旅游,最好能够提前做些准备。首先就是找到支持环保事业并且符合你兴趣的机构和项目。transitionsabroad.com提供了世界上最全面完整的志愿者机构和相关旅行的相关信息。通过这样的活动,你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而这一切往往是通过普通的旅游度假难以完成的。你所参与的对于很多旅游者来说可能是他们一生的旅游梦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