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毒药” 不得不提的“千元机”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千元机,华为荣耀3c,小米,PC市场
  • 发布时间:2014-04-02 16:28

  首先不得不提及到“千元机”这个称呼的两个推手,第一,运营商。千元机这个提法如果没有记错,最早便是来自于运营商的集中采购行为。第二,便是小米旗下的“红米”手机横空出世,瞬间便将千元机这个区间拉到了799元乃至更低——即使在红米问世之前,已经有很多低端智能手机价格区间在红米之下,但因为小米本身的营销推广能力和品牌张力,就像是给这个本已白热化的区间又浇上一桶汽油,一时间,从2013年底开始,大量新机扎堆喷涌而出。

  华为荣耀3c,798元~999元,酷派大神F1,888元,红米,699~799元,Nokia X,预售价599元……反正知名的,不知名的品牌,都无一例外地往这个区间凑,相对的,在前两年被关注得最多的1500~2500元这个价格区间,虽然一直都有不错的机型在出现,但近来在人气和关注度上都远远不及千元以下的机型。其实从电子产业的发展规律和PC可借鉴的进化路径来看,早已PC化的智能手机,特别是Android智能手机,平均价格快速下探是极为正常,毫不奇怪的,就像三年前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关注度下移到5000元以下那样,而现在PC市场的现状,相信会让每个从业者都挠头不已。是的,智能手机市场的未来期许是肯定不能与PC相提并论的,前者在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时代是生活必须品,对比始终穿着“生产工具”马甲的PC,其渗透率还大有潜力可挖,替代率也远非PC可以企及,但有意思的是,我们必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智能手机市场,我们到底要挣什么钱?

  还是先回头看看PC市场,虽然PC硬件的销量近年来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但是基于PC这个平台的产业链又是什么样一个情况呢?受制于总销量的下滑,依靠处理器和装机量大收“过路费”的英特尔和微软“鸭梨山大”,一个转向移动领域,一个则转向服务,可相比之下,靠卖一台终端赚一台钱的PC生产厂商,可以倒腾的空间却远没有这两位业界老大那么充分,不是艰难向移动终端转型,就是大力发展行业解决方案服务,然后,至于PC平台的应用商则貌似受影响不是太大,单看网络游戏服务厂商,不管是传统的大型网游,还是新兴的页游,绝大多数都赚得盆满钵满,而且随时都有让玩家心甘情愿掏腰包的理由。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智能手机上,暂且不说iOS、Android生态体系下付费应用的良好收益,单是基于免费应用的后付费、内购等业务,都已经让服务商充满了“印钞机”的优越感,同样的,因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与日俱增,所有硬件上游厂商,处理器、内存闪存、屏幕、电池等,大家都感叹这是一个“猪都能飞起来”的好时候,更不用说像高通这种专利费土豪大户了。

  那么终端手机厂商呢?小米的确是传统手机产业的价格杀手,但我们必须要看到,小米的除了卖终端之外,借助其“期货模式”的先天优势,它在硬件上只是早期会有所倒贴,但因为可以控制量能,因而这种倒贴是可控的,但同时,在软件和服务上,早在小米手机问世之前,它就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模式,直到现在,这块日益增长的业务都在为小米贡献着稳定可观的利润。反观卖一台手机赚一台钱的传统手机厂商,只有足够大的规模,才能保证他们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有利可赚,相信这也是为何传统手机厂商会在低价区间集体发力的主要原因,当然,他们也不是“瞎玩”,预售、抢购等行为在我看来并非如业界所说的抄袭小米,这既是便于炒作推广,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特别是可以很好的缓解库存压力,哪怕消费者一边牢骚满腹说抢不到,但另一边却是乐在其中。不过,大家应该还要想想,当智能手机渗透率达到一定程度,当智能手机硬件过剩的端倪已经开始发酵之后,应该怎么办?如果有人拿诺基亚低价的Nokia X说事,但是别忘了,其内置的诺基亚与微软的多项服务,却是有别于普通手机终端厂商,用来捆绑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最好方式。手机价格低了,表面上看消费者是捡到了一时便宜,但是别忘了,当大家手上的手机都千篇一律,没有多少差别的时候,这种厌恶感估计也会让消费者挠头——这样的问题苹果都无法回避,更不用说Android手机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