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破解魔术是坏习惯
- 来源:凤凰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刘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12 09:10
魔术是假象
春晚之后,有些网友宣称“破解”了刘谦的魔术,刘谦颇不认同这种行为。刘谦又说,这些“破解”都不正确。刘谦认为,“挖空心思破解魔术”是魔术观众的“不正常的欣赏习惯”,而且这种习惯“很累人”。魔术观众应该像看电影一样的欣赏魔术师的表演,而不是研究破解魔术。
刘谦觉得,在欧美,西方的观众,真的会比较享受看表演的过程。因为他们的文化属于戏剧起源的文化。所以他们对表演,表演对他们来讲,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休闲娱乐。在东方的文化起源是文学,儒家思想啊,一些比较哲学的东西。所以会比较看轻表演这一类的东西,所以在中国表演的难度自然比在欧美高。
鲁豫:我一直在看你穿的衣服,戴的东西。我刚刚在后台问你,我说你是不是身上每一个东西都是一个机关。
刘谦:没有,这是一般人的误解。其实魔术呢,身边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表演。很久以前,古代很多魔术师,会有很多华丽的道具,昂贵的布置。但其实这个时代已经慢慢过去了。现在很多魔术师,他走上街头,贴近人群,直接就用观众身上的东西来表演。魔术其实都是假的,是一种假象,达到娱乐观众的效果而已。
鲁豫:对啊,但一定在某一时刻,就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发生了。
刘谦:其实不能这样讲。因为其实魔术有时候,是要靠转移观众的注意力。但有时候不需要,有时候就是直接就在眼前发生了。这个就是现在魔术的趋势,就是这样。
魔术是回到童年的快乐
“在魔术这个领域里面,最快乐的部分是什么呢?是观赏魔术!但其实魔术师已经慢慢失去这种乐趣。你想想看,在你小时候,每样东西都是很新奇的。就像你看到汽车会跑,你就觉得,好奇怪。电视机会有画面,好奇怪。慢慢长大之后这种乐趣慢慢减少,一切你都了解了。就觉得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刘谦说道:“那魔术师的工作,就是把你的心情再带回小时候。让你对眼前发生的事情不了解,不理解,充满新鲜感,这是魔术师的工作。所以很多人喜欢看魔术,是因为他会觉得自己回到童年了。而其中呢,最感受不到这种快乐的,就是魔术师本人。”
“偶尔会看到其他的魔术师表演我看不出来的魔术,那种快乐是很难以言喻。我还记得大概在2003年,我在拉斯维加斯表演的时候。当时有很多魔术师在,其中有个一魔术师表演了一个硬币的魔术。当时我也在场,我们围着这一个魔术师表演,表演完之后所有的魔术师,全是世界各地知名的魔术师看完以后全部傻掉。因为这个魔术师表演他自创的硬币魔术,全世界没有魔术师看过,也没学过。全部呆掉,看不出来怎么变的。之后他问说,你们想不想知道怎么变,我来解说一下吧。现场所有的魔术师都是那样,我不要听,我不要听,然后全部跑掉。因为大家都不想知道,大家都想体验在这个神奇的心情里面。”
鬼使神差般的成名轨迹
其实在上央视春晚之前,刘谦在国际魔术界已经名声响当当。1998年福尔摩莎魔术大会最佳创意奖、2000年大阪国际魔术公开赛冠军、2003 年世界魔术研讨会年度最佳手法奖、2008年日本近距离魔术协会年度最佳魔术师……今年34岁的刘谦,几乎已囊括国际各大魔术奖项,并活跃于世界各地的魔术舞台,按他的话说,可能只有北极这种地方没有去表演过。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魔术界的佼佼者基本靠自学成才,引他入门的人,只是百货公司一位卖魔术道具的店员。
刘谦出生于台湾高雄市,是家中的独子。童年时的他,常常幻想自己能够像电影里的超人一样,拥有不可思议的超能力,或者像机器猫也行,能掏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玩具。7岁那年,刘谦在一家百货公司的魔术道具柜台停下了脚步,店员的一个硬币小魔术把他迷得不行。此后,他一放学就往那里跑,店员都被他弄烦了,问“你到底要干嘛”,他说“我想学”。于是店员开始教刘谦一些小魔术,最后干脆把他拉到柜台里当活广告:“看嘛,小孩子都会玩你们也能学会啦。”当时的刘谦还不知道,魔术正在一点点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人生远景原是当白领
在老一辈的观念里,玩魔术是旁门左道,不是一个正当的行业,还有可能养不活自己。因此刘谦对自己的期待是成为一个“帅气的上班族”,白天上班,回到家玩玩魔术,高兴就表演一下,不高兴就不表演。但东吴大学日语系毕业后,刘谦却在找工作时处处碰壁。他最初想进知名日资企业,结果应试时被刷,然后退而求其次想当个翻译,又被拒,其间还遇到过诈骗集团。无奈之下,刘谦跟家里商量,自己去靠表演魔术挣钱。刘谦的父母一向很开明,比如一直不干涉他玩魔术,但这时也不禁担心起来。父母问他有没有长远计划,他说没有,问他有没有信心,他也说没有。最后商量决定,刘谦用半年时间闯荡试试。在这半年里,刘谦参加了一些国际赛事,拿到一些奖项,被一些国外的经纪人注意到,半年后一档电视节目正好找上门来。这档魔术节目叫《魔星高照》,刘谦要做的就是走上街头给普通民众变魔术。
鲁豫:你上街去表演,第一次在什么时候?
刘谦:上街去表演,是在我大学毕业第二年,是在2001年。那个时候我们做一个电视节目。我们在上海出外景。在街头表演是世界上最考验魔术师的事情!在这个三年的过程当中呢,无论是警察,流氓,挑粪的农民,任何人,我都表演给他看过魔术。而且就在路边,没有任何的沟通,直接表演。所以你要面对各式各样不同阶级的人。你要面对不同的反应。已是很可怕了,因为其实你真的是面对各式各样的环境。
最难是街头磨砺
电视可以为魔术师带来什么,是曾经专心于舞台魔术的刘谦,未曾思考过的问题。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刘谦认识了一位台湾电视界前辈。恰巧,这位电视人正在策划一档魔术电视节目。尽管那时的刘谦并不喜欢上电视。但是却无法拒绝前辈的邀请,一干就是三年。
对一个魔术师来说,最有挑战性的表演并不是舞台,而是街头。只有在街头近距离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群,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突发状况,什么叫做临场反应。
在那档节目制作中,街头表演的部分让刘谦接触到了最广大的社会民众,也让他深刻地了解到,老百姓需要的魔术,其实是对奇迹的渴望。这些经验和感悟对于刘谦来说,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在这三年中,刘谦完成了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种魔术叫“近景魔术”或“近身魔术”,魔术师与观众之间面对面、肩并肩地表演,突破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也没有灯光、道具的掩饰,全靠魔术师手上真功夫。刘谦说,每一次上街头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状况,这种心理压力足以逼疯一个传统的舞台魔术师。在这个节目播出的3年中,刘谦给各个阶层的人都表演过魔术,无论警察、流氓还是农民,同时要应对各种反应。比如有一次给农民表演,结果被人家泼粪,因为他们打扰了农民耕作。但有时候,他又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比如有一次他们拍摄组假装到一个水果摊买苹果,结果切开苹果从里面变出一张纸条,上书“恭喜你中大奖,索尼17吋彩电,请跟店家索取”。当时店主就慌了,打电话给水果批发商问怎么回事。还有一次,他和广州一位魔术师一起戏弄一个店家,说牙膏可以吃。他们的做法是把牙膏管挤空,灌上巧克力酱,但表演时搭档的道具拿错了,里面仍是牙膏,结果一口全部吞下去。
一夜成名
在这三年里,刘谦学会了跟不同的人交流,锻炼了应对各种状况的临场反应能力,同时更知道如何在电视媒体上,将魔术编排得吸引人,更商业化,大众化。刘谦一夜成名后,不少人开始对魔术感兴趣,并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行业。但刘谦坦承,这个行业的人要快乐很难。
刘谦在央视春晚表演的魔术如此成功,观众一般认为有两点,第一就是不再靠兔子、扑克牌这些老把戏,而是用身边的小物件表演。刘谦说,靠华丽道具、昂贵布景的魔术时代已经慢慢过去。其次,观众觉得刘谦很有个人魅力,帅气、幽默,对此他解释,以前大家认为魔术师就是要手快,其实除此之外还需要各方面的涵养,“你技术再好,如果大家一看到就讨厌,根本没有活下去的空间”。.
鲁豫:我觉得你将来有一件事可以做。你可以收学生,你可以开个魔法学校。
刘谦:我觉得那是未来要做的事。但不是现在,因为我觉得现在我还不到找接班人,或者培训下一代的时候,现在我只希望能够让我的表演,让更多人看到。然后能够感动更多人。这是我希望我目前能够做到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