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角下的克里米亚公投效应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克里米亚,主权国家,政治
  • 发布时间:2014-06-06 10:00

  近来,西方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持续对峙、升温。一方面,在公投结果出炉之后,克里米亚议会宣布“独立”并正式申请加入俄罗斯,而俄罗斯总统普京随后迅速签署法令承认克里米亚独立。另一方面,欧盟和美国均表示不承认公投结果,且宣布对俄罗斯多名政要实施制裁。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各国政要对弹丸之地的克里米亚如此关注,克里米亚公投对于乌克兰局势以及俄、美、欧政治角力意味着什么,为何西方与俄罗斯对峙加剧之后市场反应相对温和,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影响几何……这一系列热点问题时刻紧绷着市场的神经,牵制着人们的注意力。

  克里米亚公投动激起“惊鸿一片”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就在乌克兰新政权位子还没有坐热之时,克里米亚公投又为各方博弈凸显的乌克兰局势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3月17日决定,克里米亚独立并成为主权国家,命名为“克里米亚共和国”。公投结果出炉之后,各国政要的反应几乎同步。

  17日,克里米亚政府公布公投的结果,有高达近97%的人支持加入俄罗斯。克里米亚议会随后宣布“独立”,并正式申请加入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随后迅速签署法令,承认克里米亚独立。普京总统18日又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将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20日,俄国家杜马(下议院)通过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将很快完成克里米亚入俄的法律程序。在克里米亚公投结果出炉之后,其并入俄罗斯的进程可谓神速。与俄罗斯截然相反的是,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表示,克里米亚是乌克兰领土,任何所谓的公投都不会被认可。

  随着克里米亚入俄进程的加速,欧美对俄的制裁也同步升级。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17日发表联合声明,称克里米亚公投有违乌克兰宪法和国际法,欧盟不会承认公投结果。同日,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如果普京得寸进尺,欧盟将分阶段加大对俄官员的惩罚力度并实施经济制裁。此前,欧盟外长会议已通过有关制裁的框架性协议,其中包括对俄罗斯军方和政府要员的旅行限制和海外资产冻结等手段。这意味着欧盟将自冷战结束以来首次对俄罗斯采取制裁措施,标志着东西方关系的一次严重恶化,或令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美国当天也公布了一份制裁名单,称名单上的俄罗斯官员在美国的任何资产、不动产与其他利益都将被冻结。据悉,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俄罗斯杜马几位高级议员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数位顾问都被列于名单中。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又宣布一系列对俄制裁措施。这是一周内的第二次。此次美国扩大了对俄外交制裁人员的名单,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银行家和大宗商品贸易商。

  克里米亚公投之所以激起“惊鸿一片”,就目前来看,尽管克里米亚并不大,但公投事件无论是对于乌克兰,还是俄、美、欧等,都有着较重要的影响。首先,从历史因素来看,克里米亚与俄罗斯关系密切,且克里米亚以俄罗斯族为主,基辅政权更迭之后,克里米亚人要求回到俄罗斯。其次,克里米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俄罗斯在黑海重要的“粮岗”。第三,克里米亚公投是在乌克兰政变之后俄罗斯的战略反应,在不少俄罗斯人看来,这是对乌现政权的一个惩罚。而乌克兰不接受克里米亚公投是一种本能反应。另外,克里米亚以公投脱离乌克兰的方式,可能会蔓延至乌克兰东部省份,毕竟这些省份中也都有大量俄罗斯族人。所以克里米亚公投的效应会逐渐扩大,进一步加剧乌克兰的紧张局势。

  而美国和欧盟等国反对克里米亚公投,则主要是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考量的。他们支持乌克兰加入欧洲以及进入西方的政治战略体系。

  俄罗斯经济面临巨大下行风险

  从本质上讲,乌克兰危机属于经济问题。伴随着克里米亚独立和加入俄罗斯,美欧对俄的“经济战”也已打响。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演进,俄罗斯无疑将面临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一方面,若欧美大幅缩减对俄的能源需求,这将对经济构成直接威胁;其次,在全球避险情绪升温与美联储稳步推进QE退出的作用下,俄罗斯将遭遇更加严峻的资本外流,国内资金面紧张,股市下跌,汇率风险激增,政府财政吃紧。事实上,自去年二季度美联储释放缩减QE规模的预期以来,俄罗斯就一直处于资本流出状态,2013年全年的流出规模突破600亿美元,高于2012年的560亿美元。QE退出叠加乌克兰危机无疑加剧了这种趋势,最新报告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俄罗斯资本外流已达到450亿美元。资金外流会使经济进入紧缩状态,货币贬值不可避免。2013年,卢布对美元名义汇率贬值近8%,对欧元贬值14%,而跌势还在继续。尽管俄罗斯央行大幅上调基准利率,也屡次出手干预汇市,卢布对美元的汇率仍然在3月份下挫2.3%,远超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而在经济依然低迷的局面下,央行不惜以牺牲经济利益来稳定卢布汇率的做法隐藏风险。

  如果说俄罗斯经济在2013年度过了惨淡的一年,那么,对于已经“坠”入下行通道的这个全球第九大经济体而言,2014年将异常艰难。目前,随着乌克兰局势持续恶化和美欧对俄的一系列制裁,许多经济学家已发出“俄罗斯经济将陷入衰退”的警告,包括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机构也于近期相继下调了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高盛公司将增速预测从此前的3%下调至1%,花旗银行也从2.6%下调至1%,摩根士丹利降至0.8%。就连俄罗斯本土的企业——俄外贸资本公司也将经济预期从1.25%下调至0%。若不确定性长期存在,不排除俄经济负增长的可能。

  除此之外,俄罗斯政府内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目前已有多位俄罗斯官员表示,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对峙将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最近发表类似言论的是经济部副部长贝里亚科夫。他17日在莫斯科对媒体表示:“经济形势呈现出危机的明显迹象。”政府若要加重企业的负担,那将是极为“错误的做法”,“先从企业那里拿走钱,然后又要求他们进行现代化生产,这完全是不合逻辑的和奇怪的。”由于其言论中明确提到“危机”等敏感字眼,这已被外界视为俄罗斯政府首次坦诚面对现实。

  俄罗斯经济的被动和“腹背受敌”,还在于俄罗斯属于典型的能源经济,其出口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由于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欧美实施制裁必将以大幅缩减对俄能源需求量为主,这对俄经济的打击很大。2013年,俄罗斯经济就因全球经济复苏低迷、外部需求减弱以及能源价格下挫而受到冲击,当年俄罗斯出口石油2.3486亿吨,与2012年相比减少2.1%。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值春季,而非冬季,并非能源需求高峰阶段。因此,这或许意味着俄罗斯的筹码少了一点。

  此外,虽然因为担忧制裁可能两败俱伤,欧美当局在俄罗斯问题上未来是否仍保持克制尚难断言,但俄经济可能受到克里米亚拖累却是无法忽视的现实。数据显示,克里米亚当前财政预算中的70%均来自于乌克兰的支持,日常所需的水、能源、食品供给中的90%也来自于乌克兰。对俄罗斯来说,光是维持克里米亚民众每天必需品的开销,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预计在未来5年内,俄罗斯将需要大约100亿美元,用于支付克里米亚地区200万人口的基础设施、养老金以及社会福利等开支。在各方开支都将加大的情况下,俄可能需要进一步扩展出口来赚取收入。

  经济战面前美欧将如何收场

  当克里米亚独立“木已成舟”,美国和欧盟相继对俄发起制裁的那一刻起,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已经打响。按照惯例,若对一国发起制裁,一般都会涉及包括政治、外交、经济等三大领域,其中,经济制裁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于是,外界开始关注除了针对官员的财产冻结外,还会有哪些措施出台、最终规模会有多大、威力如何等等。有评论称,俄罗斯必将寡不敌众,面对西方制裁以及由于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风险飙升,本就陷于低迷的国内经济将更加艰难,甚至面临负增长。但更多分析则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一国受难必将殃及其他,美欧在这场战争中也无法全身而退。

  事实上,俄罗斯方面是不以为然的。与前段时间俄股市的“血雨腥风”相比,近期以来,即便欧美对俄的制裁和威胁如雷在耳,俄股市和卢布却并未“闻风丧胆”。截至俄罗斯当地时间20日收盘,当天卢布对俄罗斯银行美元和欧元一篮子货币上扬0.2%至42.2400卢布。这是卢布汇率持续第四天上扬。同日,俄罗斯Micex股指也上扬0.1%至1320.50点。

  市场的反应也表明,在直面欧美制裁“大棒”的同时,普京手中还留有应对的经济“底牌”。“俄罗斯与欧洲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原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萨拉特表示,多年来,俄提供的天然气、原油出口,对欧洲经济有着重大影响。此外,西方企业在俄拥有大量投资,这将令他们容易受到俄反制措施的影响。俄罗斯有能力对西方银行进行制裁。数据显示,2013年俄罗斯总共吸引了94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在全球吸引外商投资国家排行中名列第三,排在美国和中国之后。其中,美国在俄的直接投资接近140亿美元,而欧盟所占的比例则更大,约为俄直接投资总额中的四分之三。欧盟不可能对俄的能源、天然气和原油出口实施制裁,这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欧盟对俄能源的依赖程度很高。另外,如果欧盟对俄出口实施贸易制裁,这将直接对波罗的海诸国的运输业带来直接影响。

  当全球目光都聚焦在制裁该如何演进,又将如何收场时,对“战争”损耗的考量或许是更加迫切,且关乎交战双方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越来越多的人担忧,能源供给安全是俄、美、欧角力的核心因素,而且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在全球能源供应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美欧执意将制裁进行到底,逼迫俄罗斯压制能源供给的话,势必导致全球原油价格飙升,不仅伤及美欧,更会阻碍全球经济复苏。因此,两败俱伤是注定的结局。

  事实上,在这场较量中,鉴于俄罗斯是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能源出口国,手握对付欧洲诸国的“利器”,较之美国而言,欧盟的顾虑更多,有些“投鼠忌器”的味道。就连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自己都承认,尽管俄罗斯的一些政客和武官被禁止进入欧盟,他们的账户也将被冻结,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想象的严峻。目前,整个欧洲都在遵循德国的温和路线,普京依然拥有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空间。

  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公布2013年度经营情况中国工商银行近日正式公布了2013年度的经营情况。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3年工行实现净利润2630亿元,较上年增长10.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较上年增加0.07元。每股净资产为3.63元,较上年增加0.41元。上市以来,工行一直坚持长期稳定的现金分红机制,2006年至2013年为股东累计创造了4723亿元现金分红回报,2008年至2013年连续六年的现金分红率高于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其中2013年的股息率高达7.3%(按照2013年末工行股价计算),在全球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在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同时,工行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2013年,工行首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福布斯》和《银行家》杂志公布的榜单上,工行成为全球最大企业和一级资本最大的银行。在《财富》杂志营业总收入排名中,工行列商业银行榜单首位。

  工行率先获准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

  工行于近日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成为首批获准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商业银行。正式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后,工行将使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充足率,并将风险计量结果持续、有效地应用于内部管理,这标志着工行风险管控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文 高卫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