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间隔年

  • 来源:假日旅游
  • 关键字:旅行,间隔年
  • 发布时间:2014-08-07 15:22

  二战后,各国政府为了防止世界性大战再次发生,开始提倡青年旅行和文化交流,从而有效地增进全人类间的共识。

  上世纪六十年代,反主流文化群体嬉皮士用流浪来表达自己,逐渐演变为西方的间隔年(Gap Year)。

  学生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离开自己的城市或国家,做一次长期旅行,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自我了解,更好地融入社会。

  随着人们对自我价值的不断重视,间隔年在传统的学生毕业旅行上,衍生出“Career break”--已经有工作的人辞职进行间隔旅行,以调整身心或者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不管哪一种,都是为了从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中暂时跳出来,去另外一个环境体验新的生活,经历更多,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此意义上,所谓的间隔年,也可以说是学会与自己相处,愉悦自己。即便不旅行,我们也可以原地生长,在琐碎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乐趣。

  有时候,不妨稍稍任性一点,让工作、家庭责任和生存压力滚一边去,让我们只属于自己。

  撰文/ 朱莉娅 设计/ 甘李梅 摄影/ 普中华 王英 马小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