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创业一条街的消息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北京,创业,车库咖啡
  • 发布时间:2014-08-18 12:35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开街看似突然,其实酝酿已久。从几年前车库咖啡开业开始,这里慢慢聚集了3w咖啡、36氪、i黑马等创新型孵化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形成了强大的创业氛围。擅长创业培训的联想之星、着眼未来天使投资的Binggo咖啡……这些以咖啡馆形式存在的创业孵化器,给创业青年们提供了更多可能。如果说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那么这条街可以说是“硅谷之心”。但是,草根青年初创的企业真的能在这里找到投资吗?他们真的能在这里实现创业梦吗?

  投资人,一抓一大把

  作为这条街上最早的一家创业咖啡馆,车库咖啡不仅可以为草根创业者提供办公环境,同时也经常有投资公司和投资人来这里寻找发展前景好的项目。

  车库咖啡元老级小二徐田海认为,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资本已经很热了,如果有个好的项目,一个靠谱的创业团队,拿到投资不是什么难事。换句话就是说,只要项目好,怎么可能找不到投资人呢?

  “就在前天,车库咖啡有个活动,有个创业者问主持人,应该在哪里找投资人,立即就有个投资人站出来,并放狠话说,如果你连找到投资人的办法都没有,就干脆不用创业了。”徐田海回忆。

  这段话隐含着这样的信息:一、现在,找投资人的渠道越来越多,网上就有很多专业的融资平台;二、投资人随时随地都在创业者身边,特别是在这条创业大街上。

  的确,“这条街一下子多了那么多创业孵化器,有些是投资人背景的,有些也跟投资人来往很多,就是参加个活动,想见到几个投资人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徐田海说,而且“这里很多人本身就有好多投资人朋友,他们看到好的项目会主动推荐。有些从这里走出去的创业者本身发展比较好,手里有充裕的资金也会投一些钱给在车库或者其他地方认识的熟人。”

  当然,也有很随性的个人投资者,车库咖啡老板苏菂说,“我最近见了几个土豪,都很想做一些扶植创业的事。在车库有时会看到两个人聊得高兴了,一个就答应出100万给另一个说,‘你看好的事,就去做吧!’所以,个人天使投资没有什么规则……”

  正在车库咖啡创业的真租网王立强同样也认为,“投资人真的挺好接触的,经常参加一些活动,比如3w、36氪举行的项目路演和一些高校、政府组织的创业活动,很容易就能认识。我是外经贸大学毕业的,我的校友里做投资的也很多,去年底,我参加的一个校友上聚会就有30多个做vc的。”

  其实,从投资人的角度看,他们也在天天找项目,也希望把钱投到好的项目上。“得找项目,不然钱放在手里我们也很着急,不投出去,等于钱在不断贬值。”一位投资经理谈到,“投资人通过各种科技媒体也很容易知道一些新的创业方向,接触到新的科技创业团队大家都在相互选。项目稍微靠点谱,就会有人约你,团队再靠点谱就会有人抢着投你。”

  的确这种抢着投的情况在车库咖啡也有,“我们这边有个团队,他们的产品刚刚上线没多久,每天找他的投资人都排着队的,而且他放出话说,不管多牛的投资机构,如果不是投资总监以上的人,一概不见。”徐田海说。

  作为创业孵化器型咖啡馆,车库更注重的是“怎么让一个初创企业更快地成长”,对投资这方面并没有特别关注。但既然有人在专心创业,就会引来投资人的注意,而正因为如此,“车库现在大概已经有近一百个创业团队在这里找到投资,这是我们的平台上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并不用刻意为之”。只要有好的想法,千万别因为没钱绊住手脚。

  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找什么样的投资?

  钱不是问题,已经成为共识。但问题是一些创业者不知道,应该在什么阶段去找投资人,以及什么阶段找什么样的投资人?

  对于这个问题,投资人王跃和车库咖啡的徐田海都认为是有常规答案的。如果只是个概念,而且并没有人全职做这个项目,对投资人吸引力会很小,即使是天使投资,多数也是不投资概念期项目的,那种创业孵化工场对项目也都有很高要求。所以,想靠一个主意就能拿到投资的朋友,除非你有很强的能力和资源,否则还是尽早放弃吧。

  如果想法不错,自己的资金又没办法启动,更应该选择去找朋友和熟人。熟人的范围其实很广,比如之前一起共过事,或通过什么活动有一定了解,或者朋友的朋友是投资人,他们能做到对创业者知根知底,往往会投出一些小笔的资金作为天使投资。

  但投资机构是为了盈利的,一般不会这样冲着个人去投资,创业团队怎么样并不是他们很关心的,项目好坏才是他们决定要不要投的根本。所以在这个阶段,就去找投资机构或者专业的投资人,除非你们有很深的关系,否则会很难。

  如果项目做得有一定的规模,至少产品有了,思路清晰,这时候就可以去找一些正规的天使投资。要是你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团队又有能力把产品模式做出来,就等投资拿钱推广,拿到投资的希望是最大的。如果你有团队但兼职做,想拿到大额也比较难。

  A轮或者投资机构投的大天使投资,投的资金比较多,但肯定会对项目的发展程度有比较高的要求,没到这个发展阶段,去找他们没有意义。

  带着一个遗憾继续找投资

  资金不是问题,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着别人的钱去创建自己的企业?当然不是。有好项目、有人愿意投资,还得善于把握时机。真租网创始人王立强就曾经错过了一笔不错的投资。

  真租网是一个免费租房网站,针对北漂、上漂和深漂等大城市流动青年,主打视频看房,让租客在网上就能如身临其境,帮客户节省90%的看房时间。租客在线浏览房源后,通过支付宝担保支付预定喜欢的房源,然后线下与房东核验签约,签约后定金抵租金用。因为在大城市租房是刚需,这个模式又能解决看房时间成本高的问题,一推出就被多家投资人看好。

  2013年底,王立强通过朋友得到了100万天使投资,随后注册公司启动开发,半年后网站上线。上线不到一个月,就有创投公司打来电话说,“这个项目不错,可不可以发到他们网站上。刚发完没多久就有投资人发邮件,还没等我回,电话就过来了,约我们见面,那几天就有七八个人联系我们,很快。”王立强回忆说。当时,他在心里暗自盘算,“看来需要的300万投资应该不是问题吧。”

  所以,那段时间,王立强的很大精力都用来不断约谈投资人,那些投资人出的价格也没让王立强失望。“有个投资公司的合伙人打算投400万,跟王立强聊了很久,后来可能因为投资公司内部意见不一致,就没再联系……还有更高的,但事实证明那些人是吹的。”王立强笑着说。

  这其中,一个挺有名的投资公司很有诚意,准备投160万,占20%的股份,王立强却犹豫了。因为“当时坚持自主与房东联系发布租房信息,自己拍摄看房视频,成本很高。我们4个,十几天才搞了20多套房。另外,因为这么多投资人找我,自己心理也开始膨胀了,觉得找到更多的投资不是问题。”

  “其实,只要当时能够接受这个价格,钱马上就会到账,在投资人最积极的时候我们没有把握住。”提起错过的投资,他有些遗憾地说。后来,也一直有人给真租网投10万、20万的小笔资金,但那些资金比例小、价格低。王立强算了一笔账,“如果按当初160万投资的价格算,整个公司都被卖没了。”

  所以因为资金紧缺,真租网不得不缩减人员。最近王立强组建的团队都是事业型、理想型的,他们冲着这个事情来的,不拿工资(分一定的股份),花费就少多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现在王立强重新调整了思路,开始跟一些好的中介合作,因为他们发现,“目前没有能力一下子解决中介费的问题,改变这个格局比较困难,那就先实现‘帮你节约时间’这个目标。”合作后,中介可以在自主在真租网上发布房源,这样解决了房源困难的问题。

  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定地认为公司最终还需要摆脱中介。他说,“一个大的目标要分步走,等我们势力大了,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来扩充房源,可能就不用跟中介合作了,以后无中介化和轻中介化是趋势。”

  但对于一家提供租房服务的网站,不能靠压缩开支活着,而要扩大房源规模,就需要人手,就需要加大投入,必须继续吸引投资。这次王立强准备扩大朋友圈,“没创过业很多东西不懂,当时朋友都是一个圈子里面的,资源都差不多没办法互补,有机会遇到能互补的人,又不敢说,因为觉得一个模式被抄袭很简单,所以一直比较封闭。”他说。

  现在王立强觉得,创业者需要一个开放的互助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寻求实现双赢或者多赢的合作方式,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所以他正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投资,也正跟几家机构谈,他估计三个月内就会有一笔不错的投资进来。

  有钱后,最难是招人

  投资注入后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三个创业者的回答出乎意料地一致——招人。

  “按说拿到钱有了资金支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往往投资来了,带来的是更多责任和更多愁。”同样是在车库成长起来的趴客团队负责人赵利伟说。2013年初,她带着自己的项目趴客:为想玩儿又找不到人陪着玩儿的人找伙伴,开始在中关村创业。最初她也选择来车库咖啡,找到有技术有热情又愿意跟她合作的年轻人把产品开发出来,然后去众筹,最终成功拿到投资。

  50万的众筹投资来了,赵利伟的烦恼却跟着更多了。投资来之前,她每天一门心思做项目,很充实很满足,“拿到钱以后我甚至连续一个星期没睡着觉,不是高兴的,而是愁的。”

  因为要推进项目更快发展,最缺的就是人手,技术人员不足、市场开发缺人。“投资进来之后,团队要扩大。用人方面肯定是有预算的,但预算也不那么充裕,而且我发现,花钱招人还不如不花钱招人的时候,这是我最郁闷的。”

  她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花钱招的人是冲着一份工作来的,这样的话,创业公司怎么能跟成熟的公司甚至大公司比呢;另外,招聘时需要去判断的很多,包括他值不值这个钱,够不够忠诚等。有的就干了几天又走了,真的很烦恼,我工作时候不开心就辞职了,当时觉得受伤的总是自己,但现在才知道公司也会很受伤;而不花钱找人的时候,都是冲着项目来的,只要他觉得喜欢这个项目看好它的前景,就行了……”

  投资刚进来那两个月内,赵利伟一直在不停地招人,为每一个岗位找到合适的人,同时人员也在变化,所以,那段时间她把很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招人上。

  因为离清华大学很近,现在她找到好的办法,招大二大三的兼职实习生。“他们的能力很强,离学校近,在我这里实习就像去实验室一样,所以他们也很乐意。”但实习生毕业了怎么办呢,不是人员流动更大吗?“这个不是问题,我有信心用一两年的时间让他们喜欢这里留住他们。”赵利伟说。

  “我现在特别想招能随心所欲提意见的,特别怕我说什么就做什么的人,万一我错了没人给我指正。团队留下的都是那种‘无节操’、活泼又能做事儿的人。”

  众筹50万元,虽然不是什么巨大投资,但对于20来个投资人的责任却一点不能少。“以前觉得项目失败了就对不起自己,现在怕对不起他们。虽然现在每月开支只有几万元,但看着账上的钱一点点变少,事情又不会那么快有明显进展,心理压力蛮大的。”赵利伟说。

  在趴客的众多投资人中,大部分是默默关注,但也有人会时常问问发展近况,这时候赵利伟会直接把财务报表或工作计划截图给他们看。因为,“毕竟现在还不能拿出特别好的数字说话,他们一问我就很有压力,这个时候特别希望能有人在团队里面看到我们在做什么。”

  让赵利伟有点矛盾又有点为难的是,有个投资人对趴客特别有热情,说想辞职加入团队。“如果他真的加入了,想法一样好了,万一有分歧我是听他的还是不听呢?”

  为人才进驻写字楼

  2011年,张果还是湖南吉首大学大二学生,带着创业梦,他休学来到北京,来到天通苑软件培训学校学习编程,学成后直奔中关村,在车库咖啡寻找合适的项目。“当时网络上优秀的微电影很少,但是我只挑选那些特别优秀的微电影看,看了之后意犹未尽我就叫伙伴欧廷波一起看,看完之后他也很有感觉,我们立马就特别想做一个精选微电影的平台。”张果说。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张果就放手做了。因为他认为,“想多了,热情就被现实击退了”。

  于是,2012年12月他创办了必趣网,一个创作者、拍客和观看者的微电影社区,播放优秀微电影,有各种有意思的评论。他想致力于做一个干净的播放平台,他一直相信,只要有值得看的微电影,用户是愿意为他们付费的。

  在车库咖啡办公那会儿,张果因为热情勤奋人缘很不错,这也为必趣网带来了生意。“一个周日,有顾客到咖啡馆询问有没有做微电影、做视频的团队,服务员第一个想到我,就把我电话给了对方。”于是当天,必趣网拿下了开业第一个项目。

  聊起休学创业,张果一方面觉得创业就需要冲动,不能想太多,另一方面也谈到学生创业的难处。“如果我在社会上工作了5年、10年再选择出来创业的话,可能找人借钱,都会有那么一帮兄弟能帮忙,假如大学一出来你就一个人干,什么资源都没有,找人都找不到,就是有钱了,想去招人都很难招到。”的确,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是一道门槛。张果当时除了父母支持的资金外,也尝试过向银行申请无抵押贷款,但没有成功。“钱没借到,我和一个朋友还因为不满意他们出尔反尔的态度,跟银行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被揍了,回到公司怕大伙担心,只好说是骑车摔的。”

  2013年11月,必趣网团队获得了100多万元的天使投资。这被张果视为一种宝贵的认可,也使他暂时不用为资金发愁,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必趣网本身的平台建设上。

  拿到投资后最大的变化是,必趣网从之前租用的民房搬出来,在中关村天创大厦租了写字楼,而租写字楼的最终目的,是吸引人才。“写字楼租金是很大的一块儿支出,但没办法,以前在民房,招不到人,应聘的一看到办公条件都跑了……”张果说,“没有合适的人,有什么好想法都没办法实现。”他一直认为,初创企业哪怕资金再紧张,也要用高薪请真正有能力的人,尽快实现自己想要的产品。现在,必趣网正忙着开发他们的APP,找合适的技术人员还是张果最头疼的。

  今年是必趣网成立的第2个年头,公司已经从最初张果一人单枪匹马,发展到拥有15名全职员工的规模,网站每天的访问量超过百万,他也从技术开发转为一个管理者。不断发展的必趣网,需要更多的技术、市场、日常管理人员。“团队成员全部都是90后,创业时大家充满了激情和干劲,但因为都没在其他公司上过班,缺乏经验。”张果说,这也是困扰他很久的一个问题,“最基本的公司流程都不懂,必须招到懂日常管理又跟我们一路的人。”

  文/本刊记者 朴添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