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美的童话世界——阿尔卑斯山浪漫徒步
- 来源:天天爱科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童话世界,阿尔卑斯山,徒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1 13:50
阿尔卑斯山西起法国东南部,经瑞士、德国南部、意大利北部,东到奥地利,长约1200千米。主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是欧洲第二高峰。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说:“阿尔卑斯山已经代表了欧洲的人间天堂!”英国的另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也非常喜欢这座大山,把它比作“大自然的宫殿”。
徒步在阿尔卑斯山上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这座山脉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也说不清这座遥远的山峰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会令这里成为度假和徒步运动的首选。
四季天堂——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是徒步者的天堂,它有着漫长的徒步路线,而且有400多条路线可以供游人选择,在每条道路上都有清晰的路径标识。瑞士的徒步路线安全简捷,沿途风光秀丽梦幻。徒步在这里就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阿尔卑斯山的四季都很美,都很适合徒步旅行:春季万物初醒,生机勃勃;夏季花开满山,美不胜收;秋季色彩缤纷,如梦如幻;冬季白雪覆盖,充满挑战。喜欢大自然和户外徒步的大人和孩子们,都喜欢以家庭为单位,随时深入大山来游玩。
秀到这里,是不是很多朋友可能都有了想在瑞士的山脉中徒步行走的冲动?不过,对很多瑞士人来说,走两小时以上的行程叫徒步(Hiking),走两小时以下的行程叫走路(Walking)。不论徒步还是走路,开心就好。
一开始上山的时候,看到许许多多的山间小径,这么多的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生怕走入“迷宫”,不过仔细观察会发现,这里的标识牌是由各种可爱的颜色组成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些颜色是用来对徒步路线的难度作区分的。比如,黄色表示线路轻松没有难度,红白色是山区一般难度的路径,蓝白色是难度相对较高的阿尔卑斯山麓徒步路线,粉红色则代表适合冬季的徒步路线。徒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想得真周到!赞一个!阿尔卑斯山不但是徒步者的天堂,还是现代登山运动的发源地。
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阿尔卑斯山海拔3000至4000米的雪山附近,生长着一种野花——“高山玫瑰”。山区的小伙子们向姑娘们表示爱意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和对诚挚感情的向往,愿意战胜重重困难和危险,登上高山去采摘“高山玫瑰”,献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实际上时至今日,阿尔卑斯山区的居民仍然保留着这种习俗。这个习俗就好像王子和公主的爱情童话,传续了几个世纪。
圣伯纳犬阿尔卑斯山徒步者的“守护神”
《与孩子一起徒步》一书的作家罗布.布里顿曾说:“我曾经把徒步的意义看成是到达一个目的地,但自从我的孩子基兰出生以后,徒步则是为了享受其中的过程和风景。”一家人出去走走,一定需要一起休息,一起分享食物和快乐,一起欣赏风景,这些经历可比单纯地独自匆匆赶路重要多了。
每年在阿尔卑斯山区,都很容易遇到这样充满欢声笑语的在山中徒步的家庭,其中一些孩子手中还牵着憨态可掬的圣伯纳犬。别看这种大狗貌不惊人,还有点儿傻笨笨的,它们的英勇救生故事在世界上流传很广。
据说圣伯纳犬的祖先和藏獒一样,都是由中东的摩洛萨斯犬繁衍而来的。摩洛萨斯犬非常凶悍,不但被用作牧羊犬或猎犬,还曾经成为古罗马的斗犬。罗马远征军将摩洛萨斯犬带到瑞士,送给阿尔卑斯山上圣伯纳修道院的教士们喂养。一些教士发现这种犬不但勇猛好斗,强壮有力,而且还忠实友善,视力极佳,所以训练它们做向导,去救护那些穿越阿尔卑斯山的修道士或旅客们。
犬类的嗅觉和听觉都非常灵敏,可以辨别10万种以上的气味,就连睡觉的时候也可以听到半径1千米以内的声音。而且,犬类对自然灾害还有某种神奇的预知能力,甚至可以预知一些疾病的发作,这可以帮助它们躲避灾害。由此,圣伯纳犬成为天生的救援高手。圣伯纳犬又被称为阿尔卑斯獒犬,它们的性情相当温和,很听主人的话,很少攻击人,而且喜欢与小孩在一起,很容易被训练为救生犬。
据记载,救援犬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50年,是从瑞士的一位修道士训练圣伯纳犬进行雪地救援开始的。自那时起,每到冬季,牧师会在它们的脖子上系上酒、食品和取暖物品,让它们在冰天雪地中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被冰雪围困的人。如果对方已经昏迷,圣伯纳犬会用温热的舌头唤醒他们,再用颈上挂着的木制小酒桶里的烈性甜酒为他们驱寒暖身,然后拉扯他们起身,带着他们返回安全地带。
信不信由你,据说已有数千人被救回宝贵的生命,也留下来许多感人的故事。最著名的是一只叫作“黑蒙”的圣伯纳犬,一生中曾救了40个人的生命,立下了非常了不起的功绩,这只伟大的圣伯纳犬去世于1814年。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阿尔卑斯山区雪地救援的任务,已经主要由直升机来完成了,所以,救援英雄圣伯纳犬很多都“失业”了。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今天的瑞士人依然十分喜爱圣伯纳犬,就如同中国人喜爱大熊猫一样。现在,圣伯纳犬大多成为了观赏犬和宠物犬,不少家庭都喜欢和家里的狗狗一起徒步爬山。有些服务公司,还出租圣伯纳犬做登山向导呢。
阿尔卑斯山中的动物精灵......
每年有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到阿尔卑斯山徒步,这会对自然和生态环境带来一些冲击,但是,也涌现了许多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其中最感人的是动物和人类在一起的美好画面。
记得2013年3月本刊介绍了一种很萌的、好像是漫画中走出来的羊——瓦莱黑鼻羊,那期还刊登了阿尔卑斯山土拨鼠与8岁男孩马特奥.沃尔克亲密接触的动人故事。巧合的是:这些都是发生在阿尔卑斯山上的故事。
认识瓦莱黑鼻羊,是在去圣伯纳犬博物馆的时候。那天,我们来到瑞士位于阿尔卑斯山中心的瓦莱州。瓦莱(Valais)这一名称源于拉丁语“vallis”,是“山谷”的意思。这里是瑞士西南部的度假天堂,它不但是瑞士圣伯纳犬的家乡,还培育出了超级可爱的瓦莱黑鼻羊。
现实中,这些小家伙身上的毛儿蓬松雪白,但脸部、耳朵和四肢却全是黑色的,所以显得格外的萌。别看它们长得像玩具似的,却对高山地带的严寒气候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尤其喜欢生活在崎岖、陡峭的山坡地区。瓦莱黑鼻羊是一种优良品种的羊,人们既可以品尝它们鲜嫩的肉,也可以收集它们身上厚厚的毛。
每次看到黑鼻羊,都感觉有点眼熟。想了很久,突然发现它们跟卡通片中的“笑笑羊”超级像。你们觉得呢?
土拨鼠又叫旱獭,和松鼠、花栗鼠等一样都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它们主要以素食为主。这些像大田鼠一样的家伙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一些偏远寺庙里面的僧人就喂养它们,也听说不少人为了各种目的而捕杀它们。但是在阿尔卑斯山的奥地利上陶恩国家公园里,一个8岁男孩马特奥竟然和一群土拨鼠交上了朋友,这个故事让人吃惊不已(本刊在去年3月登载过这个动人的故事)。
阿尔卑斯山地区生活着不少野生动物,有一种叫阿尔卑斯羱羊的野山羊很著名,这种动物和在中国、埃塞俄比亚看到的北山羊是同类。不过在这里遇到的野山羊们都很淡定,不像以前在其他地方遇到的羊那样,远远地一发现有人出现,就很快跑开了。
在徒步过程中最常看到的,是在耳朵上打着标签的放牧中的牛。肥壮而可爱的奶牛吃着牧草,它们身上不时传来铃铛的响声。原来有经验的牧民们会在领头的奶牛脖子上系上铜铃,从而可以根据铃声判断出它们是否已经吃饱,并能随时掌握奶牛的动向。
文/吴涛 图/瑞士国家旅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