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昆虫之昆虫的进攻
- 来源:天天爱科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植物,昆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1 14:38
昆虫怎么进攻植物呢?那就是吃啦,大口大口地吃!昆虫大约有100万种,以各种植物为食的昆虫约有35万种。昆虫吃植物的方式花样繁多,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吃,可以吃植物的不同部位。比如咀嚼嫩茎和叶片,吸食植物的汁液;在叶子等部位形成虫瘿(Ying);钻进植物的果实内坐吃山空……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些昆虫进攻植物的手段是多么疯狂吧。
“吸血鬼”模式
昆虫通过蚕食让植物的肢体残缺不全,造成的伤害显而易见,这好比是外伤。可是有些昆虫伤害植物的手段更隐蔽,也更残忍。它们并不明显地破坏植物的外观,而是像“吸血鬼”一样,栖居在植物的各部位,使用刺杀绝技吸食植物汁液,对植物造成“内伤”。在伤害发生初期,对植物的影响往往不明显,很容易骗过我们的眼睛。到了后期,等植物整株枯萎或者花果凋谢,已经是回天乏术了。
大多数吸汁昆虫的武器都是藏在头部下方,像注射器针头一样的细长,被称为刺吸式口器。吸汁昆虫的个体小,但数量多,并且吸汁时挑肥拣瘦,专吸植物幼嫩的叶、芽、花蕾里面的精华,掠夺营养,造成植物枯萎畸形,进而死亡。真是可恶至极!更坏的是,这些“吸血鬼”除了到处吸,还像蚊子一样传播病毒,殃及更多的植物。
“地道战”
我们在室外活动的时候,或者是在家里的花盆中,经常会看到叶面上有弯弯曲曲的银白色线条,就好像有人用涂改液在上面画了一幅“地图”。这幅“地图”就是一些昆虫“地道战”的杰作。这类昆虫潜伏在叶片两个表皮层中间取食,就像抗战片中挖掘的地下巷道,因此被称为“潜叶虫”或“地图虫”。那么,这些地图是怎么被“画”出来的呢?原来潜叶虫的成虫将卵产在叶片的叶脉附近,卵孵化后,只有几毫米的小幼虫就钻进叶片里面,靠取食叶片两个表皮层之间的组织获得营养。潜叶幼虫在叶片里面一路狂吃,被吃过的叶片只剩下了上下两层表皮,呈现出有些透明的灰白色。幼虫在叶片内恣意钻行,为自己一生的足迹“画”出蜿蜒的线,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地图”了。潜叶虫在前进的过程中慢慢长大,所“画”出的图也越来越宽,某些潜叶虫一路“画”到末端就可以羽化成虫了。
巧取豪夺
植物辛辛苦苦劳累了大半生结出自己的果实,期待着能传宗接代、家丁兴旺,却不料早被一些昆虫盯梢,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这些狡猾的昆虫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为夺取胜利果实做准备了,正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有一段时间流传着“柑橘生蛆”的说法,这其实就是柑橘大实蝇捣的鬼。大实蝇把卵产在柑橘的果实里,卵孵化后蛀食果实导致果实脱落,偶尔在脱落前被采摘下来的柑橘就可能有白色的幼虫。植物专家说: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的,而且偶尔误食了这种幼虫对我们的健康并无大碍。但这种实蝇的确是柑橘的主要害虫,必须予以防治和消灭。
有些植物的果实埋在地下,但这也无法逃过昆虫的盗食。许多地下甲虫如金龟子就会严重危害植物地下的果实。有种叫作花生大蟋的虫最善于盗取那些多汁未成熟的花生,它们在准备产卵前会外出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用以饲养初孵的幼虫。
建立“碉堡”
昆虫对植物又是吃又是吸,这还不算,有的昆虫更是变本加厉,准备在植物上建立“碉堡”,在这里生儿育女了。我们常在柳树叶子上看到绿色或紫红色的像小瘤子的东西,那可不是柳树结的果子,更不是柳树开的花,而是一种叫“虫瘿”的东西——柳瘿叶蜂的“碉堡”,也是它的“育婴房”。柳瘿叶蜂在柳叶内产卵,卵孵化就地啃食叶肉,叶肉受害部位遭受到昆虫分泌物的刺激后,细胞加速分裂增生,逐渐肿起,最后形成瘤状虫瘿。幼虫终生在虫瘿内大吃大喝,直到最后咬破虫瘿出来羽化成虫。
虫瘿这个“碉堡”对植物叶片危害极大。“碉堡”周边的叶绿素逐渐消失,颜色逐渐加深,影响光合作用,最终引起植物大量落叶,植株死亡。对于地球人来说,这些虫瘿还有一些利用价值。中药里的五倍子,就是漆树科植物盐肤木上的虫瘿。
面对昆虫的疯狂进攻,植物们不会坐以待毙,它们使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对昆虫的进攻予以有力的反击。欲知详情,且看下一期的《植物大战昆虫之植物的反击》。
文/闫铎 责任编辑/杨朝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