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羽毛——你不知道的鸟类故事
- 来源:天天爱科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羽毛,鸟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1 14:01
鸟迷们可能都知道,鸟类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的,但是可能不知道羽毛的起源。羽毛的起源也许可以追溯至更久远的过去,即恐龙与翼龙的共同祖先时代。翼龙是会飞的爬行动物,它的体表覆盖着稀疏的毛丝,看上去可能与雉鸡雏鸟身上的绒毛近似,但本质上是不同的。鸟类的化石告诉我们,大约在2亿多年前,有一些新奇的物种出现在地球上,譬如这只前臂长满“羽毛”,尾部也带有“羽毛”的恐龙。
有的科学家指出,最早一些恐龙的羽毛颜色可能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有助于恐龙吸引配偶。当然,羽毛也可能为了保暖。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恐龙可能已经进化出了长满羽毛的手臂,翼状的臂可以帮助“恐龙鸟”在遭受敌人攻击时从陡峭的悬崖上逃跑。因此,这个会飞的恐龙拍打着双臂,腾空飞起,于是,它成了第一只真正飞起来的“鸟”!
今天,世界上有超过1万种鸟类,它们的羽毛在形状、大小和颜色上各不相同。当然,羽毛的最大作用是帮助鸟类飞翔,但它们还有别的用途哦。
保暖
咦?怎么在树枝上有一棵又大又圆的白色马勃菌?哈哈,你看错了,这是一只蓝松鸦。在寒冷的天气里,蓝松鸦一身洁白而又蓬松的羽毛,看起来非常暖和——实际上它确实很暖和。这件“外套”的保暖秘笈是外羽毛下有一层细小的丝绒般的羽毛,蓬松、厚实又柔软的“外套”里有这样一件厚厚的“毛衣”,可以保证身体的热量不至散发出去。
隐蔽
你看到上面的这幅图了吧,似乎什么都没有——乖乖,你被大林鸱的伪装欺骗了。白天,夜行鸟大林鸱羽毛的花纹和颜色几乎和它停栖的树干颜色一模一样。为了让伪装更逼真,大林鸱闭上眼睛,保持完美的静止姿势,这让它看起来就像一段枯死的树杈。即便是有天敌经过,大林鸱也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打盹睡觉,完全不用担心被发现。
炫耀
有些鸟类需要靠羽毛隐藏自己,但有些鸟类则爱炫耀自己的漂亮羽毛。一种雄性蜂鸟就特别爱做秀,一有机会就显摆自己的羽毛。这种雄蜂鸟的喉部周围有闪闪发亮的金色羽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一道火红色的明亮信号在闪动。这闪动似乎是在警告其他的雄蜂鸟:“退后,哥们儿,这个地盘是我的了!”而面对雌蜂鸟,它似乎在说:“你不觉得我很帅吗?难道你不想成为我的伴侣吗?”
当羽毛变得破旧、残损或不再需要的时候,鸟类就要褪掉旧羽毛并长出新羽毛,这就是所谓的褪毛。年幼的企鹅身上有着厚厚的灰色羽绒羽毛,它能抵御严寒。当幼企鹅长大到能够离开陆地,潜入冰冷的海洋中寻找食物的时候,它们就需要换掉原来的“宝宝装”——有些丑陋的灰色羽毛,换成看起来非常时尚、漂亮、具有防水功能的成年企鹅的羽毛。其他许多鸟类的绚丽多彩的羽毛也是作为求偶季节来临时换上的盛装,这样能吸引更多的异性。还有一些鸟类,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羽毛,比如生活在极地附近的鸟类,它们夏天换上棕色羽毛,冬季则换上和雪地能融为一体的白色羽毛。
鸟类花很多时间来打扮自己,它们清洁和整理羽毛,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和干净。下面是它们护理羽毛的方法,让我们来看看吧。
给羽毛涂油
你有没有看过鸭子凫出水面?它的背上几乎没有水或者水珠残留,这是因为鸭子的羽毛有一层油脂是防水的。鸭子和其他一些水鸟都会通过给羽毛涂抹蜡质油来防水。那么蜡质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这些油都是来自于它们身体的尾部,那里有一腺体叫尾脂腺,能分泌防水的油脂。你看这只鹈鹕正在用嘴巴从尾部取油,然后涂抹全身。涂油不仅仅能防水,还能让羽毛保持光滑,减少羽毛的破损——这就是为什么不止是水鸟,大部分鸟类都喜欢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来做个全身“精油护理”的原因了。
梳理羽毛
我们人类用梳子梳头,是让头发保持光滑顺畅。同样,鸟类也要梳理羽毛,只不过它们不用梳子,它们用的是自己的嘴巴。图片中这只红隼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它把自己的羽毛展开,看起来像是一幅折扇,然后弯过头来,用嘴巴把羽毛一片一片地整理。整理羽毛对鸟类来说太重要了,通过梳洗整理,可以让羽毛干净一新,飞行的时候保持最佳状态。
给羽毛洗澡
人类通过洗澡,让皮肤保持洁净。很多动物都喜欢洗澡,鸟类也不例外。对于许多鸟类来说,水是用来洗澡的首选。但如果水很难找到,灰尘往往就派上用场,洗一个尘土浴也是不错的选择。看这只公鸡,刚刚在灰尘里打了几个滚,起来后抖掉身上的灰尘,同时也把羽毛上附着的一些死皮、多余的油脂、螨虫、虱子和一些害虫给抖掉了。哈,真舒坦啊!
文/贾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