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堂》给BOSS“过堂”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波士堂,杨晖
  • 发布时间:2010-04-30 16:17
  看到台湾商界红人陈尚贤在舞台上深情唱着“每一个马桶都是英雄,只要一个按钮,他会冲去你所有烦忧..”;看到搜狐总裁张朝阳拿着写着歌词的小纸条惊艳演绎《心路》;看到张伟平在台上和观察员们唇枪舌剑地过招;看到王石像邻家大叔般两次坐在那个红沙发上聊他的心路历程,很快你已经幡然醒悟:原来,我们可以这样和这些Boss对话。不过,对于Boss而言,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过堂”。有时你甚至开始担心Boss们能不能过得了这一关。

  可以说,《波士堂》很“坏”,它致力于拨开Boss们商业的外衣,给观众看看老板们的另一面。司马南评价《波士堂》:很真实,不端着。《波士堂》坚持的是精英视角,平民表达。财经节目变得轻松好看,这要得益于唯众“当家的”——唯众传播总裁杨晖,她是“始作俑者”。“这样做对观众而言不但有意义,而且有意思,每一个Boss都不是扁平化的、单一的、严肃的,他们是生动的、立体的,有感染力的。Boss们经常被妖魔化和被神话,《波士堂》的立意并不是为了一味地追捧,通过‘过堂’,人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企业家形象。”

  很多嘉宾都和杨晖说,上《波士堂》是最爽的,最难忘的,甚至杨晖本人有时都很不忍心看到那些企业家“落下英雄泪”。《波士堂》在节目立意上,更多的是关注这些Boss身上的真性情,他们所具备的企业家精神和人格力量,而不仅仅是成功本身。这一切都会给年轻人和在路上的创业者以偶像的力量。榜样和偶像的力量,在任何时间都被需要。

  不妨搜索下记忆,国内的节目中,大概你没有什么机会能看看这些Boss的家,不过《波士堂》真的走进了每一位老板的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打开家门可能比打开心门更难。“你也许会吃惊,这些Boss真的跟你秀了起来,吹拉弹唱样样都来,还十分认真,这个会指挥,那个会跳探戈,还有会讲评书的,有自己的摇滚乐队的,这些之前你也许根本不知道,但在我们的节目里你都能看到。”

  杨晖给Boss出难题,但Boss们都感谢她,感谢《波士堂》,这样的舞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不再高高在上地“端着”。

  TV2.0的第一块试验田

  在一次逛了FOXTOWN后,杨晖为唯众第一个节目的名称做出了这样的创意组合,选这个单词的后半段——TOWN ,再加上最受瞩目的群体——BOSS。《波士堂》(BOSS TOWN)名称由此诞生。

  变“看电视”为“用电视”,倡导TV2.0并使之风生水起的人,就是杨晖。在《波士堂》的舞台上,每个人都会扮演一个角色。主持人就是管理员,坐在红沙发上的Boss就是斑竹,观察员是灌水的、拍砖的、活跃在SNS(大型社交网站)的自由、平等的人。“把互联网平等、互动的精神和及时沟通的特征带到电视里面来,实现把互联网与电视这样一个传统媒体相对接的过程,所以《波士堂》是TV2.0最早而且最成功的一块试验田。”

  2008年,《波士堂》摘得“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省级卫视栏目”排行榜的 “花魁”。这是TV2.0的成功典范。

  TV2.0的理念也贯穿在收看方式上。在录制过程中,《波士堂》进行实时同步的网络直播,这在中国电视界亦属先例。

  作为电视产品,《波士堂》涉及的不仅仅是大家已经熟悉的人群,它进行的是更深入更本真的解读;作为节目形态,它为电视界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正所谓用挑战的方式对待偶像,在节目中,可以看到观察员和Boss你来我往地过招,充满励志和新锐之气。“Boss们不是坐在那里侃侃而谈,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节目特意设定了观察员角色。那些观察员或者是挑战者,或者是专业人士,也可能是同行,当然对Boss比较了解的朋友也会作为爆料者的身份出现,以便于我们更加详细深入地了解这个人。观察员这个角色,在《波士堂》出现之前,在国内的人物访谈节目中你是看不到的。”

  杨晖说唯众很幸运,赶上了广电总局鼓励实行制播分离政策出台这样一个大的好环境,而她早做了三年的准备。“制播分离的挑战是,如何尽快由体制内按部就班的思维向市场化思维转换。我们习惯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如果真的把大家都赶到大海里游泳的话,那么很多人可能被呛着。”

  财经也人文——让当下的受众觉得你是自己人

  “《波士堂》在财经节目中,值得留下一笔。”有专家这样评价。在《波士堂》诞生之前,中国的财经节目都严肃有余,难有温度。而《波士堂》打破的正是财经节目这一贯的气质。

  “永远为当下这一代人服务”是《波士堂》也是唯众所有节目的宗旨。

  美国著名的奥普拉脱口秀节目,将遭停播,国内的一系列著名脱口秀节目比如《今晚》、《太可乐了》也早已停播,节目僵化老套和受众不够精准是难找出口的原因。“全都在这一个锅里抢饭吃,杀的是一片血红。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很大的群体,就是城市白领。他们是未来的‘意见领袖’,是非常有价值、精准的巨大的市场。”老板那点事、创业那点事、上班那点事,在屏幕上,那些已经被忽略了的受众——中产阶层和白领人士,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目。“那点事”看来其实并不少,也不单调。

  “在湖南卫视做《新青年》的时候,我把理想和激情贴在脑门上,不加掩饰。而今天,唯众在做《波士堂》和《上班那点事》的时候,必须在意八零、九零后的当下的表达,他们很自信,好面子,我们需要在节目中培养一种氛围,这种氛围要让他很熟悉,趣味相投,让他觉得你是自己人,这很重要。”

  《波士堂》的口号从三年前的“商道即人道,财经也轻松”变成了“商道即人道,财经也人文”。由此可见《波士堂》始终重视人的力量。

  “时间是个流,成功的企业家在单位时间内是有限的,但是一大批企业家正源源不断地成长起来,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因此,应该有这样的节目去关注他们,关注他们的思考、成长和作为。”杨晖希望《波士堂》能用一颗敏感的、跟得上时代节拍的心,知道观众要什么,不断创造《波士堂》为观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经历痛苦而漫长的复制和抄袭时代之后,中国的电视节目该是原创节目丰收的时候了。杨晖对此信心满满。

  舞台中间的那张红沙发,如今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向往的目标和梦想。因为能够坐上那张红沙发从容接受挑战的人,都是强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