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后还用纸阅读吗?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电子书
  • 发布时间:2010-04-30 16:25
  阅读习惯成为电子书无形的阻碍力量

  近段时间你是否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捧起一大块方方正正的东西,目不转睛、神情专注地盯着荧幕看个不停?这些人,往往衣着朴素、高度近视,书生气十足,这个令他们情有独钟的数码产品,就是时下渐渐兴起的电子书。Bookseller.com的调查表明,“尽管手机软件的出现推动了电子书的普及,但42%的受访者仍然相信未来大部分的用户仍会使用专门的阅读器浏览电子书。”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术业有专攻,当产品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们对于品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没错,现在用手机、MP4、PSP阅读穿越小说的大有人在,他们显然是热情最为高涨的文学爱好者,但是文本浏览功能,毕竟是这些移动娱乐设备的附属功能。手机是用来通信的,MP4和PSP是拿来娱乐的,等以后还捧着这些看文学,说句玩笑话,在地铁里这样做,也跟用山寨手机功放《两只蝴蝶》的农民工兄弟也差不多。

  所以说,阅读习惯和价值尺度,是阻碍电子书流行的一种反作用力。国内越习惯阅读的人,在花钱的思想上,偏重于保守,怎么都是看书,人家不一定觉得你那个老沉的大家伙,看起来有多方便。正所谓“屏幕不大,能看就行”,我们可爱的读者是最能将就的一拨人,玩游戏注重手感、听音乐注重音质、看DVD注重画质,看书看的是什么?我能看清楚字儿就行了,其他的有用吗?没用。

  价格成为能否占据主流市场的决定因素

  接下来问题就很明显了,既然我没有必要的阅读习惯去接受电子书,那我凭什么要为它付钱呢?在中关村,记者发现电子书市场有两个特点:一是品牌少,价格贵;二是“山寨货”泛滥。后一个很好理解,目前什么数码产品没有山寨?问题是产品种类少,价格昂贵,这是阻碍其走向中低端市场的巨大因素。目前在国际电子书市场中,苹果肯定是王冠上那颗最闪亮的宝石,人家要技术有技术,要品位有品位。其次就是亚马逊和索尼,梯次明显,竞争也多是围绕版权交易和功能提供,人家的市场也比较稳定。

  再看国内,显然是国产当道,汉王一家便占据着市场95%的阅读份额,即便如此,今年全国的电子书销量也不过是50万台,而美国是300万台,进入媒体所谓的“无纸时代”还远着呢。为什么?价格使然。目前国内在售的电子书品牌,总共不超过十家。这种新型的阅读设备其实也仅仅是今年才开始升温的,但昂贵的价格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最大障碍。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300元,贵的将近5000元,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一般都在2000元左右。而现在一个品牌上网本的售价才不过3000元,2500元便能买到一部相当不错的智能手机,而且上网本和智能手机更具功能化。可以打游戏、看视频、看电子书三位一体的PSP更是只卖到1000块钱,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电子书也显得微不足道了。再加上一批山寨品牌的趋之若鹜,使得刚刚成型的市场便价格秩序混乱,行业信誉度低。

  不过好在汉王的老总刘迎建也意识到了这种恼人的处境,于是表示目前汉王最便宜的一款电子书售价有望达到1300元,到明年,甚至会推出“百元级”产品。目前成本中最大的两块是设备造价和版权购买,随着上游产品和集成版权的规模化,电子书势必降价。

  内容成为决胜行业的内因

  业界的人都清楚,电子书技术上的硬伤不是问题,真正困扰厂商的一直是内容。首先是为什么像亚马逊这样在全球图书资源占据头把交椅的带头大哥,居然在中国插不到旗子?很明显,对于文学读者而言,地域性是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国家的读者都喜欢读母语书,这让拥有30万版权电子书产品的亚马逊,在中国无从下手。而占据95%份额的汉王,虽然技术领先,设备优质,但其“汉王书城”藏书量不过2万本,所以目前汉王也在积极跟出版商和内容商沟通,并推出“二八政策”,即所得利润汉王拿两成,合作伙伴拿八成。这种方式对于亚马逊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刘迎建表示,目前已经与多家报社和出版商签订协议,内容将会日益丰富。在国内,许多读者习惯了共享资源和免费的盗版产品,如果需要在电汉王在国内电子书市场的统治地位过于牢固子书上付费阅读,对其传统的体验心理,是一种挑战。

  此前有媒体称,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总值将达750亿元人民币,将首次超过纸质出版产值。而在上一年度,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营业规模也达到530亿元。其中电子报和电子书的收入达12亿元,相比而言,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还较为缓慢,其数字化市场并不大。这说明不仅对消费终端,即便是上游运营商,真正能带给内容多少收益还是个未知数。传统的出版商,目前对数字版权的费用还未形成专业的认知概念。

  但不管怎样,“内容为王”是电子书市场万变不离其宗的真理,将来技术不会成为问题,美国的电子墨水公司将在明年推出大屏幕彩屏,并且柔韧度更好。在国内消费者也从来不会为外在品质担心,关键是版权,虚拟文字就能能换来真金白银,这的确是令传统出版商和作家不敢多想的事情。谷歌因为其数字图书馆的“霸王行动”,受到中国出版界和舆论的“围攻”。这已经说明我们已经逐渐对数字版权有了最起码的商业嗅觉和重视度。因此即便在价值取向、阅读习惯、价格和内容因素上,我们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可以想见,这块市场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整个数字产业链的增值步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