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拍档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上海大众
  • 发布时间:2010-05-06 13:16
  冲锋陷阵的途观、稳扎稳打的朗逸、老当益壮的新领驭,不经意间,这组最佳拍档为上海大众重新搭建了一座让其竞争对手难以攻克的堡垒。而这也足以让上海大众继续笑傲江湖。

  曾经,帕萨特与桑塔纳、POLO的最佳拍档组合让上海大众在中国市场一路领先,如今,上海大众依然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呼风唤雨,只不过,最佳拍档的主角换成了途观、朗逸和帕萨特新领驭。

  无一例外的,这些主角身上还都有一组最佳技术拍档:TD组合(TSI+DSG组合)。

  万众期待

  用万众期待来形容途观的上市情景,那是一点都不夸张。《汽车观察》特约记者留意到,在3月26日途观上市的当天,某汽车专业网站的直播吸引了7000人同时在线,途观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可否认,途观赶上了好时候,中国汽车市场在2009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着世界第一迈去的时候,SUV市场无疑是受益最大的细分市场。而在CR-V和RAV4的价格坚挺却依然供不应求的时候,途观也就成为了粉丝们最后的一丝希望。

  事实上,在中国入门级中高端8UV市场,CR-V曾经一直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是在2009年,RAV4与CR-V演绎了这个细分市场上的“两强争霸”,最终的结局也是皆大欢喜,这个细分市场的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终数据,2009年,CR-V月均销售突破8000辆,而RAV4也毫不逊色,尽管上市较晚,但月均销售也突破了7000辆。这种状况对于东风本田和一汽丰田来说,无疑是一种最理想的局面。但蛋糕注定不会只被两家日系企业瓜分,途观成为了日系双强的最有力挑战者。

  自2007年9月首次在法兰克福车展中亮相以来,途观便成为最受国人关注的海外车型之一,国产途观的呼声也一直不绝于耳。此前,《汽车观察》特约记者随意浏览了几处著名汽车论坛的网页,发现只要话题跟途观有关,必然成为热点,回帖跟贴量也是直线上升,怎一个火爆了得。

  万众期待之下,让上海大众倍感荣耀之余,也让其对途观的上市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尽管其曾经塑造过桑塔纳这一车市常青树,也曾打造过帕萨特的经典神话,但是对于8UV市场,上海大众却是第一次涉足,更何况,其对手是在营销力上同样出众的本田和丰田。

  不过,有了先前帕萨特领域和新领域、以及朗逸的成功,中国版的途观外观由上海大众设计中心和德国大众设计总部合作开发完成,便显得理所当然。这样,途观既保留了原型车纯正血统,同时也兼顾了中国消费者独特的审美需求和中国市场特点。

  当然,加长也是必须的。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对“加长”的特殊喜好,中国版途观的轴距加长了80mm,而所有的轴距加长都用在了后排座椅上,这也是其在国产化过程中耗时最长、涉及费用最大的一项改进。而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上海大众对途观的“轴距加长”恰到好处,满足了国内紧凑型SUV客户对后排乘坐空间的基本要求。

  此外,不出意外的是,途观搭载了大众最新的TSI发动机,动力输出大大超越同级,同时,其还配备了先进的4MOTION智能全时四驱系统,能够实现四轮驱动智能转换,并且做到全时全工况全能驱动,使车辆无论是在湿滑、泥泞的路况上均能保持最强动力性能。当然,ESP、EPS、胎压监测等众多安全配置也一个都没落下。

  对于途观的配置,此间便有媒体评论说:“目前TIGUAN所宣传的卖点,大体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空间很大,动力很强,操控很精湛。”

  让途观粉丝们欣喜的是,虽然此前出现过N个版本的途观预测价格,但最终途观的入门价却并未超越20万元,这也让其订单数大增,上市当天便达到5万辆,而这无疑大大超出了上海大众前的产能。对于粉丝们来说,排队等待也就成为眼下最难熬的事情。不过,这也是幸福的等待。

  中间力量

  不出意外的是,在今年3月,朗逸的销量终于突破了2万辆,这对于上海大众来说意义重大,其终于找到了新时期的支柱车型。如果说途观是上海大众的一把利器,那么朗逸无疑是一锅文火熬出来的经典靓汤。

  虽然上市初始也曾经历过低迷,但在经历了中国市场的起伏之后,朗逸现在也逐渐找到了状态。当然,对于一锅靓汤来说,除了火候,素材无疑是最重要的。

  此前,作为上海大众本地化的结晶之作,朗逸的造型设计由中国本土工程师完成,其没有照搬当时欧洲POLO GP和新捷达的造型,而是采用了“双U”前脸。在概念车“哪吒”内饰造型的启发下,上海大众研发人员摒弃了以往向驾驶者倾斜的中控台设计,而是采用椭圆型仪表台、U型中控台、圆形空调出风孔的设计理念,并在细节上充分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情趣,辅以可升降式GPS导航系统,显得既现代,又精致。

  为了能让技术性能得到最全面的提升,朗逸打破了平台的局限,运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战略,这也使得朗逸突破了以往平台的局限,跨级别地应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比如2610mm的长轴距设计、先进的BCM车身控制模块、整合了ABS、EBD、MSR等多项功能的最新一代MK70 MABS系统等,诸多超越同级别车的技术和配置均在朗逸上有所体现。

  此外,大众备受赞誉的激光焊接工艺也应用在了朗逸上,其激光焊缝总长度近10m,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完全可以和一般的中高级轿车相媲美。

  材好的最终结果,当然是车的整体性能得到了突出。这样一款明星车型,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区间,遭遇围剿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上市伊始,不看好朗逸的大有人在。然而朗逸却杀出重围,成为这一细分市场的王者。

  不过,作为朗逸的精心打造者,上海大众或许赋予了朗逸重要的责任,却可能并未想到这一刻到来的如此轻松。中国市场整体爆发、朗逸本身性能优势双重因素的叠加效应,让朗逸成功跨过月销两万辆的门槛。

  但上海大众显然不会松懈,在朗逸市场表现越来越好的时候,其更进一步,顺势退出了朗逸TSI运动版,更是将其科技追求演绎到极致。做为搭载了1.4TSI+DSG动力系统的战略车型,朗逸TSI运动版的上市,无疑将帮助上海大众在今年的车市冠军争夺战中抢得先机。

  显然,对于上海大众来说,在精心耕耘中国市场将近30年之后,其越来越强大的本土化实力已经让其足以应对多变复杂的中国车市,朗逸已经证明了这种能力。老当益壮

  从帕萨特到领驭再到新领驭,作为上海大众的旗舰车型,其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会让其竞争对手紧张。因为几乎就在10年前,上海大众用“帕萨特”三个字重新定义了B级车。而今天这款车已经迎来了自己在国内的第三次大改款。虽然仍没使用更先进的PQ46技术平台,但实用丰富的配置和德系车扎实稳健的口碑,还是让其竞争对手不得不承认,这车太老当益壮了。

  当然,新领驭身上,有变的,也有不变的。没有DSG、不用FSI,而外观的大嘴已经改掉。此外,尾灯得用LED的,在有关视觉潮流方面的改进上,新领驭绝没落人之后。

  此外,新领驭没有繁杂的按钮,让驾驶者的视线会迅速集中到驾驶本身上。宽大的座椅仍是新领驭的强项,厚实的椅垫能很好地将路面震动隔绝在车外。

  全新的6.5英寸DVD多媒体系统采用了全触摸控制,并且支持导航和倒车影像系统。而同样加量的还有安全配置,在新领驭1.8T的车型配置表上,除了ESP,HHC(坡道辅助系统)和HBA(制动力辅助系统)也是标配。

  1.8T、2.0L和V6 2.8L三款发动机仍旧是新领驭的动力来源,后两款发动机已经是师祖级产品,技术算不上先进,功率算不上出色,但却胜在技术成熟,日后的维护成本也会更为经济。而1.8T的发动机则经过了重新调校,马力则增加了13匹之多。

  无疑,“底盘够坚固、悬挂够扎实、转向够紧凑”。这便是新领驭的卖点,虽然已经历经多年,但新领驭在操控性和易控性方面都不弱于大部分的竞争对手,而这也成就了新领域在这一级别的车型中,再度跨过万辆的门槛,成为日系三强的最有力竞争者。

  冲锋陷阵的途观、稳扎稳打的朗逸、老当益壮的新领驭,不经意间,这组最佳拍档为上海大众重新搭建了一座让其竞争对手难以攻克的堡垒。而这,也足以让上海大众继续笑傲江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