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IP风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
  • 关键字:专利,IP风,文艺风
  • 发布时间:2014-09-18 14:08

  八月伏日正炽,热浪袭人,几股IP风刮起,却也吹得不凉快。

  第一股——文艺风。暑期档,一边以《变形金刚》等为代表的好莱坞大片,一边是《后会无期》和《小时代》。变4豪取中国电影史两项冠军,这部从漫画到动画到电影的神奇作品,最开始也是从专利迈向成功的——对照发明“威震天”的日本玩具公司Takara最原始的专利,我们能体会到把手枪变成汽车的奇妙思路。这边稳稳地赚钱,那边热闹开战,“郭韩”的不对头,作品上死掐,但是对于著作权的看法却比较一致。国内的作家和编剧觉得在导演和制片方压制下太受委屈了。韩寒因为担心改编作品不理想,表示以后将不再授权任何作品的影视与话剧版权。郭敬明也表达过“卖出去的小说泼出去的水”的无奈。最近借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的机会,编剧们集体吐苦水,为剧本许可权、摄制权、改编权、署名权等表达了争议的声音。随着信息时代影像艺术的与时俱进,“编、导、演”的顺序开始变得日益模糊,只有法律先把各方权益界定清楚,大家才能和谐共事,做出好的作品。不然,我们也许只能期待多出现一些像罗伯托·贝尼尼那样可以自编自导自演《美丽人生》的大师了。

  第二股——专利敛财风。王立军之前,从来没有人把专利和腐败联系在一起,现在又多了一个武长顺,不管是百余条专利,还是35项专利,“闹剧”、“垃圾”的质疑声突然弥漫开来。我想,专利本身是私权利,只要符合三性,本身也不应该有贵贱之分,贪官没有落马前没人议论,牢狱之后,其专利也成了下三滥,就有些让人唏嘘了。比如,嘲笑两位“官员发明家”的发明“幽默”,例如“警服腋下开小孔就是实用新型专利、在道路防撞桶的外观上稍做改变就获得外观设计专利”等等。呵呵,我怎么觉得这些方案,也不能显而易见地就说是专利性差吧,获权就一定是闹剧吗?

  我们应该痛恨的是贪腐,也许,他们真的热爱发明,也许他们把专利作为了贪腐的手段,必竟,这些专利被许可给下属单位使用,每年收取许可费。另外,他们是不是应该作为专利权人,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专利法中关于职务发明的规定,还是说得非常清楚的。

  最后再说说“北冰洋凉爽风”。最近北京老字号“北冰洋”在APEC峰会上大放异彩。玻璃瓶、铁皮盖儿、橙黄色的汽水、冰山白熊的图案、纯正的橘子味、冰爽的口感……给几代人留下甜蜜回忆的“北冰洋”汽水,自从其重新上市后,凭借其老字号的产品和技艺,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国际。

  和很多老字号一样,“北冰洋”的发展历经风雨。“北冰洋”商标注册于1951年,至今已有63年历史。1990年,在国企的“合资潮”中,北冰洋食品公司与百事等外商合作成立4家合资公司,结果,和很多国内企业的商标一样,“北冰洋”品牌很快被合作方雪藏。为了延续品牌,2001年北冰洋经营者将北冰洋品牌承包给北京双都食品厂。可惜好景不长,承包商几次严重的质量问题让北冰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最终,北京北冰洋食品公司向合资方发起诉讼,并于2013年底夺回北冰洋商标。继北冰洋汽水之后,北冰洋“老双棒”雪糕8月也将重装上市。

  故事说到这里,似乎就是完美的结局,但其实这只是个开始。夺回商标重出江湖后,老字号如何才能焕发新活力?经营中,很多通过商标调整实现的诸多效果,可以为北极熊提供很好的案例。“区分”是商标的最大作用,很多品牌根据市场特点,有规律的调整商标表现形式,可以更加贴近消费者。对于“北冰洋”,一部分忠实的怀旧人群更希望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大白熊”形象,新锐消费者则更容易接受新鲜、炫目的设计,因此,也许采用“变与不变”战略,才能够取得最好效果:在保证整体显著性相同的情况下,在传统产品上使用老商标,新产品上使用80后设计师的新思路。只是使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新白熊”,还是会给很多回忆画上句号。

  □ 文 / 李雷 北京集慧智佳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