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开放门槛,谁想造车都能去做
- 来源:中国汽车界·汽车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李书福,造车,倒逼潮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08 09:05
最近在有两名北京的汽车发烧友,利用留学及工作时积攒的汽车知识和经验,斥资140万,手工打造了一款超级跑车。对于此,有网友称呼“这样的人才,李书福赶紧收编啊!”
无独有偶,上月李书福在杭州接受采访时宣称:“如果能够完全开放那是最好,就像美国和欧洲,无论谁想要造车都能够放手去做。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公平的,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这样将让市场充分发挥(应有的)角色,也许我们会发展得更好。”
近年来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非传统车企公司涉足汽车行业,包括IT信息技术巨头、电子技术开发商等,为汽车打造车载系统,或研发自动驾驶车等等。并且这一现象也延伸到了中国,比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乐视等。
问题是,现在政府认为国内汽车品牌过多,需要收紧生产资质门槛,一些规模较小的现有汽车品牌已经受到威胁,这同时也意味着非汽车企业成为新进入者将面临困难。
然而,在汽车领域一直敢于摸索与创新的李书福,早在年前就指出:面对这场来自于互联网的革命和倒逼的现象,汽车公司应该更早或者更快地做出反应,更加科学主动的融入这场倒逼潮流当中去。
换言之,汽车企业更为主动地做出反应,是李书福早就有的预见,而今日所呼吁的对于汽车行业打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准入大门,无疑是希望中国汽车能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注入更多的鲜活血液,加速更新能力,从而提升中国汽车的整体竞争实力。
当然,不设立门槛不代表没有底线。
李书福同也表达了欢迎信息技术和其他行业公司进入汽车业的态度:“国家不应设立门槛,但需要拥有标准。应该采用法律法规。谁制造了产品,就该为产品承担相应的责任。门槛是否科学或公平,这一点非常重要。至少我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当前的门槛仍有调整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