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种灵感,N种空间造型
- 来源:宠物世界•狗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灵感,空间造型,建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1 16:23
当建筑不再仅仅为了居住,家具不再仅仅为了使用,而成为生活的格调,艺术的再现,那么这个时代,就无疑是在进步。
设计,萦绕十余年的idea
原研哉是一位日本设计师,在重视“物”的设计的同时,还重视“事”的设计。他曾经策划过多次展览并参与过多个项目的设计工作。为爱犬设计建筑的想法在原研哉脑子里“萦绕十余年”,这一项目最早在2012年11月首先建立了展览官网,之后参加了2012年12月在迈阿密举行的艺术巴塞尔周,也是这一项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展示。作为“设计:为了爱犬”展览的策展人,原研哉不仅邀请了他的设计师好友加入到从犬而不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探索建筑新的可能性的行列,他自己更是花费大量精力思考了这一问题。
设计: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
作品:Beagle house/Interactive dog house(比格犬之家)
说明:弯曲的形状既可以作为比格犬的娱乐场所,又可以成为它的栖身摇椅,系在上面的绳子则可让主人方便地挪动小窝。
设计:妹岛和世
作品:Architecture for the Bichon Frise(为比雄犬而生)
说明:内部结构为椭圆形,外部结构用毛线包裹的白色装置,让住在里面的比雄犬能随时感觉到和同伴依偎般的温暖安心,以达到“犬屋合一”的效果。
设计:Torafu建筑设计事务所
作品:Wanmock(吊床)
说明:这个设计特别关注到狗狗喜欢穿主人衣服的特点(据说是由于纯棉衣服的质感和散发出的味道会使它感到放松),将旧衣服套在木质框架上,就成了一张舒适的狗狗吊床,还可根据季节和温度来替换不同材质和厚度的衣服。
设计:隈研吾
作品:Architecture for pug(八哥犬专用)
说明:可以把每一个零件组装起来,变成像山一样的形状,狗狗可以自由地上下内外嬉耍。
设计:坂茂
作品:Paper parison(迷宫)
说明:利用黏合在一起的圆柱形纸管为狗狗打造出私人空间,既环保,又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形状做出各种变化。
设计:康士坦丁· 葛切奇
作品:Paramout(梳妆台)
说明:自然、透明、奢华的理念造就出像好莱坞明星一样的狗狗梳妆台。
设计:原设计协会
作品:Pointed-T(日本犬的“灯”下生活)
说明:只用一张纸制作出的灯罩,可以吊在天井当装饰物。
设计:藤本壮介
作品:Inbetween(中空储物架)
说明:格状槐木架,既可以是狗狗的后花园,又可以是主人的储物架,还可作为放置在家中的一件摆设,是一个狗狗和主人可以共享空间的场所。
设计:伊东丰雄
作品:Mobile Home for Shiba(可移动式柴犬窝)
说明:在足够通风透气的木制篮下面固定小轮,在篮里铺一层柔软舒适的绒垫,安装好可以防晒遮雨的篷布,即便下雨天也可以带狗狗外出散步。
设计:原研哉
作品:D-Tunnel(狗狗隧道)
说明:连接楼梯两端空间,隧道般的建筑,是主人为狗狗创造的特殊空间。
设计:内藤广
作品:Dog Cooler(消暑坐榻)
说明:把圆筒和木材用橡皮筋连接在一起,把中空的部分放入冰,便成了狗狗的消暑处所。
设计:RUR建筑师事务所
作品:Chihuahua Cloud(奇异牵引)
说明:主人可以带狗狗一起旅行的神奇牵引带。
设计:犬吠工作室
作品:Architecture for Long-bodied-short-legged Dog(与腊肠犬的亲密接触)
说明:由于腊肠犬腿比较短,所以它们平时很难和主人进行近距离的眼神交流。且因为它们身形较长,大幅度地跳跃容易使背部受伤。这款类似于折叠斜坡的设计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为了爱犬
这并不是一组关于“动物”的建筑,也不是为了建造犬舍。“狗”代表的是一种广义的平台。设计师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设计,是因为大家都对狗狗非常熟悉,而且很多人喜欢狗狗。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的环境是根据狗狗的尺寸而形成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因此,这一新奇而独特的创意项目意在为宠物狗建造一个新家的同时,可以借由重新观察狗而重新观察自身及周边环境。
设计,你也可以
项目官网为爱狗人士免费提供设计图纸和视频指导,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为他们的狗狗亲手做一个大师设计的精巧犬舍。从“设计:为了爱犬”展览长滩站之后,一部分的建筑工具盒也可以被购买。当然,人们也可以将他们根据图纸搭建或干脆自己创建的作品照片上传到网站。
设计,永无止境
前不久,地处中国西部的成都新津知·美术馆也迎来了原研哉和他的设计师好友。这座四层的建筑由隈研吾设计,外立面由用特殊材料的绳线串联悬挂,由“飘浮”在空中的瓦片构成,在现场感受这栋仿佛能透气会呼吸的建筑,会发现它低调地与周围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设计从无边界,设计的对象也是千变万化,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必需品,也代表着社会文明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文/贾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