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一个企业的含金量

  全局观与痛点思维;关注度与专业主义;产品定位与核心用户群;开放心态与发散思维:这就是判断企业价值的四个核心维度。

  2014中国水产业风云榜入围名单与往年一样如期与业界朋友见面,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项辐射全国的行业评选,风云榜在创办之初就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评判标准:不以规模论英雄,而是从成长性、商业模式、行业趋势等因素出发,真正挖掘业内最需要、最具可复制性、最能代表未来方向的行业价值。

  如何判定一家企业的价值?我们认为有四个维度,是可以参照的坐标:系统性决定大企业安危;专业性决定小企业生死;用户群决定企业未来;开放性决定想象空间。

  系统性决定大企业安危。通过系统布局解决发展问题,不但是大企业的优势,也是其寻找发展动力的必然途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企业的含金量不能只看规模和扩张速度。套用当下的流行语,bigger than bigger,大企业要做到“岂止于大”。行业内领军型企业的发展动力,来自于能否解决用户和行业发展的核心难题,只有做到这一点,行业成长了,大企业才能发展。

  大企业与行业的关系,有两种模式。

  一种,我们称之为“滋养模式”。典型的如温氏,“公司+农户”解决了农村闲散劳动力的致富问题,做到企业与行业的相互滋养。行业领袖通过推动行业成长,带动自身成长,最终长久不衰;另一种,是“涸泽而渔模式”。例如目前的对虾行业,病害肆虐,全行业一筹莫展,亲虾控制在国外,养殖各环节问题多多。症结在于,这个行业在高速成长阶段,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如果规模已经成为业内翘楚,还只考虑自己的企业如何扩大规模赚取利润,不从行业大局出发设计商业模式,那就是涸泽而渔,行业不成长,企业如何可持续发展。得道者得天下,没有责任感和发展抱负的企业,必定没有前途。

  目前水产行业遇到各种难题,从育种、养殖规范化、水产品销路、食品安全到养殖户融资题、农业保险等等,都需要大企业通过恰当的商业模式推动其解决。市场的需求,就是对企业的召唤,系统性的难题只有大企业有能力解决。“铁打的行业,流水的企业”,只要有市场,行业就会存在。只是要“城头变幻大王旗”,行业会自我淘汰,用市场的力量选出行业领袖。从这个角度讲,大企业如果不从全局考虑解决问题,很可能自己就会成为被解决的问题。

  专业性决定小企业生死。如果说,大企业要做到“岂止于大”,那么中小企业就要做到“岂止于小”。岂止于小,就是瞄准利基市场,在细分领域做到绝对专业。中国水产业风云榜的提名名单里,特别关注这类企业。例如专门做高端特种鱼料的福建天马;以河豚为主题,长江珍稀鱼类养殖和保护为特色的中洋集团;以“打造精品水产第一料”的旺海,还有同样专注特种水产饲料的宁波天邦、顺德永胜,专注乳酸菌的强微等等,都是在细分市场做到最好,从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纵向专业的典型。

  还有一类是横向专业,例如去年的获奖者厦门科环,利用虾苗客户资源开发动保市场,小而精的横向拓展卓有成效;利洋是从动保入手,开始涉足虾苗,与科环异曲同工。都是突破自身发展天花板,寻找新动力的探索。

  新晋企业或是中小企业,抓住用户需求,从侧翼寻找小切口进入市场,是最佳的竞争策略。判定一个小企业是否具有含金量,就要看它在细分领域内够不够专业、钻研够不够深。小市场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小企业的专注度和效率,往往可以帮助其在特定领域战胜大企业,“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对手”。

  用户群决定企业未来。一个企业是由企业家和员工塑造的,但更是由用户塑造的。未来应该关注什么用户群。从风云榜的候选名单里可以发现很多高端产品的身影。为什么受市场认可的高端产品,特别值得关注。例如,英伟的系列动保产品、澳华的虾安康、天邦的全熟化料、丰成虾料等等,这些产品往往价格略高,但质量过硬,更重要的是正逐步被市场接受。很显然,被接受的不是价格本身,而是产品的价值。而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类产品所拥有的用户群——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关注产品价值胜过产品价格——这是属于未来的核心客户。拥有这样客户的企业,才拥有未来。

  水产集约化生产的步伐在稳步推进,生猪行业是非常明显的参照。前些年,很多市场占有率高、以生产低端全价料为主的企业,效益好,高枕无忧。但短短几年功夫,危机感已笼罩整个行业,规模猪场逐渐成为主流,养猪业迅速洗牌,如何开发高端客户成为企业转型最核心的命题。而化解这个问题,需要系列的配套手段:针对性强的产品、高素质的业务人员和技术团队等等。满足这些条件,非一日之功,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在企业上升期提早转型,等危机摆在面前再改革,时间窗口已经关闭。

  判断一个企业含金量高低,不能只看客户的数量,也要看客户的质量。高端客户与企业相互成全,相互促进。

  开放性决定想象空间。上边所提到的所有判定标准,都建立在已有的传统行业线性发展逻辑之上。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巴巴斥资100亿死磕农村市场,京东进村开设信息服务站,农业从业群体开始出现代际交替,生产方式向集约化、标准化转型,最古老的农业逐步具备颠覆性创新的可能性。抛开线性发展的轨迹,以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去组织化的思路看,企业的开放性是为未来预留的想象空间。渔愉鱼最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有平台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具有互联网精神,是水产行业内颇有特色的一种发展轨迹,近几年中国水产业风云榜的评选都在关注其成长。事实上,目前行业内的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常态,跨行业的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未来行业巨头的终结者是否存在于视野之外,这是个令人期待的神秘命题。

  眼下,大企业都在潜心设计和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全产业链也好,商业闭环也罢,在系统性解决自身和行业发展问题的同时,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大企业越来越封闭,开放平台所具有的跨界资源之间的化学反应,有可能被扼杀。这也是行业发展进程中颇值得观察和思考的现象。

  综上所述,全局观与痛点思维;关注度与专业主义;产品定位与核心用户群;开放心态与发散思维:这就是判断企业价值的四个核心维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